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期


2002年部分读者来信摘编(之四)

作者:佚名




  
  辽宁省绥中县内西街 高恩荣:我是退休干部,从创刊号起我就自费订阅贵刊。我喜欢的栏目:台前幕后、人物春秋、往事回首、改革风云、本刊特稿。我爱读的文章如《习仲勋主政南粤》、《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记成思危》,这两篇文章写的都很好。还有《王震将军在红星农场》、《杨献珍的自责与反思》等,读后都很感人,有助于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品德。还有第7期刊载的文章《彭真同志与北大社教》、《1961年随彭德怀回乡作调查》,茆贵鸣的文章《早年胡乔木》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郭沫若和安娜的四次见面》,这些文章读后丰富了我的知识,对胡乔木、郭沫若等文人学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凡是名人的文章,名人写的文章我都爱看,如龚育之的文章,杨天石的文章,当然像本刊专访石仲泉答本刊记者问,虽然篇幅很长,但也愿读下来。我最喜欢名人手迹书法,像第10期第17页彭德怀的手书专递毛主席的信、信皮,信的内容写的好,还有第56页,陶行知先生墨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写的好。还有一些照片如第71页刘少奇会见日本前首相石桥湛山。我都认为好。希望贵刊多刊载这方面的好文章,把刊物越办越好。把高质量的优秀文章、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读者。我2003年继续由当地邮局订阅贵刊。这本杂志不但我读就是我家晚辈人:儿子、儿媳也都喜欢读这样的刊物。每期的封面安排得很好,特别是第10期军委江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 王玉琳:本人是在单位自费订阅《百年潮》。作为该刊的老读者,对贵刊的严谨负责之文风十分赞誉。提一小建议:能否将作者基本情况略加介绍?可否将文章内容面拓宽些?如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事件;海外有关人物介绍;对于历史上各种角色的领袖人物的正反两方面历史情况的介绍评析等,当然这里的"历史"是以《百年潮》为主题。
  
  贵州省丹江镇西前街 龙向日:读了贵刊后,用历史的眼光来讲,是忠实于历史的,忠实地反映了历史本来面目,不忌讳,不隐瞒,可以说是仗义执言。如《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贡献》一文可以佐证。既然是《百年潮》,那就是一百年的漫长历史,对新中国建立前的事件应当有所涉及,但似觉少了一些。我党已创立80年了,应当是耄耋老人,比较老成练达了。但总结历史经验及教训还有待加强。如对陈独秀、王明、张闻天、张国焘、博古等人的功过也应继续发掘研究,教育新一代。
  
  江西省南城县上唐镇 刘来福:我是通过《人物》杂志推荐而认识贵刊的,订了《百年潮》以后觉得是吾良师益友,所以从创刊号一直到现在都是自费订阅。
  贵刊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开门见山。凭我个人记忆:如"文革"中喊"毛主席万岁"的第一人是彭真。《红旗》改为《求是》杂志是李瑞环提出,组织决定的。井冈山"朱德的扁担"被人偷掉,是王震将军说的。
  贵刊是否开设《党史知识》栏目。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100题中,有些党政农村干部对党史知识较为贫乏。
  
  北京市永定路 王年一:我长期自费订阅贵刊。我可以不填这个意见表,但我一定要写,以尽一个读者的责任。
  贵刊的改进,要从文章的内容入手,其他都在其次。选稿一定要精,要有新观点和新材料,不可登那些泛泛之作。要在用心组稿上下功夫。从目录上说,第10期上第一篇、第二篇、第四篇就很好。文章读了,总要叫人有所收获才好。不要白开水。我特别爱读龚育之先生的文章。
  
  北京市丰台区 张梓荆:对栏目编排基本满意,特别对纸张和印刷一律是白纸黑字特别欣赏。文章内容很好。"老年作者"越来越少了,希望尽快刊登他们的稿件,积极向他们约稿。错字不少,如有要求,我每期读后可以把错字以及时间的错误等写给贵刊。
  
  山西省大同市南关 谢建中: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订阅了贵刊,一接到杂志,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越看越爱不释手,索性向贵刊邮购了从创刊至99年的合订本(全部自费),并坚持一直自费订阅贵刊至现在,而且还要一直订阅下去。贵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历史,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人云亦云的文章少。订阅贵刊的读者,中老年人居多,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党史知识,希望看到更深、更高的文章,希望贵刊能成为有一定理论高度的刊物。现在普及性的历史、党史刊物太多了,普及性刊物的读者群极不稳定,在当前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读者会越来越少,而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刊物的读者群相对比较稳定,因为他们是自动学习,具有连续性、探索性,这样的读者群只能扩大,没有减少,希望贵刊能保持自己的特点,向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
  
  北京翠微路 万铸:《百年潮》办的相当好,最大好处是使历史返璞归真。例如我看了《习仲勋主政南粤》,读后眉批"这是一篇好文章,客观、真实,文字生动,描述了当时中央、地方领导人的功绩。所以,改革开放是集体的结晶"。再如《我亲历的仁安羌大捷》眉批曰"此乃对正面战场抗日战史的真实纪录。"……我们太需要读文、忆史、反思了。
  栏目多,说明办刊很活,不受史料、文体限制,读者先看栏目便被吸引过去。略作统计:今年已出10期,使用了29个栏目,频率最高的是人物春秋10次,用了9次的有台前幕后、史事本末、往事回首;8次是文史漫笔、国际纵横。只用1次的有文稿补订、文坛风雨、焦点透视、史海探幽等栏目,似有整合的必要。少有错漏别字。我是去年听了《求是》杂志社的一位副社长介绍,始于今年订阅,明年已订都是通过邮局的,全系自费。夫妇共读,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