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9期


将军诗人续范亭

作者:李 钢




  续范亭,1893年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名培模,号恕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 命时,任国民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镇远队长,后任国民联军第六混成旅旅长、国民联军军事政 治学校校长。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第二 战区保安司令。1939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历任山西新军抗日决死队总指 挥、晋西北边区行政公署主任、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备会副主任委 员。1947年9月12日,续范亭在山西临县病逝,根据其生前愿望,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为抗日冲天一怒中山陵切腹明志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民众抗战情绪日益高涨,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却奉 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主张,旨在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作为早年就参加中国同盟会的国民革命元老续范亭多年来一直追随孙中山为民族图存奋 斗不已。时值国难当头,续范亭更是忧心如焚,他曾两次到南京劝谏蒋介石,力陈停止内战 ,联合抗日,但都被蒋介石拒绝。
  1935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五大",国内民众寄期望于能在这次会议上形成抗日主张, 可是蒋介石置国难于不顾,仍然叫嚣"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论调。时任国民党陆军新编第 一军中将总参议的续范亭,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愤,从兰州千里迢迢赶到南京,试图劝谏,但 再次受挫。
  此时,国内抗战情绪已十分高涨,相继爆发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爱国学生示威运动,却遭 到国民党当局的镇压。目睹国民党政府的屈辱退让,续范亭愤慨地说:"有死难之学生,无 死难之将军,此耻最盛!"国之将亡,续范亭悲愤不已,他痛恨蒋介石之阴险和当时政府之 无能,自身又感到无力回天,决心以一死震惊国人,唤起政府之良知。
  1935年12月26日,续范亭来到中山陵,在孙中山遗像前放声痛哭:
  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
  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腼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
  接着他又赋《绝命诗》一首:
  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
  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
  然后抽出短剑,切腹自杀……后幸遇救脱险。续范亭自杀遇救后,国民党对续范亭 中山陵切腹一举极为恐惧,蒋介石更是十分恼火。他一面派特务监视在医院治疗的续范亭, 一面下令不准记者采访,禁止各报发表消息和评论,企图搞"新闻封锁"。然而纸是包不住 火的,不几天,经过新闻媒体披露,举国上下对续范亭忠烈的爱国之举一时轰动。国民党上 层军政要员也纷纷前往探视,慰勉函电纷至沓来。不少报纸在报道续范亭切腹消息的同时, 还发表了十分尖锐的评论,抨击蒋介石的反动政策。
  
  与张杨同舟共济西安事变建奇功
  
  多年来,续范亭与张学良、杨虎城交情甚笃,而且志同道合。续范亭切腹遇救后,在南 京中央医院治疗期间,张学良、杨虎城不仅来电告慰,对续之壮举表现出无限感慨,而且先 后来到南京亲到医院探视,就改变时局、寻求抗日进行交谈磋商。
  1936年11月,刚刚伤愈的续范亭接到杨虎城的邀请,赴西安共图抗日救国大业。11月28 日,续范亭参加了西安反围城胜利十周年大会,张学良和东北军将士也都参加了。就在这次会见中,张、杨与续坦诚相告,表明与中共合作抗 日的意向。此时的续范亭似乎看到了民族之希望,异常地激动和振奋,他在一首赠杨虎城将 军的诗中表明了"不怕死,不怕痛,不怕辛苦不怕穷,养成一身大无畏,誓与倭寇决雌雄" 的豪迈气概。
  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12月12日,爆发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
  事变当日,张、杨公布八项主张,通电全国。杨虎城把续范亭接至杨公馆,亲告事变经 过,阐述"八项主张"内容。续范亭表示全力支持对蒋实行兵谏及"八项主张",赞成邀请 中共代表前来西安,共商救国大计。
  12月15日,续范亭又亲拟"十条"意见面见张学良、杨虎城,为他们出谋划策。张学良 与杨虎城对续范亭的意见十分重视,即日送交当时的"设计委员会"审纳。16日,续范亭再 次面见张、杨,提出解决事变的建议。张学良、杨虎城正是根据续范亭等各方面的建议,采 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电请中共派代表前来参与解决西安事变、组织抗日援绥军团、撤消 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等。
  张、杨撤消"西北剿总"后不久,续范亭在张、杨的支持下,立即组成了"中国国民党 西北临时党部筹备委员会",续范亭还与在陕的晋绥社会名流组建了"晋绥旅陕救国同盟会 "、"山西旅陕同盟援助晋绥抗敌将士委员会"等组织,积极草拟建议,通电四野,汇集筹 款,慰劳将士,争取舆论,全力以赴地响应张、杨兵谏主张,发展抗日大好形势。
  在中共的参与和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但蒋介石背信弃义,扣押了陪同其 返回南京的张学良将军,形势陡然发生逆转。为营救张学良,十七路军和东北军于1937年元 旦在西安联合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示威。续范亭不顾当时形势之严峻,毅然陪同杨虎城检阅 部队。此后,他又连续发表了四篇文章,支持张、杨兵谏,痛斥南京政府和蒋介石卖国求荣 的罪恶行径。
  
  身在"曹营"心在"汉"密送情报赴延安
  
  西安事变前后,续范亭与中共代表的频繁接触,使他对中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使他 看到了抗日救国的希望。他多次在公开场合称:"惟有中共才是中国之未来,余向往之。"
  抗战爆发后,续范亭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参谋,后又任第二战区保安司令,参 与了大和岭抗击日寇等战役。在此期间,他和我党的许多高级将领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当时,国民党政府虽然表面上实行联合抗日,但时时处处仍在实行反共举措。时任第二 战区司令的阎锡山是蒋介石的亲信,一直奉行着"中日不议而和,国共不宣而战"的反动主 张。
  1939年初,阎锡山召开"秋林会议"。在会上,他公开言称"蒋先生脑筋中决无抗战之 意,一切关键只在日本的条件能否接受。这种形势,我们要看得清楚。天快下大雨了,要赶 快准备雨伞"。这位老军阀还提出了"走上抗战最高峰"和"无条件存在"的口号。所谓" 走上抗战最高峰",意即抗战已经达到了最高峰,以后就该往回走,即妥协投降了。所谓" 无条件存在",就是"一切为了存在,存在就是一切",为此可以不择手段。
  阎锡山的反动言论,激起了与会的新军干部和进步人士的强烈抵制,双方发生了激烈争 执。续范亭慷慨陈词,驳斥妥协投降的反动论调,并在会场上痛哭着向大家朗诵孙中山先生 的遗嘱……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于是,他借口前方吃紧,离开秋林,绕道延安,向中共报 告情况。
  续范亭来到延安后,受到中共方面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亲自会见了他,并进行了一次长 时间的交谈。续范亭向毛泽东详细报告了"秋林会议"的情况,双方还一起分析了当时面临 的抗战形势。
  从延安回到抗日前线后,续范亭时刻关注着阎锡山的举动,保持与中共的联系。1939年 9月,他陪同前来山西的周恩来等中共代表,参加了与阎锡山、傅作义等人的谈判。1940年 初,他与八路军驻晋西北办事处一起,挫败了阎锡山发动的"晋西事变",建立了晋绥边区 ,任行署主任。
  
  积劳疾延安疗病撰诗文表明心迹
  
  由于长期积劳成疾,加之中山陵切腹后,续范亭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病情日渐加重。中 共中央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打电报给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指示他们尽快护送续范亭来延安 疗病。
  1941年5月,续范亭来到延安医疗休养。党中央和毛主席对续的医疗和生活给予了极大 的关怀和照顾,先后安排他在延安柳树店国际和平医院和枣园就医和休养,并安排最好的医 生予以精心治疗。毛泽东、周恩来等还亲自为之寻觅药品,并命令中共驻重庆、香港等地机 构采买特效药品。就连收到国际友人赠送的名贵新药,毛泽东也都立即送给续范亭使用。朱 德、彭德怀、叶剑英等也多次前去探望,与之促膝谈心。
  1942年初,延安开始整风运动。续范亭抓住这一机会,大量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革 命进步书籍,认真学习了中央规定的党内22个必读文件,世界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先后撰 写了《读列宁斯大林传有感》、《学习二十二个文件有感》等诗文,表明自己心迹和思想的 深刻变化。他在《学习二十二个文件有感》一诗中这样写道:
  大文如大餐,丰富复精美;
  使我饥肠人,欲罢不能已;
  厨师费匠心,消化全凭你;
  本是百年粮,贪多怨自己。
  出身小资产,遍体多油腻;
  湖水涤难尽,延河洗不去;
  二十二文件,是我新武器;
  革命将至宝,应比匕首利。
  看到续范亭的诗作,毛泽东十分高兴,专门抽出闲暇,与之谈心。毛泽东的许多革命道 理,使他获益匪浅,耳目一新。他把毛泽东当成自己最好的导师和最知己的朋友,发自内心 地拥护和爱戴。他挥笔写下的《赠毛主席》诗一首便是例证:
  领袖群伦不自高,静如处子动英豪。
  先生品质难为喻,万古云霄一羽毛。
  1944年夏天,阎锡山在山西对中外记者大放厥词,攻击共产党和八路军。续范亭得知后 非常气愤,写出了《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予以反击。文中他以犀利的笔锋 和翔实的资料,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阎锡山破坏抗战、反共反人民的滔天罪行。
  1947年9月,续范亭病情加重。9月12日,在山西临县都督村,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临 终前,人们看到在他的床头放着一首《斥蒋贼》的诗:人民公审蒋中正,项上忽生千万 头。
  好教每人杀一个,淋漓痛快报公仇。
  得知续范亭将军与世长辞后,毛泽东十分悲痛,专门发来唁电,并派专人送来花圈和挽 联,凭寄哀思。挽词是:
  范亭同志千古,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1947年10月18日,续范亭将军的葬礼隆重举行,贺龙、林伯渠、吴玉章等参加。续范亭 将军逝世后,中共中央根据其生前愿望,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一代名将,为国沥血;浩然正气,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