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期


薄一波素描

作者:胡长水




  由于工作关系,近几年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接触较多。部队首长曾这样叮嘱我:"薄老是一本大书、厚书,要好好学。"几年来,听薄老讲党史,讲人生,耳濡目染,使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对党史上许多重要人物有了更多的真实的了解。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将联合为薄老出一本画册(为健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画册,尚不多见)。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要加大文字部分的分量,以求通过画册比较充分地反映薄老英勇奋斗的一生,而不是编成一个简单的照相簿。因此,除了加大薄老生平文字稿的分量外,又增加了反映薄老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交往的专题稿。任务主要落在了我的身上。比较而言,后一个稿子更难写一些,三言两语,要把事情说得比较清楚、准确,甚至是入木三分,还要有一些具体情节,做到生动、可读,殊非易事。只好尝试着用随笔的形式,写出一个征求意见稿,也写出了我这个党史研究者的一些感受。无以名之,就叫"素描"吧。
  
  薄一波与毛泽东
  
  在薄一波的革命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
  1943年11月初,薄一波从太岳根据地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央。第二天,毛泽东便找他谈话,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薄一波向毛泽东汇报了在北平草岚子监狱中的经历,汇报了在山西和阎锡山建立上层统一战线的情况,谈话持续了八个小时。对薄一波的革命经历,毛泽东称赞有加,说:你们把监狱变成了学校,通过学习革命理论,武装了自己头脑,保存、锻炼和教育了一批革命同志,这就是胜利。对于薄一波在山西的创造性实践,毛泽东则称之为"我们党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成功例证"。正是由于毛泽东的信任,党中央拟在七大上选举薄一波为候补中央委员。当有人因草岚子出狱一事表示不同意时,是毛泽东的坚决支持,使薄一波最后被选为正式中央委员。那一年,他37岁,正是青春焕发的年月。
  其后,薄一波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英勇奋斗,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旋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对于毛泽东,薄一波一直有着深深的敬意,把他看成是党和人民的伟大领袖,努力贯彻毛泽东的指示和部署。但是,薄一波并不盲从,总是努力从实际情况出发。1956年反冒进,他是当事人之一;对"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被认为是犯了"右倾错误";60年代学习解放军的政治工作,他认为既要讲共性,也要讲个性,强调工交战线的政治工作要落脚到发展生产上。"文化大革命"中,薄一波身陷囹圄,造反派勒令他每天向毛主席像三鞠躬。他回答说:"我过去经常见毛主席,见面时也就是拉拉手,从来不鞠躬!"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后,薄一波置个人荣辱于度外,坚持认为既要清理历史上"左"的错误,又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毛泽东思想。在薄一波心中,毛泽东永远是伟大的!
  
  薄一波与刘少奇
  
  20世纪末的一个春节,王光美在看望年已九旬的薄一波时说:"您对少奇同志是很有感情的。"薄一波回答说:"不对。我和少奇同志是思想上的相通。"老人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却也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薄一波与刘少奇在思想上高度一致。
  的确,薄一波与刘少奇有着太多的不解之缘。他们曾同是党在白区工作的战士。1936年,大敌当前,是以刘少奇为首的北方局把革命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并得到党中央的批准,才把薄一波等50多位同志从国民党的监狱中营救出来,为党保存了一批革命的骨干。又是刘少奇坚决地支持薄一波以抗日活动家的身份与阎锡山建立上层统一战线,把山西的抗战搞得轰轰烈烈,继而又坚决地支持薄一波组建新军,从而使得新军成为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1948年华北局成立时,又是刘少奇,力主薄一波实际主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从最初的关于山西互助组的争论,到60年代的试办托拉斯,把物资部门办成第二商业部,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上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党内的野心家们要搞"批薄射刘",要把薄一波当成刘少奇"黑线"上的人物大加挞伐了。
  薄一波晚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潜心党史著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刘少奇的历史功绩和经济建设思想。他说:刘少奇不但需要在政治上得到平反,更需要在思想理论方面得到充分肯定和宣传。他一直在做这个"扭"的工作,他还要继续做下去。
  
  薄一波与邓小平
  
  在薄一波眼中,邓小平是毛泽东之后中国最伟大的人物;在国人眼中,薄一波是辅助邓小平开创改革开放大业的一个关键性人物。
  薄一波与邓小平初次共事是在晋冀鲁豫中央局。邓小平是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委,薄一波是中央局副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薄正是邓的助手。那时候,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及其前身八路军一二九师的骨干力量主要来源于红四方面军。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军内部有一个克服山头主义和团结协作的问题。毛泽东派薄一波来,就是协助邓小平进一步做这个团结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初,同为中央局书记的邓小平、薄一波,先后调中央工作,他们在工作分工上一开始就多有联系。1953年财经会议后,是邓小平接替了薄一波的财政部长职务。同时,留任中财委副主任的薄一波,又协助作为副总理的邓小平领导铁道部、交通部和邮电部的工作。60年代,薄一波受命主持起草《工业七十条》,就是得到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书记处的大力支持。面对"空头政治"等"左"的思潮,薄一波关于"政治挂帅要落脚到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也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肯定。在1966年的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针对一些"左"的责难,邓小平到会讲话,明确支持薄一波的观点。
  薄一波与邓小平交往中最引人瞩目和值得研究的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1月,是邓小平首先同从12年冤案中走出来的薄一波谈话,征询其对工作安排的意见。薄一波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兼任机械工业委员会主任后,邓小平要求他当机械工业的"秦始皇",期望他在改革上做出成绩来。邓小平首倡创办经济特区,党内意见并不统一,薄一波数度前往特区视察,从一开始就对特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设立中顾委,是邓小平着力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一个重大举措。薄一波受命担任10年中顾委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胜利地完成了中顾委的重大历史使命。其间,薄一波还受命处理若干重大问题,在邓小平与陈云之间做一些"思想联络的工作"(薄一波著《领袖元帅与战友》一书语),对统一党内高层对改革开放的认识起了重要作用。
  1997年2月,惊悉邓小平逝世,薄一波十分沉痛,挥笔写下"一人千古,千古一人"的挽联,表达对这位20世纪中国伟人的崇高敬意和评价。
  
  薄一波与陈云
  
  1995年春,陈云因病住院已近一年。4月上旬的一天,薄一波似乎预感到什么,急于要见陈云一面。当日中午,匆匆赶往北京医院。这时,陈云已不能说话了。见到多年的老领导、老战友病重如此,薄一波心情十分沉重,大声说:陈云同志,大家都很想念你。像往常一样,陈云仔细地听薄一波讲话,面部不时露出微笑,有些话没有听清,又示意秘书重复一遍。果然,这次见面,竟成永别。当天下午,就传来陈云逝世的噩耗。时为1995年4月10日。
  薄一波与陈云认识于延安。那时,薄一波从太岳根据地来延安参加七大,陈云是中央组织部长。初次见面,便有关于学习哲学和"养生之道"的长谈。两人真正共事,始于建国前夕的中财委,主任是陈云,副主任是薄一波,建国后改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习惯上仍称中财委),又陆续增加马寅初、李富春、曾山、贾拓夫、叶季壮等为副主任。1953年初,中央又明确在陈云休养期间,由薄一波代理主任。在中财委,抓大政方针的自然是陈云,辅助决策和做具体工作的则是薄一波。在1953年财经会议之后,毛泽东曾对薄一波说:中财委工作,陈云同志在,你做百分之九十,陈云同志不在,你做百分之百。有了错误,不批评你批评谁?如今,毛泽东的话恰好说明薄一波在中财委的地位和作用。其后直到"文化大革命"为止,薄一波与陈云在国家经济建设战线上一直工作在一起,同为经济战线上的重要领导人。
  在1978年1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是陈云首先提出要为薄一波的"六十一人案"平反昭雪。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薄一波和陈云之间的交往和联系进入了更高的层次。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们共同聚集在邓小平举起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薄一波主持中顾委日常工作十年,其中前五年是作为主任邓小平的助手,后五年是作为主任陈云的助手。公开出版的《陈云年谱》多处记载了陈云与薄一波谈话的时间,虽然谈话的内容人们还不知其详,但围绕着改革开放的主题则是确定无疑的。在共和国改革的丰碑上,永远刻下邓小平、陈云、薄一波这些响亮的名字。
  
  薄一波与李富春
  
  李富春比薄一波年长8岁。在薄一波眼中,李富春既是一位杰出的老革命家,又是一位忠厚长者。
  在老一辈共产党人中,薄一波与李富春都是较早接触经济工作的领导人,同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奠基人。建国初期,他们即同为政务院财经委副主任。李富春1954年9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薄一波则从1956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新成立的国家经委主任。那时候,国家计委管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长期计划,国家经委管年度计划,他们在工作上联系很多。1964年,毛泽东又让薄一波、李先念、谭震林等几位管经济的副总理同时兼任国家计委副主任,薄一波与李富春的工作更是密不可分了。经济调整时期,毛泽东曾称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谭震林为国务院的"四大名旦"。
  最使薄一波难忘的是20世纪60年代他们共同受命抓三线建设。1962年以后,毛泽东对战争形势的估计越来越严重,于是在1964年提出建设战略大后方问题,把国家的经济建设格局分为一、二、三线,批评拟定中的"三五"计划着重吃穿用,而没有突出战备,且批评越来越严厉。于是,作为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首当其冲,作为副主任和经委主任的薄一波也难辞其咎。两位副总理立即频繁召开会议,加紧布置,但还是不能令毛泽东满意。国家计委终于被"小计委"代替。几十年后,薄一波回忆当时两人的处境时仍感叹:"真是工作难做"。好在他们两人亲自到攀枝花基地考察,最后为毛泽东日夜关注的攀枝花的上马拍了板,毛泽东还是满意的。
  不幸的是,李富春早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时就已逝世,未能看到国家改革开放的春天。五年后的1980年,走出冤狱不久的薄一波写下长文,深切怀念这位长期"同忧患、共奋斗的老战友",题为《富春同志永在》。
  
  薄一波与彭德怀
  
  彭德怀是薄一波十分敬重的元帅。他们曾共同战斗在华北抗日的战场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他们之间也有过不同意见的交流,但都体现着真正同志式的坦率和真诚。
  1937年9、10月间,朱德、彭德怀率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O师、一二九师先后开赴山西战场。其时,薄一波正和阎锡山建立上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说"山西话",做共产党的事,改组牺盟会,创建新军,把山西的抗战开展的如火如荼。对于薄一波创建的这支以知识分子为骨干的新军,彭德怀和朱德十分关注他们军事素质的提高。先是从八路军前总和一二九师陆续调来了七八十个军事干部,继而又以八路军前总的名义办起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对决死队的连级干部进行训练,这就是有名的"西林整军"。彭德怀还亲自到训练班讲课。百团大战中,也是这位敢打硬仗的副总指挥,坚持把决死队放到实战中锻炼,使这支年轻的部队很快在战火中摔打成八路军中的一支劲旅。
  他们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支持和交流。对薄一波与阎锡山建立的这种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当时党内也有不同意见。有的同志发出责难,说薄一波执行的是一条同党的独立自主路线相违背的"特别路线"。彭德怀挺身而出,认为这一批评是不对的,薄一波的统一战线工作是成功的,只要阎锡山还抗日,我们就应该这么做。延安整风,有些同志对彭德怀有意见,薄一波和彭德怀倾心交流,诚恳地建议彭德怀开个华北工作座谈会,听取意见,统一认识,这个建议得到了彭德怀的赞同和中央的支持。后来康生中途插了进来,把座谈会变成了批判会,违背他们的初衷。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工作分工不同,交往不多,但一些共同的党内问题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1959年春,他们在湖南不期而遇。面对"大跃进"造成的重大失误,他们曾有着共同的感受。庐山会议上彭德怀敢言直谏,惹祸上身,薄一波在会后也因先前发表的批评"大跃进"错误的讲话,而被指责为犯了和彭德怀性质同样的"右倾"错误,幸毛泽东没有追究,才逃过一劫。当"文化大革命"中薄一波被"四人帮"诬为"大叛徒"的时候,身陷囹圄的彭德怀仍仗义直言:薄一波出狱是经过党中央批准的!
  晚年的薄一波每每想起彭老总,总是感慨良多,称赞彭德怀是党内难得的正直的人。
  
  薄一波与徐向前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薄一波与徐向前有着更多相同的经历。他们同是山西人,同为前后进入山西国民师范学校的学友,又都先后与他们的山西同乡阎锡山打过交道。前者以中国共产党人统一战线理论的利器,在抗战时期成功地把阎锡山团结在抗日的大旗下,从而为实现毛泽东把山西作为中国抗战支点的战略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后者则是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真枪真炮打垮了阎锡山的所谓精锐之师。薄一波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47年刘邓率军南下挺进大别山,由薄一波和滕代远负责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军政事务。这时晋冀鲁豫军区只剩下一些地方部队,难以完成内线作战任务。一天,徐向前找到薄一波,很认真地说:一波,你能不能给我组织几个纵队,好把山西从阎锡山手里解放出来。薄一波回答:这个建议好极了!就这么办。于是,以晋冀鲁豫地方部队为基础的三个纵队很快组建。正是依靠这几支不断壮大的纵队,徐向前以他一贯的敢打硬仗的作风,先后取得了运城、临汾、晋中、太原四次战役的胜利。四次战役,徐向前在前方指挥作战,薄一波在后方组织支前,配合默契。四次战役如此坚决、迅猛、大胜,连军事天才毛泽东都惊叹:不知徐向前的仗是怎么打的!
  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工作在经济战线,一个仍战斗在国防战线,虽时有来往,但很少能坐下来共同研究问题。经历十年浩劫之后,两位老人倒是经常坐下来议论议论时政。1988年,80岁的薄一波去看望88岁的徐向前,两人自然又是一番畅谈。末了,徐向前出示自己吟的两句诗:"江山百战幸犹存,铁窗苦斗庆余生",要薄一波续完。薄从不写诗,此时也有感而发,续上两句:"壮心未与年俱老,拾遗补缺赤子情"。续完,两位老人相视而笑。
  
  薄一波与陈毅
  
  在共和国的几位元帅中,薄一波十分赞赏陈毅光明磊落的胸襟和品格。
  1944年,薄一波与陈毅认识于延安,初次交谈,彼此就很融洽。薄一波介绍了自己在北方做地下工作和在山西做上层统一战线工作的情况,也介绍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陈毅则主要谈了古田会议前后他在红四军中的情况。他谈到红四军内部在建军问题上的争论,谈到毛泽东在红四军七大上的被排挤和自己的错误,也谈到后来他到中央汇报情况后代中央起草九月来信,以及如何又把毛泽东请回红四军的过程。对陈毅这位红军老战士的坦荡胸怀,薄一波印象极佳。
  上海解放后,陈毅出任上海市长。薄一波在北京,任中财委副主任,兼顾华北局。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开展后,在资本家集中的上海引起了很大震动,不时传来资本家跳楼自杀的消息。为此,毛泽东要主持"三反"、"五反"日常工作的薄一波前往上海处理问题。薄一波了解情况后向陈毅建议:发生跳楼事件不好,在掌握上以稳当为宜。在运动的方式上改"面对面"的揭发为"背靠背"的斗争,否则,难免言辞激烈,对当事人压力很大,容易过火。陈毅爽快地接受了这一意见。薄一波还为陈毅起草了一篇讲话稿,请他召开大会。很快,资本家稳住了。对此,陈毅十分感激。薄一波离开上海时,陈毅执意要自己掏钱请薄一波吃一顿饭,说:这一段工作上我们合作得不错。你就要走了,虽不是"西出阳关",怎么样,一块吃顿饭吧!我来掏腰包,反正我是馋得不行了。但有言在先,你回去报告不报告?不报告的话,我就请。薄一波笑着说:你陈老总自己破费,我当然要吃的,东西吃下去了,当然不会报告了。在场的同志也都笑了起来。
  后来,他们分别工作在经济战线和外交战线,工作之余陈毅总不时邀请薄一波下上几盘围棋。薄棋艺不高,却也下得兴致盎然。1972年,陈毅病逝,尚在囚禁之中的薄一波闻之怆然。
  (责任编辑: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