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6期
同根同源 台湾文化 中华情结
作者:魏章柱
一、清代台湾教育概况
清代台湾的教育至割台前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为旧式教育,学校有儒学、书院、义学、社学、民学等;后期是以刘铭传在台湾创办的一些新式学堂为代表的现代教育。
清代台湾的教育,主要是为维护其封建政权服务的,以向学生灌输忠君崇上思想为主。清在大陆的教育信条,全被搬到台湾,如康熙十六条圣谕、雍正圣谕广训十六章等,台湾学生也必须诵读。台湾府儒学所刊立的卧碑上记载:“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台湾学校也重祭祀,早在郑氏经营台湾时,郑经就接受陈永华的建议,“择地宁南坊,面魁斗山,旁建明伦堂,”建立圣庙。清军入台不久,知府蒋毓英在郑氏文庙的旧址,重新修葺,并加以扩大。每年春秋季节,学政率领众生员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使生员逐渐被封建礼法所控制,成为统治阶级的忠实奴仆。除祭祀孔子外,闽人多祀朱子或宋儒五子,粤人多祀唐朝韩愈,也有的祀文昌帝君或仓(颉)圣等。
台湾学校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各级各类学校(除先住民学校)几乎都是为科举考试打基础,如民学的教材有简单的三字经、四书以至经书、左传、礼记等;义学的教材内容是“圣谕广训”、政令宣导及儒家经典的诵读、八股文的写作等。台湾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是从大陆请去的有些名望的儒士,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如台湾个人私设义学规模完善而成绩显著者,推淡水厅下士林街的芝山文山祠及枋桥街的大观义学,文昌祠聘请的主讲人傅人伟就是泉州人,经士子的共同努力,使士林最终成为台北文化的渊薮。有些教师是台湾本地出身的秀才、举人等,如丘逢甲在中进士后,看到清廷的腐败无能,不愿为官,回到家乡以推广教育为要职,为台湾文教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台湾的学校建筑也仿照内地,甚至有些学校的砖瓦木材都是从福建运过去的。台湾府儒学“中为大成殿,东西两庑,前为戟门,又前为棂星门、泮池。后为崇圣祠,祠左右建十二斋。东庑下为斋宿房,西庑下为藏器库;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祠外为礼门、义路,又外为大成坊、泮宫坊。明伦堂在殿之左,两傍斋舍为诸生肄业所。”和内地儒学建筑结构几乎一样。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所代表文化的属性与特征。
二、清代台湾教育的影响
学校在台湾的普遍设立,使台湾在被日割占之前基本上完成了与大陆文化的整合。如清初台湾民俗弊端甚多,恶根弘师、赌博、婚娶论财及奢靡浪费之习等非常普遍。蓝鼎元曾对当时奢靡浪费情形这样描述:“台俗豪奢,平民宴会,酒席每筵必二两五六钱以上,或三两四两不等。每设十筵八筵,则费中人一二家之产矣。游民无赖,绫袄锦袜,摇曳街衢,负贩菜佣,不能具体,亦必以绫罗为下衣,宽长曳地。舆夫多袒裸,而茧绵绸裤不可易也。家无斗米,服值千缗;餤粥弗充,槟榔不离于口;习俗相沿,饿死不变。”《诸罗县志》也说:“人无贵贱,必华美其衣冠,色取极丰艳者。鞋袜耻以布,履用锦,稍敞即弃之。下而肩舆隶卒,皆纱帛。”表明移民社会那种由于缺乏文化素养而攀比斗富的心态。通过学校教的“默化潜移”,“风俗蒸蒸日上。”同治二年林氏兄弟倡建大观义学,主讲庄正所撰义学碑记中说:“余内渡十年,再游斯土,深幸士气、民风日盛。”
而台湾先住民,“荒古以来,不通人世”,“不耕而饱,不织而温,以花开草长验岁时,以日入日出辨昼夜,”“千百成群,裸体束腰,射飞逐走,犹是游牧之代。”虽然清以前,有部分先住民已逐渐同移民接触,接受了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但人数较少,范围较小。有清一代,随着土地开发而教育也接踵而至,许多“生番化熟番,熟番化人民。”番人倾心归化的记载不绝于史。很多番人发、汉姓、易服,完全融入了汉族社会。这不但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也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学校教育,为台湾培养了一个士绅阶层。大凡通过科举考取功名的台籍人士,回乡之后都能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溶入社会上层,成为当地的领导。另外学校教育最直接的一个结果,便是乙未拒日保台运动,“盖乙未以前,多抱前朝之思,思‘忠君’旧德。是以朱一贵以明遗裔号召,林爽文亦以复明为言,现代民族思想尚未被完全体会,渗透心脾也。及乙未割台,现代民族思想,勃然以兴。”
光绪十一年,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到北京,“台湾举子会试北京者,闻耗,上书都察院力争。”而岛内“台民凶凶,”“如赤子之丧父母,悲惨曷极!”台湾绅民也电奏清廷,请求誓死保卫台湾,“亦无负列圣深仁厚泽。二百余年之养人心,正士气,正为我皇上今日之用。……愿与抚臣担死守御……”
虽然清廷下诏台湾文武官员限期内渡,但在台湾绅民的推动下,建立了台湾民主国。其中的官员大都由清朝原任官员、或台湾本地的举人、廪贡生担任。“而富商巨室倾资助学者为数亦多。”这些台湾官绅,具有明确的忠君报国、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意识。
众多的民团起义,特别是在唐嵩、刘永福相继内渡之后,徐骧、姜绍祖、简精善则被忠义思想所激励,不惜身家性命与敌周旋,这是学校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粤人吴国善、庞大斌各致其党,分乘小艇入援,”体现了大陆百姓对台湾地位的认可。抗日运动前后延续七年,体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日据时期,日人虽然在台实行殖民化政策,实施差别教育。但台胞在强烈的民族意识支配下,坚持汉学教育,以各种方式保持中华文化命脉于不坠。第二任总督乃木在1896年训示方针中也表示“自本岛岛民祖先以来所遵守之旧习俗,已深印在脑海中,几乎成为不成文法律。”台湾人民“五十年间,前仆后继,终不为威武所屈,以迎民国已酉光复。”
三、余论
蒋氏政权退到台湾之后,为巩固其统治,大力提倡中华传统文化,使台湾经历了中华文化的第二次大洗礼。同时,对肃清日本殖民文化余毒也起了一定作用。
但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本土化,一些人妄图从文化上去中国化,他们要么歪曲中华文化,要么推崇本地文化,要么吆喝殖民文化,幻想通过这些否定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的一体关系,从而达到台独的目的。龚自珍曾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有些人正是怀着这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来否定历史、美化侵略的,对这些人我们要坚决进行斗争,揭露其罪恶本质,维护祖国统一。(责任编辑:吾 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