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2期


鱼隐山敌前大潜伏

作者:王诚汉




  
  方形山小试牛刀
  
  1953年上半年的朝鲜战场,双方经过一年多的谈谈打打、又打又谈的较量后,呈现出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交织的复杂局面。为了尽快促成停战谈判,5月,志愿军首长决定发起夏季反击战役。“战役目的主要是消灭敌人,锻炼部队,以配合板门店谈判”,同时与改善我军阵地相结合。在这一阶段,第60军先后对“方形山”和883.7、973、902.8、949.2高地发起进攻。
  为准备潜伏,我进攻部队的排以上干部和班长、战斗小组长都利用夜间进入潜伏区侦察地形。并由第542团和第541团相继在我阵地前向前挖了一条长达129米的出击坑道,又在“方形山”东山腿挖了三条临时屯兵坑道。根据作战方案,进行了反复的沙盘作业,选择近似地形进行了步炮协同和火力、爆破、突击相结合的战术演练。部队进行了深入的战斗动员,求战情绪极为高涨。
  5月26日夜,我各突击分队进入距冲击目标400余米的地区内潜伏。27日夜10时5分,战斗打响。炮兵第20团和一个喀秋莎炮营(11门)共108门火炮(每公里正面62.5门),对九个目标同时进行一次性七分钟火力急袭,将敌大部分堑壕和火力点工事摧毁。九路冲击部队在我强大火力支援下,分向九个目标同时发起冲击,一举突破,将敌分割。仅经十多分钟的猛打、猛攻、猛炸,全歼守敌,占领所有阵地。我部队迅速改造工事,部署防守兵力,根据敌人有失必反的特点,准备在打击敌人的反扑时大量杀伤敌人。
  5月28日6时,敌人开始反扑。连续三天,在飞机100余架次、坦克10余辆的配合下,以1个至2个营兵力向我前沿阵地猛扑20余次,均被我第541团2连、6连和第539团7连的顽强抗击所击退,牢牢地巩固了全部阵地。进攻“方形山”战斗的胜利,给全军以极大鼓舞,使部队的求战情绪更加高昂。对敌阵地、工事情况和防御特点有了直接了解,为尔后的大潜伏行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方形山”是南朝鲜军第5师所占949.2高地向北伸出一条山脊的无名高地,是949.2高地的前沿支撑点。我军攻占“方形山”后,敌人判断我军下一步要进攻的目标是949.2高地,所以,敌人立即增加兵力,加修防御工事。在我们军召开的作战会议上,有的同志提出下一步应进攻949.2高地,主要理由是949.2高地距离“方形山”较近,一个冲锋就可以攻克。经过充分讨论,我们认为949.2高地虽然距离“方形山”较近,但敌人已经预有准备,我军如进攻949.2高地势必增大伤亡。为此,我们决定舍近打远,初步确定下一个攻击目标是883.7、973、902.8高地。
  进攻883.7、973、902.8高地虽然可以出敌意外,但该高地距我阵地较远,夜间接敌运动速度较慢。我们计算,进攻部队黄昏后从我方阵地出发,进至进攻出发阵地位置约需六个多小时,到达后需要进行整顿和展开,攻占敌阵地后需要打扫战场,改造、加修工事,部署兵力,补充弹药等,时间过分紧迫。天亮后敌人进行反扑,我担任防守的部队将遇到很大的困难,会增大部队的伤亡。为了使担任防守的部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打击敌人反扑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根据多次小型反击、特别是“方形山”反击作战的经验,决定采取在敌人阵地前进行潜伏的作战方法。
  我们分析在敌前潜伏的有利条件是:第一,我军攻占“方形山”后,造成敌人误以为我军将要进攻949.2高地的错觉,把注意力集中在加强该高地的防御上,为我进攻883.7和973、902.8高地造成了可乘之隙;第二,敌人经过我军的多次打击后,敌我阵地之间的中间地带为我控制,敌人白天一般不敢到前沿阵地外活动;第三,敌阵地前沿和翼侧树丛茂密,有利于我军隐蔽;第四,我军部队经过多次进攻作战,有在敌阵地前潜伏的经验;第五,我军广大指战员政治素质好,士气高昂,组织纪律观念强,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并具有献身精神;第六,军、师所属炮兵和上级加强的炮兵,可以压制住敌人的炮兵。如果潜伏部队一旦被敌人发现,我军可立即进行强攻。
  当然,在敌人有一个团扼守的坚固阵地前沿进行潜伏,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兵少了,不够用;兵多了,潜伏成功的可能性则就要大大缩小。这么多人潜伏在敌前沿将近20个小时如何隐蔽好?吃、喝、拉、撒怎么解决?一旦有了伤员怎么办?装备怎么佩带才轻便,不发出响声,怎样才能一举突破敌人的阵地,攻占敌阵地后如何防守?等等。哪一点想不到,哪一个问题不解决,都可能出大乱子。而且在这些问题上不允许大概、可能和差不多,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九也不行。第60军进攻883.7、973、902.8高地,是志愿军转入阵地防御作战以来首次进攻敌军一个团的阵地,志愿军从上到下都很重视。我协助张祖谅军长到前沿部队中认真研究各种情况,细心分析,提出让师长带团长、团长带营、连长,营、连长带排、班长和战斗小组长,到前沿去熟悉地形,观察敌情,提出困难,想出办法。通过发动群众进行充分讨论,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取得潜伏胜利的信心。
  志愿军司令部要第60军汇报作战准备情况。军司令部制作了进攻883.7、973、902.8高地的沙盘,志愿军首长邓华、杨得志、李达、李志民等听取了我们的汇报。邓华代司令员不断地提问:敌人活动规律怎么样?小股敌人活动的时间、地段?炮兵火力射击的特点?敌人防御工事坚固程度?我们的部队开进中如何避免响声?潜伏中吃饭、喝水怎么办?解手怎么办?遇到小分队巡逻怎么办?参战部队任务熟悉了没有?如果被敌人发觉了怎么办?我们都一一作了回答,志愿军首长甚表满意。
  兵团首长批准我们的潜伏计划后,我和邓仕俊参谋长带着兴奋的心情,协助张祖谅军长夜以继日地组织各师进行战前准备,并紧紧抓住潜伏和炮火支援两个中心环节,组织战斗小组长以上人员对开进路线、潜伏区地形、敌情进行反复侦察,达到进出自如,情况熟悉,规定明确,措施周到。还在后方选择相似的地形,不断地进行演练,从开进、潜伏、冲击、打火力点、肃清残敌等环节一个一个地认真进行组织。此时,第180师在“方形山”积极佯动,更增加了敌人的错觉,为掩护我们的真实行动起了积极作用。
  
  最漫长的一天
  
  6月6日,按原定计划,我第60军10个炮兵群259门不同口径的火炮,利用夜暗,先后分期分批推进到距敌前沿几公里的一片杂树林中,完成了对目标标定射击诸元,以打冷炮的形式完成了试射。多年后,南朝鲜军战史记载:6月上旬,“中共军队冷炮射击增多”。但往往是“不等齐的间隔、断续发射,和平常打冷炮无异”。可见在当时,敌人对我新的炮兵阵地和进攻企图竟然毫无察觉。
  6月9日,我带领军前进指挥所在龙门山开设完毕。这里距883.7高地前沿不到三公里,敌人的大口径机关枪能打到这里,炮弹、飞机炸弹不断在附近山头爆炸,处境虽然比较危险,但我们在这里却能够直接观察到潜伏区敌阵地的一切情况。这天,第20兵团前进指挥所也在龙门山开设完毕。张祖谅军长陪同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政委张南生、新任司令员杨勇、政委王平、副参谋长赵冠英等同志到达前指。新任第3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副政委杜义德同志、志愿军司令部作战科长和军事学院部分教员等也赶到前线指挥所指导。
  同日下午7时,各突击分队按计划向各自的潜伏区悄悄开进。《当代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一书中这样记述道:“这么大量的部队在敌人眼皮底下潜伏,是相当困难的,他们进行了非常严密细致的组织实施工作。战士们为了避免洋镐、水壶碰响,便缝了布套。潜伏时不能抽烟,大家都把卷烟纸、烟丝上交。进入潜伏区时,后面的人踏着前面人的脚步前进。上坡先把活动的石头搬掉,再回过头轻轻地拉第二个人,下坡一个挨一个地坐在地上,慢慢往下溜。衣服挂破了,脸手刺出血,都忍耐着……”
  6月10日凌晨4时前,我第179、第181师共有两个团的前进指挥所、4个营部、15个半步兵连、4个机枪连,计3500余人进入潜伏区。我突击部队最近的距敌人前沿不足200米,如果在下边咳嗽、打呼噜,敌人都能听得到,从上往下看树丛则不易看得清楚,但用手榴弹往下投,在60到70度的山地上却可以打到潜伏区内。同时,正面敌军还拥有105至230榴弹炮230门,有各种迫击炮130门,我潜伏部队一旦被敌发现,就会遭受重大伤亡。
  但敌人万万也没有想到,我们竟有这样大胆冒险而又组织严密的潜伏行动,敢把一支3500多人的队伍潜伏在他们的鼻子底下,摆在了他们的火力网中。
  10日凌晨5时过,天渐渐地亮了。潜伏区内,我指战员们严守纪律,静若无人。指挥所里的气氛十分紧张。参谋人员用潜望镜仔细地搜索着敌前沿的每一个阵地。
  这天的时间觉得过得真慢,好像是我几十年戎马生涯中所经过的最慢的一天。我知道,在潜伏区内,闷热、饥饿、口喝、疲倦正在不断地困扰着每一位指战员。
  令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这一天,先后发生了多起敌人向我潜伏区内打冷炮的事,更令人揪心的情况是有几个零散敌人走下山岗接近了潜伏区,我们立即按预先制定的计划,命令前沿炮兵用炮火把那几个敌人吓了回去。但是,敌人的冷炮却造成了我潜伏部队10多人负伤,我们的战士忍着剧烈的疼痛没有呻吟一声。下午2时左右,第535团战士张保才小腿被敌人炮弹击中,血流如注,在正常情况下只要及时包扎,是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然而,在潜伏区内,不允许动弹,不允许救护。这个战士以坚强的毅力、高度的自觉性和严明的纪律观念,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他两只手插在泥土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下午6时左右,敌人又向第542团潜伏区里发射了10多发炮弹,战士苟子清被一块弹皮击中腹部,肠子流出来了,他没有叫一声,自己把肠子往肚里塞,用毛巾裹起来后忍痛静卧。潜伏中,部队表现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在三公里的正面上距敌前沿不足500米的地区内潜伏隐蔽一个白天,先后数次遭敌盲目炮击,许多人中弹受伤而无一人暴露目标。那天,像张保才、苟子清这样的好战士有15人。他们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以自我牺牲精神和崇高的集体主义思想,为大部队的潜伏成功和战斗的胜利流血牺牲。所有参加潜伏的指战员经受了一整天的煎熬,他们是一个英雄的群体。
  就这样,我们3500余人的庞大队伍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潜伏了19个小时而未被敌人发觉,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箭在弦上,势不可挡
  
  晚8时20分,总攻开始。顿时,由82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和卡秋莎火箭炮共259门组成的炮兵群,上万发炮弹,山呼海啸般地向对面敌人阵地上砸去。鱼隐山前线,火光闪闪,山谷轰鸣。南朝鲜军战史这样记载:“20时前后,敌人突然发射1万多发炮弹,向第5师的右翼第27团发起进攻……这时敌炮火更加猛烈,在883.7高地、949高地主抵抗线一带爆炸,使人寸步难行,有线通讯炸断,阵地一片混乱。”
  晚8时40分,我军前线全部炮火继续向敌纵深延伸,潜伏在敌前沿的各攻击部队如离弦之箭,迎着火光,13个箭头向着各自的攻击目标发起勇猛冲击。虽然遇到了敌人炮火拦阻和步兵的顽强抵抗,但我进攻部队勇猛穿插,奋力攻击,势不可挡。
  第543团在团长张泽清同志指挥下向敌前沿阵地发起冲击。3连一举突破敌前沿,4分钟后就发出占领883.7高地以南无名高地的信号。攻击部队打得英勇顽强,7连两个加强排在冲击出发地区遭敌炮火袭击,连、排长均已伤亡,机枪班长、卫生员前仆后继,先后代理连长指挥,顽强地向883.7高地连续冲击,最后仅剩7人,终于在晚8时55分占领了该高地。4连以1个排协同3连攻击,连主力直取973高地,又连续击退敌人4次反扑,巩固了既得阵地。在翼侧,第535团团长王玉成同志率部于10日晚9时46分,占领了902.8高地。
  我军在10日晚9时50分前全部占领所有攻击目标。只用1小时10分钟攻占了上述诸高地约十多平方公里,歼敌第27团的三个营和师部搜索连。对此,南朝鲜的战史书记载:“6月8日,敌人似乎捕捉了战机,向第5师正面投入3个师兵力(注:我军实际仅投入3个团的兵力)……敌人进攻情况如下:敌两个营进攻883.7高地北麓,1500多人攻击937高地北侧,1000多人攻击949高地北麓,两个营攻击739高地北坡,1个团攻击三角高地,共11个营势如狂澜地涌向第5师整个防线。同时,敌人炮火猛轰山腹,据其射击方向和射击密度推算,起码有两个团以上的炮兵参加火力支援。”“因此,6月10日三更半夜,我们终于丧失883.7、973等高地。我第35团和第22团为夺回883.7、973高地进行反击,结果受挫。12日,又投入第27、第35、第22团再次反击,也未奏效,最后连主抵抗线‘密苏里’线也被突破。这样,敌人的进攻不断在扩大,企图消灭第8师第21团。因此,第8师投入预备队第10团进行反击,要协同第5师挽回战局,然而也同样归于失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