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2期


聂耳逝世六十七周年祭

作者:■ 张颂甲




  现在,人们经常引吭高唱庄严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可是对作曲者聂耳恐怕有相当多的人并不知晓,对聂耳的身世及逝世经过知之者恐怕更少,这是因为聂耳离开人世很久了,今年7月17日,是他逝世67周年祭日。
  几年前,我出差昆明,曾专程瞻仰了聂耳墓,在缅怀人民音乐家英年早逝的同时,顺便收集了一点有关聂耳的材料。其后,我出访东瀛,又专程寻访到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横滨附近鹄沼海岸溺水之处,向聂耳碑默哀并献了花。
  
  遇 难 经 过
  聂耳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市人,生于昆明,曾在昆明求实小学、联合中学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他天生聪慧,从小就酷爱音乐,追求进步,读书时就参加了共青团。后赴上海华联影片公司参加创作电影插曲并担任演员。先后创作了《大路歌》、《毕业歌》、《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等进步歌曲。这时,他已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关于聂耳遇难经过,当年日本友人滨田富弘留下的一篇文章写道:
  昭和十年(公元1935年)7月17日下午1点左右,聂君、李君、家姐和厚(我9岁的外甥),一同到鹄沼海岸去洗海水浴,2点钟左右,李君先下海,聂君等候家姐换衣服,二人随后一同下海。
  那天风浪很大,聂君是在水深齐胸的地方独自踏浪游泳。有很多人和小学生也在那里游泳,因此全都没有特别关照。家姐在水深的地方招呼着厚,一同游泳。约一个多钟头后,家姐和厚上岸来,遇到李君,家姐说要先回去,此时寻聂君不见,李君说下海后再没有见到他,便下海去寻觅。直到4点半,仍没有寻到。连忙通知警视厅。我得到消息赶到海岸的时候,已6点左右,海潮已经涨上来,大家遍寻,仍未发现其踪影。直至午夜11点左右,我们才回家。次日早晨,接到警视厅报告,聂君不幸溺水身亡,尸体已打捞上来,据检验的医生说,是溺水窒息而死。大家为聂耳洗刷了尸体,给他穿上西服,装入棺木。对聂君的早逝,我们都感到非常悲伤,也觉得十分惋惜。
  
  谒 聂 耳 墓
  春城昆明之西南,有一号称绵延500里的滇池,平卧在海拔1886米的高原上。轻风吹拂,波浪起伏。与滇池遥遥相对,是叠嶂的西山,连绵不断。这水波,这山峰,高低平折蜿蜒,犹如正在弹奏着一首雄壮的进行曲。这里苍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好一派风光!华亭寺、大华寺、三清阁等古刹殿宇掩映在茂林修竹的深处,雄伟中见清秀,明净中富有生气。聂耳墓就建在这大华寺与三清阁之间的道旁山坡上。
  聂耳在日本去世后,其骨灰由挚友张天虚护送回上海,同年由其兄聂叙伦带回昆明,1938年葬于西山。墓地面水(滇池)背山(西山),地势宽敞,周围苍松翠柏环绕,景色十分清幽。陵园呈一把月琴状,墓前7个花坛代表音乐的7个音符,24级台阶,象征音乐家在世24岁的年轻生命。墓前黑色大理石碑上,铭刻着1954年2月郭沫若同志书写的“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金字,碑后是为聂耳所撰写的墓志铭:
  “聂耳同志,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其所谱《义勇军进行曲》已被选用为国歌。闻其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然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风趣于共同之鹄的。聂耳乎,巍然其与国族并寿而永垂不朽乎。聂耳同志中国共产党人也。1912年2月14日生于风光明媚之昆明,1935年7月17日溺死于日本鹄沼之海滨,享年仅24岁。不幸而死于敌国,为憾无极,其仅以至溺之由,至今犹未能明焉。”
  在墓前,肃立良久,我仿佛听到人们熟悉而令人振奋的国歌在西山之颠回响 。激动之情难以自己,口占七律一首:
  
  墓似月琴像一尊,西山凭吊白云深。
  松涛高唱义勇曲,柏韵长奏爱国魂。
  鹄沼海岸恨逝水,华夏儿女泪倾盆。
  英年早去嗟何及,留得壮歌天下闻。
  
  海 岸 凭 吊
  鹄沼海岸位于日本横滨的藤泽市南、镰仓市西,这里海滨极为宽阔,因无标志,所以很难寻找。海滩上有很多岩石,突兀杂陈,步行艰难。我们到达海滨已近黄昏,海水已在退潮,显得海岸更辽阔了。是时海风劲吹,波涛汹涌,在暮色苍茫中,好不容易才找到我们渴望找到的地方——聂耳溺水之地。这里竖立有一面石墙,可上面没有任何说明,路人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所在。走在石墙里面才发现,有些常青的小柏树,地面铺着青石板,朝陆背海矗立着约宽4米、高3米的花岗石纪念碑,上面刻有日文,因天色昏暗,难辨碑文。石碑被一个半透明的厚塑料布罩子罩着,就更难于见到碑文了。想来这是为了保护纪念碑免受海风侵蚀而特制的。
  纪念碑前立有一块说明文碑,是用日文书写的,文较长,大意是:1935年7月17日,聂耳于此下水,成为大海不归之客;聂耳1912年生,死时仅23岁(按指实足年龄)。文后署名为:藤泽市长、聂耳纪念碑保存会会长叶山峻,立碑时间是1986年3月。
  纪念碑西横卧着一块较小的石碑,上面有郭沫若同志书写的六个金色汉字:“聂耳终焉之地”。这是1965年7月17日聂耳逝世30周年时所立。
  纪念碑四周是荒凉的海滩,只有风声、涛声与之相伴。这里似乎早已不是游泳之处了,平时几乎没有人迹。我们在纪念碑前肃立、默哀、献花,深切悼念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此时便情不自禁地低声哼起《义勇军进行曲》来。那歌声在过去曾使多少中华儿女热血沸腾,走上挽救民族危亡的战场;现在,她是我国的国歌,是炎黄子孙团结战斗的歌,更鼓舞着海内外亿万中国人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从鹄沼海岸归来,我又振笔写下七律一首:
  
  向晚趋车到海滨,生刍一束吊英灵。
  有碑共识终焉地,报国宁无不了情。
  才见冲天张羽翼,何堪入水忽沉沦。
  至今乐曲人传唱,最是难忘义勇军。
  (责任编辑:萧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