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9期
推进党的建设的强大动力
作者:王长江
——编者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篇重要文献。贯穿这篇讲话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鼓励在党的建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因此,它不但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所倡导的探索精神,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党的建设研究的进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党建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应该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努力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把党的建设的探索推向深入。
“七一”讲话对今后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巨大推动作用,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三个重要方面。
一、讲话突出强调了深化党的建设探索的迫切性
党的建设要随着其他方面的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向前推进。对这个问题,这些年来全党已经逐渐形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七一”讲话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反复强调解决党的建设问题的迫切性。“七一”讲话一方面充分肯定我们党的奋斗业绩,充分肯定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总的状况,表达了我们党能够驾驭市场经济、能够领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坚定信心;另一方面又反复告诫全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江泽民同志在其他一些讲话中已经多次谈到了这一点。他甚至以清朝“康乾盛世”由盛而衰为例,来阐示由于对滚滚而来的世界进步大潮茫然无知而导致国家衰败、沦落为任人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教训。这次讲话又屡屡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例如他强调,党面临各种风险和考验。在这些风险和考验面前,“绝不能固步自封,绝不能畏惧艰险”,要经得起考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等等。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通篇都可以体会到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和抓党的建设问题的迫切感。这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和邓小平当年语重心长地提出“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党建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应当深刻体会这种紧迫性,由此看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努力推进党的建设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二、讲话对当前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七一”讲话不但要求全党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而且对一系列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的关于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亮明了立场和观点,得出了新的结论,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建设的探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这些观点和结论,是我们必须牢牢掌握的。
第一,关于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执政党应该是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的问题,是长期困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个重大问题。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布尔什维克党作为第一个取得政权的共产党上台执政开始,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就没有间断过。而且从实践看,探索的道路并不轻松,充满曲折。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使这种探索难以取得大的进展。只是在邓小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后,解决执政党应该是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才真正有了明确的方向。邓小平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初步回答,强调把党建设成领导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沿着这个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建设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这次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总结我们党这些年的思考,明确提出:“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表明,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作为执政党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再沿袭过去旧的思路,而要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把党建设成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三个代表”确立了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成为今后时期指导党的建设的总纲领。
第二,关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三个代表”突出的是“先进”二字,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紧密联系着。什么是“党的先进性”?按照我们过去的一贯回答,就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工人阶级是先进的,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党当然应当是先进的。这个回答到现在也没有错。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恰恰是那些一贯强调自己是工人阶级政党的党,在执政过程中发生重大失误,最后失去了执政地位。导致这种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党没有真正体现出自己的先进性,逐渐失去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最终为它所声称代表的那些阶级和阶层所抛弃。这说明,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仅靠规定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还不够。一个党是不是真的先进,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党的实际作为,看这个党是不是真的走在时代的前列。从这个角度讲,“三个代表”的意义就在于,它用党在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以及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来作为判断党是否先进的标准,要求党通过坚持“三个代表”来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为党的建设指出了根本的方向。
第三,关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问题。在执政党不同于进行夺权斗争的党的一系列特点中,最大的特点是,党的目标和职能发生了变化,即由过去领导广大劳动群众与统治阶级和其他反动阶级对抗,变成了团结人民、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科技革命推动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人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群体的地位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社会的主人,工人不再是过去的无产者,也远不能只限于体力劳动领域。科技、管理、服务等都是越来越重要的劳动。在这些领域中工作的劳动者,无疑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工人阶级的内涵也在随之不断扩大。此外,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其他许多新的社会群体,也是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而出现的,都是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部分。如果拘泥于传统的观念,把大量的从事脑力的人都排除在劳动者之外,把具有一定的资产、并用这些资产做投资获取所得的人都看作异己的力量,那只会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圈子里,大大削弱党的执政基础。这样的党,看上去好象纯而又纯,实际上脱离实际,脱离人民,不会有任何前途。
第四,关于正确处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关系的问题。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一个在落后国家执掌政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很好地处理了这个关系,争得了民心。在取得政权以后,特别是在执政初期,我们党也是比较注意这两者关系的。但是后来,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较大的挫折。特别是在50年代中后期,头脑发热,导致了很大的失误。实践证明,把两者之间的关系简单化,或者把两者混为一谈,会出大问题。首先,极易出现急于求成的“左”的倾向。这种倾向从赫鲁晓夫大谈80年代建成共产主义,到我们党“文化大革命”中“割资本主义尾巴”,都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其次,不利于人们头脑中确立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根据现有生产力水平对共产主义随意描绘,其结果往往是,要么把共产主义看作指日可待的事情,要么是把共产主义看成了西方国家也能达到的目标,反倒使人们模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论者”。他实事求是地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对它的发展作出具体的描绘,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至于我们当前,应当横下一条心,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情,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讲话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按照这样一个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来推进党的建设,就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七一”讲话中,充分体现了这种新的更高的要求。
讲话强调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前所未有的事业,以前的革命领袖们没有遇到过,那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党的建设必然也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另一方面,也必须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老祖宗”那里,不可能有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更何况,即使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也仍然有很多并不正确、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意的东西。所以,“七一”讲话明确强调,“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三个“解放出来”,给党的建设的内容、体制、思维方式等等方面的创新都提出了非常重要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
讲话要求与时俱进,紧跟世界潮流来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把握国际国内大局,与世界潮流的发展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体现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使得党对市场经济的领导完全不同于对计划经济的领导。共产党领导市场经济,不可能要求市场经济的规律服从党的意志。相反,党只有顺应市场经济的规律,才能把握这一规律,最终自如地领导和驾驭市场经济。正如“七一”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这种“适应”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讲话要求放眼世界,从研究普遍规律的高度研究党的建设。我们党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经验的党。特别是在党的建设方面,我们根据自己国情党情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对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要有科学态度。沉溺于这些经验之中,不把它们上升到规律的高度去认识,经验往往会成为包袱。要避免这种结果,就必须放眼世界,认真研究规律。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强调了这一点。他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这三个规律,囊括了我们党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研究的所有规律。研究社会发展和政党活动的普遍规律,还包括大胆学习、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西方某些势力总是千方百计地要把多党制、三权鼎立这套政治模式强加到我们头上,这是我们坚决不能接受的。但是,一些对维护执政党执政地位、巩固执政基础行之有效的具体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只有“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我们才能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敢于学习,善于学习,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博大胸怀和进取精神,我们一定要大力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