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2期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亲历记
作者:冯 都
利用原址 艰苦建厂
发展我国航空工业的基地为何选在经济落后的江西南昌。这是因为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在南昌留下了修理飞机的残缺旧址。早在1935年,国民党“围剿”江西中央苏区后,就跟意大利合作,在南昌市东南角近郊,建造了“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按意方图纸建有几个机棚和一个八角亭办公楼,机器设备从意方运来,人员各出一半。1937年“八一三"淞泸抗战爆发,日军空袭南昌飞机厂,意方人员全部撤回国内,飞机场遭受严重损失,遂向大后方四川转移,经过一年多的艰辛辗转,于1939年在丛岭山沟“海空洞”里重新建立,改名“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生产了几十架木质结构的战斗机、教练机、滑翔机和运输机。日本投降后,该厂迁回南昌。到1949年,国民党将主要设备和大部分设计人员运往台湾。人民解放军中南军管会,接管了尚未带走的财产,如30台旧设备,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和办公楼及一条1500米长的碎石跑道与指挥塔台,成立了“南昌航空站",并与华东军管会接管的南京航空配件厂(即22厂)合并,将南京设备347台,物资1123吨,职工26人迁入南昌。
1951年初,中共中央作出建设我国航空工业的决策。同年4月23日,政务院和中共中央军委作出《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局,并在南昌旧址上建立新的飞机制造厂。5月间,重工业代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何长工,对党领导下研制第一架新型飞机十分关切。他是跟随朱毛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摇篮"的功臣,是参加江西历次反“围剿"的战将。他来到南昌,点了江西省长邵式平的“将",充满豪气地说:“我党打响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是在南昌,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也要出在南昌啊!"邵式平欣然受命,向中央表示决心,立下“军令状”,亲自挂帅,一定要早日诞生自己制造的飞机。为此,中共江西省委庄严决定,成立以邵式平为主任,原22厂厂长郦少安为副主任的建厂委员会,着手开展声势浩大的建厂工作。
八方精英热烈响应党的号召,纷纷来到南昌城下。这支庞大队伍有经过战火考验和锻炼的干部,有来自南京迁移的老工人骨干,有大专院校毕业分配的学生,有部队转业的战士。建设者们为了共和国军队的强大,为了国家的安宁,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头顶蓝天,脚踏稻田、荒地、丘坟,有时身在水塘,睡觉摆地铺,吃饭在草棚,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以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豪迈气概,挑沙运石,平整坡地,抢盖厂房,安装设备,为及早投入运行展开了四个月的挑应战竞赛。邵式平省长亲自督战,部署有关部门做好水通,电通,路通,并深入工地与干群同吃同住同劳动,促膝交谈解决问题。同时中共江西省委派正厅级的“清华"毕业生吴继周率领16人的省委工作组来厂帮助工作,完成任务后,吴继周任首任厂长,其他成员多数留厂担任基层领导。
兴办技校培训人才
要组建新中国第一代航空工业的创业大军,除了从上海,南京等地抽调大批老军工,严格挑选复退军人和手工业工人外,还必须在江西就地培养大批青年技工,以最快速度适应修造飞机的需要。当时,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大战役,打下了国民党从美、意、德、英、法等国购进的数百架飞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人民志愿军经过五次战役,打下了美帝五种型号的大批飞机,其中有400多架运往南昌修理,包括雅克18,雅克11,拉11,拉9,乌拉8型。因此任务极其繁重,急需大批技术工人。
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在320厂旁边白手起家,兴建一所“江西省技术工人养成学校”,专门为该厂培养人才,由邵式平省长兼校长,吴继周兼副校长。1951年冬,学校派南下干部分赴全省各地、市招生。这年我14岁,正在家乡江西抚州市一家伞业作坊当学徒,已加入青年团,是全市手工业工会青工委员,被推荐参加考试。我记得当时考小学毕业的语文和数学。因建国初期,文盲甚多,参加工作对文化层次要求不高,但飞机工厂的政治条件则很严格,我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青年团员,政审关很顺利通过。全市约有70多人被录取,每人发一件过冬新棉衣,于12月初乘坐大篷车,行程100公里,来到南昌新溪桥旁,我被编入车工班,任副班长。全校约1000名学生陆续从各地汇集后,就开始建校劳动,每天修马路,填水塘,盖房子,后来就安排上午学《车床工作法》、《机械制图》、《语文》、《教学》等,下午就到飞机厂各车间实习,跟南京来的师傅学技术。那时我实习的车间范围很大,机器很多,车床、铣车、铇床、插床样样齐全,有机械化的,半自动化的,也有手工操作的(如钳工)。简直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工业画图,令人心旷神怡。
与此同时,技校的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虽然条件艰苦,可精神却很充实,既严肃紧张,又团结活泼,处处洋溢着欢乐友情,充满了革命大家庭的温馨。如我们经常整队去飞机场装配车间参观,星期天还到飞机场过团日,请驾驶员讲解飞机性能和零部件知识,还轮流带我们学生上飞机作飞行表演。
由于国家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学校原定二年学制,便提前一年考试结业,故在1952年冬全部分配到320厂各个车间上班。而学校又派员分赴全省各地招收第二批、第三批新生入校,为厂里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人才。后来该校升格为中专学校,进入新时期后,升格为航空工业学院,成为江西省高等学府中的佼佼者。
借鉴资料精心设计
1952年底,我国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从1953年起,拉开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帷幕。当时提的一些口号是:“一边倒”、“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所以我国引进外资,也主要来自苏联。“老大哥”帮助我国建设的156项工程,成了“一五”期间的基本内容,其中320厂飞机制造业便是首批主要项目。1954年经过中苏谈判,苏联派了大批专家(有的属老工人)来到我国帮助建设,其中有50多位苏联专家被安排在320厂帮助指导。我由于会打算盘,字写得好,又爱好政治宣传,被分配在80车间当计划统计员兼墙报宣传员,每天要与“老大哥"打交道,星期六晚上还要去专家大楼陪跳交谊舞。记得有一次,大楼失火,很快把专家的生活用品化为灰烬,我国政府就派人去苏联购买,回厂后予以赔偿,还在南昌胜利路腾出一栋楼房给专家住,上下班的五公里,每天就用厂里大客车接送。
1954年4月1日,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代局长王西萍奉中央指示,电令320厂率先试制整架雅克18型飞机。电文说:“根据你厂发展现状及空军建设的需要,第二机械工业部正式批准你厂提前生产雅克18初级教练机的制造计划,并保证在本年内生产10架。”吴厂长接到电令后喜笑颜开,夜不能寐,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和布置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会上,干部们兴高采烈,为有机会参加第一批飞机制造而自豪。但也有些设计人员在高兴之余,陷入深思:共和国建立不久,飞机制造业是个空白,图纸、技术、设备、零部件都是无从谈起,技术人员和原材料也是空缺,原计划在1955年第三季度实现飞机上天,现在要提前一年完成试制任务,真是谈何容易。面对这一系列困难,厂部一方面组织大家学习中央文件,提高思想认识,一方面专门成立了新品试造委员会,由主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郦少安任主任委员。他派人与苏联联系,将苏方雅克18型飞机的成套图纸资料借来,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采取理论模线和标准样件工作法,即借鉴苏联的飞机资料,绘制全机各部件的模线,设计出自己的标准样件,并对飞机全套2653份图纸逐页进行检查和校对。在此基础上新描绘17个系统1067份图纸。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的一些青年设计人员,面对这么多的算式、数据和图纸,深感自己的知识远不够用。为了及早设计出新中国自己的飞机,他们以不服输的气概,夜以继日地扎进了知识海洋,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俄语、数学、力学等知识。同时为了计算好几页有用的数据,在那些非常枯燥而繁杂的运算中,以顽强的毅力,整天泡在设计室里。他们深有体会地说:“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老老实实,严谨务实,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展开竞赛昼夜制造
那时国家急需初级教练机,320厂除完成当年10架雅克18机外,还必须考虑批量生产后的发展规模。这就需要把视线放宽放远,把试制、扩建、技改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国家先后向320厂投资了6318万元,苏联也陆续运来一批最新设备和技术资料。在这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大好形势下,厂党委立即向全厂职工进行广泛动员,在“为制造祖国第一架品质优良的飞机而奋斗”的口号下,全厂上下众志成城,开始了紧张的整机试制工作。各车间、各科室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车间内部各工段、各班组之间也掀起了你追我赶的挑应战竞赛热潮。为了充分利用机器的运转效率,厂部规定各车间第一线系统实行“三班制”作业,做到人停机不停。
我所在的80车间是生产飞机活塞和各种精密螺丝、螺帽的零部件车间。我做的统计工作,就是每天上午9时前,将头一天三班作业的生产进度,向车间苏联专家办公室汇报。专家要求极严,书写的阿拉伯数字必须符合国际规范,否则会遭到严厉训斥,开会若迟到一分钟,要罚站在门口旁听。开会无人发言,就规定:“按顺时针顺序发言”。不过专家也有“动情”之处,有一次我受电影影响,用蘸水笔笔尖捆绑在长鹅毛上写字,专家看见就停止脚步,注目凝视,口里喃喃地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俄语,我当时吓了一跳,不知何故,担心闯了大祸,影响中苏团结。后来翻译笑着告诉我:“老大哥说,看见你用这种鹅毛笔写字,使他想起当年苏联大诗人普希金写诗的情景。”嗨哟!“老大哥”真是有感而发啊!我恍然大悟后才松了口气。
在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日子里,后勤部门为支援第一线,也开展了竞赛活动。食堂把饭菜挑进车间,小卖部也把零食送进车间,文化宫、图书馆、俱乐部、电影院、灯光球场更是全天开放,周末舞会就在四个大膳厅同时进行,使下班工人得到充分娱乐和休息。我记得南昌市京剧团每到星期日白天,都会来320厂演出。更难得的是: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谭富英也来厂影剧院同台慰问演出。梅兰芳来南昌演出时,厂里苏联专家携夫人全部去观看。在这段竞赛日子里,我们并不感到过分劳累,而感到度过了终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试飞日子 领袖祝贺
飞机零部件紧锣密鼓完成后,进入初装和总装的攻坚阶段。装配车间夜以继日地开展紧张的劳动竞赛,型架车间组织了技术攻关小组,连续9昼夜土法上马,解决了最棘手的机身骨架难题。在飞机部件装配过程中,发现外翼、机身和铆接技术问题最多,车间主任朱春芝便把铺盖搬到了车间,一再表示,不攻下此道难关决不下一线,许多职工在他的精神感召下,连续30多个小时不下生产线,结果劳动模范汪有财经过反复试验,从1954年6月9日初装,到6月28日总装,仅用了20天时间,就攻下了飞机起落架收放时贴面达不到要求的关键难点。后通过静电检验,证明飞机的强度满足了设计要求,可以交付试飞了。7月3日下午5时15分,试飞员段祥禄与刁家平驾驶第一架中国自制飞机,在飞机场首次升空试飞。这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飞机场上空荡静谧,只有几个领导同志和设计人员。试飞一切正常,可谓胜利成功。但为了经受时间考验,次日起至11日止,又试飞了13个小时,14次起落,结果再次证明,飞机性能完全符合设计技术指标。
1954年7月25日,车间主任盖士芳召开职工大会,传达厂部拟在飞机场举行我国首架飞机竣工典礼大会,宣布几条纪律:一是以车间为单位整队步行几里入场,二是自带干粮、饮水前往,三是不得中途离场私自回家,四是确保安全,不得携带小刀、火柴之类危害物品。7月26日,我们集体宿舍的小字辈天刚亮便起床,大家兴奋地议论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真幸福,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在我们手中制造成功,从此在航天工业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可不是吗?我们奋战了日日夜夜,今天可以看到首架飞机升上祖国蓝天,我一定要写好这天的日记。”“时间不早了,我们快去食堂吃早点,不要忘记还要带好馒头、开水哩。”于是我用“军用水壶”盛满开水,买了几个馒头,戴着草帽,拿着折扇来到车间门口排队,雄赳赳地迈开矫健步伐,向飞机场进发。这天晴空万里,可是异常闷热,走进会场,连忙脱掉衬衣,各自席地坐在划好的位置线内。我因个子不高,坐在前排,清楚看到大会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四周红旗招展,迎风飘扬,上面悬挂横幅“庆祝第一架飞机制造成功大会",中间是毛主席像,两边是国旗,台上坐着中央二机部、航空工业局、省委、省政府、南昌市及厂领导同志,还有专家组长及夫人,报社、电台的摄影师忙个不停,而且拍摄了中央新闻纪录片。庆祝大会在雄壮国歌声和鞭炮声中开始,几位主要领导相继讲话,热烈颂扬我国试制的飞机光荣诞生。露天会场上一万余人掀起了一阵阵的掌声,那壮观场面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