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8期


理论创新不能停顿

作者:张国祚




  江泽民同志"5.1"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科学分析了面临的形势,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光辉文献。这篇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一个"新"字,内涵新,表述新,文风新;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例如,关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于"三个代表"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关于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核心"和"本质"的概括;关于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应该做到的四个"必须"和四个"新";关于"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关于坚持与时俱进所应该遵循的三个"一定要看到"和一个"一定要充分估计";关于"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关于"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关于"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关于"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关于"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于21世纪头一二十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关于"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关于"从根本上清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关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关于"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含义的认识";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关于"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关于"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关于"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于"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四个"一定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关于"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关于"坚持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读后令人耳目一新,有新启发、新收获,能打开新视野、升华新认识。
  从去年"七一"重要讲话,到今年"531"重要讲话,相隔不足11个月,为什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围绕"三个代表"要求,能提出这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一是因为我们党非常重视理论创新。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强调理论创新是包括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在内的一切创新的指导和前提,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特别是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新。二是因为"三个代表"需要进一步理论创新。"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其本身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以来,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热潮已经兴起,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对"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理论渊源、根本要求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这就需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丰富和发展。三是因为我们党具有推进理论创新的良好思想作风和学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总是自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四是因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要求我们党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迅速发展的国内形势告诉我们党,要想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的领导核心,更好地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必须坚持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联系过去一年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会清楚地看到"531"重要讲话对"七一"重要讲话理论创新的必然性。过去一年,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911事件"后,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名,大肆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出兵中亚,插手南亚和东南亚,增加驻日海军舰艇,支持台独、藏独、疆独势力,拉拢周边国家对我进行封堵,加紧对我推行"西化"、"分化"战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组织、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趋多样化,许多关系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亟待解决。与此同时,相当部分党员干部对于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要求,还应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特别是,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在一少部分党员干部中,违背"三个代表"要求,理想信念动摇,党性原则丧失,不问群众疾苦,道德品质低下,甚至腐化堕落等现象依然存在,令人担忧。在这样紧迫的形势面前,我们党为了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在"七一"重要讲话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围绕"三个代表"进行再思考、再研究、再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乃至在"531"重要讲话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国内形势下,若想完成好新阶段新的历史任务,成功地进行新的伟大实践,需要善于捕捉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需要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探索发展的新思路,要靠理论创新;着手改革的新突破,要靠理论创新;拓展开放的新局面,要靠理论创新。深化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战略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回答好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奋进,同样要靠理论创新。总之,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创新不能停顿;实践之树长青,马克思主义必须常新,这是"七一"重要讲话和"531"重要讲话给人们最为深刻的启示。
  (责任编辑: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