首页 -> 2001年第4期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
作者:■张 维
1949-1999年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过去了50年。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从国内理工科高等教育,还是从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和进修乃至参加研究来看,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全起了很大的变化。
1高等工程教育
在五十年代初,为了发展高等教育和促进科学技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高教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在高等教育中,理、工科,尤其工科受到较大的重视。
解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使得国民经济十分困难。外部环境对于中国也非常不利。西方国家除个别国家外,基本上没有承认中国,并且在巴黎成立了禁运委员会,禁止其商人向中国出售较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直至六十年代初,中国只有经过莫斯科通向欧洲的一条航空通道。中国也很难订购到科学技术期刊。这时,中国只有依靠当时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和帮助来开展经济建设。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向苏联学习的口号,并自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了156项重点工程项目。
解放后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就是在这个总政策下由解放前基本上是美国的教育模式改为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五十年代建立了数十个单科性的工业学院。原有的综合性大学中也有几个改组为多科性工科大学,如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
教学计划基本上是抄自苏联的。而苏联的工科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大陆的,特别是德国三十年代的模式。因此至今我们的工科教学计划还可以看出与德国三四十年代工科教学计划相似之处。这样改革的结果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计划中加强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环节,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并增加了生产实习。而这些在解放前学习美国的教学计划中则很薄弱或完全没有。但是专业过于狭窄和理工科分家则是这次改革的最大缺点。计划经济的管理使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自上而下下达的招生人数十分死,以至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为了接受苏联派来的学者的帮助和采用俄文教材,中国高校教师成功地,迅速地学习了俄文并将大批俄文教材译成中文使用。从1952年起至1978年,学生的第一外国语也由英文改为俄文。这给今日四十多岁至六十多岁的科技人员用国际上通用的英文进行国际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五十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包括在高校的专家),中国的理工科教育和科学研究只有完全依靠国内自己的努力去发展。
1966至1976年的十年动乱,使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受到灾难性的打击。1966~1969年完全停止招生。1970-1976年恢复招生,学制全部改为三年至三年半。学生不经过入学考试,由基层单位推荐即可入学。因此入学的学生程度非常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978年我国政府明确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使我国的经济从接近破产的深渊中走出来,并较快地和较顺利地向前发展。高等工程教育也在努力跟上时代,进行改革,与国际上接轨,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有较大的提高。
1978年我国参考了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度,开始建立了学位制。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现在已具备相当规模,每年工科招收约两万多名硕士,博士生四、五千人。近年又引进了博士后但不是高一级的学位制。学位制的建立对于提高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十分重要。
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包括大专在内的工科院校超过了200个,每年招本科和大专生在30万以上。重点工科大学正在接近国际上先进高校的水平。
现在的科学研究机构在三四十年代的极薄弱的基础上,在解放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属于工程技术方面的发展得尤其迅速。五十年代初期我们参考了苏联的模式建立了既有研究所又有院士的中国科学院。在1994年又成立了中国工程院,但它与国际上惯例相同,只由选举的院士组成而无研究所。
全国从事理、工、农、医的科研单位大致可以归纳为六大类:
(i)国家级科学院,
(ii)高等学校,
(iii)企业所属的研究院所,
(iv)国防部门的研究院所,
(v)省、地方层的研究所,
(vi)私立的或中外合资企业的研究所。
它们分别承担了国家的、地方的和企业的,或进行的科研任务。
2向国外派遣留学生
解放前,中国的经济和工业十分落后,连钉子也要靠进口,更谈不上设计和制造工业产品和装备。因此至解放前夕的一百年只是单方向向西方,特别是向欧、美派遣留学生,学习它们的先进科学技术。极少有在国内完成的科研成果以论文的方式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更不要说派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五十年代初,数以千计的去欧、美的留学生和学者纷纷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新中国发展高新技术的带头人。我国能够不到十年的时间里(1958至1964年),在没有外援的条件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两弹一星,是与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光荣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分不开的。现只举几个例子。地质学家,早年留英的李四光以他独创的海相成油的理论预测了东北地区大庆油田的存在。钱学森突破了重重阻挠由美国回到祖国,负责我国的航天技术的创建和发展。原子物理学者钱三强解放前夕由法国回国,自五十年代后期起参加领导两弹的研制工作。这些人之所以能对国家做出如此重大贡献,一方面是他们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与他们在国外学习,得到最基本的治学精神和方法,乃至扎实的科学训练分不开的。
五十年代我国政府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数以万计的留学生,在那里学到了许多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些人回国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很好、很重要的作用。很多人担任了技术和管理的领导工作。也有很多人在高等工科院校任教,如江泽民、李鹏、宋健、罗干等国家领导人全在苏联或东欧国家学习或实习过。
自1978年开始,我国政府每年选派3000名公费生,到世界各国留学和进修,其中以美国、西欧各国和日本为主,此外通过各种不同渠道获得奖学金和自费出国留学和进修的中、青年每年也以万计。他们中间大多数是学理工科的。近年来学习企业管理的人数也在大量增加。现在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约以十万计。在日本和欧洲各国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也分别以万计和千计。其中访问学者的比重逐年在增大,读本科乃至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比例相对下降。这说明中国理工科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阶段的教学质量在逐渐提高而派遣留学生方面则渐渐向派遣访问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倾斜。现在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人员,通过国际协作方式,参加大型国际科研机构的研究所工作或到高等学校短期讲学。
在国外长期工作的中国学者或外籍华人学者近年来日益频繁地受到国内高等学校和研究单位的邀请,到我国讲学。这对于国内广大学术界开扩眼界,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起了很大作用。这是中国长期向西方学习的政策播下的种子,现在则正在开花结果。
由于坚持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的高等学校和研究单位,自1978年以来与国外包括与香港的相应单位的联系大大地加强了,每年有不少西方学者和香港学者到国内短期讲学。至于西方派学者到中国学习科学技术或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则到目前为止仍尚属个别情况。
中国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组织在中国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也在近二十年逐渐增多。这是另一种向西方学习的方式。它既向国外交流了我们科研成果,也创造了向国外学习的机会。我们的科研成果也已有相当数量发表在国际上重要的学术期刊上。
总之,一百多年来,这两种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方式互相起着推动和影响的作用。中国的理工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多年来坚持不懈地选派优秀青年学子出国学习,对于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现仅举一例,据统计,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千余名院士中仅清华大学毕业生、清华留美公费生和现任教师就有369位,占院士总数的28%。古语云教学相长,希望并相信我们这个“学生”与西方的“教师”今后将由单方面的学习逐渐改变为相互学习。
从以上三个时期中国理工科教育和派遣留学生的情况看,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基本上是一部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学习的历史。其中有许多美好的岁月,也有一些辛酸苦辣的回忆。现在和今后的趋势是我国的科学技术正在缩小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但在总体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要虚心学习,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远景看,单方面的学习和引进在渐渐减少,相互学习的比重有望逐渐增大。
邓小平同志讲,发展经济,由本世纪末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那时,如果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基本上赶上发达国家,则经济上就有可能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也将是中国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的一点微小的贡献,在世界科学技术大厦上增砖添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