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美国曾计划在台湾搞“政变”
作者:刘维荣
柯克尚未去台湾,形势就发生了最有戏剧性的变化———孙立人主动将一封密函送交柯克。孙立人在信中提出愿意领导兵变以除蒋,但要求得到美国支持,至少是默许;他表示,一旦掌权,将制止腐败,并在对付共产党方面,更具弹性(即不强求反攻大陆)。
杜鲁门当时虽未立即作出决定,但鉴于其一贯的反蒋态度,国务院并未觉得会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决定,所以,艾奇逊等紧张地部署政变前的准备措施:6月23日,腊斯克与胡适在纽约布拉萨大酒店会晤,并正式要求胡出面领导反共亲美的自由派内阁以取代蒋,胡表示毫无兴趣,还指责美国在盟友遭难的时候落井下石,不过,他认为蒋不宜再做“总统”。第二天,胡适在宋子文在场的情况下,向顾维钧报告了此事。“胆小”的胡适再次显示了他对政治只愿批评,不愿参与的微妙态度。
据档案显示,美国务院拟定的政变日期是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并决定:在政变前,蒋介石“必须被解除权力”。然而,25日晨,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艾奇逊等面面相觑———他们知道,美国的注意力将集中到朝鲜,而在朝鲜激战的时候,无法在一个并非没有一点利用价值的“盟邦”发动政变。蒋介石就这样赢得了喘息之机!
蒋介石曾在“史迪威事件”中摸透美国政治家不敢果真翻脸的脾气,这次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他头上,他自然不会错过时机。据美驻台情报人员报告,孙立人已被蒋经国主导的政工特务盯梢,孙的一举一动尽在其监视之下。
1953年3月21日,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史蒂文森“访问”台北,约孙立人会面。据称:“孙立人显得不太自在,声音压得很低,显系担心房里装有窃听器。”孙立人对史蒂文森说,马歇尔1946年对国民党贪污腐化、没有效率、众叛亲离的批评“绝对正确”,他表示:“国军”仍然是不错的,亦有望“反攻”大陆,但其领导层不行,台湾政府是一个充斥个人权力的老迈政权。但是,孙立人的一番慷慨陈词并没有获得史蒂文森的任何承诺,相反,却为蒋经国的特务提供了“谋叛”的又一证据。
1954年6月24日,孙立人被调为“参军长”,实际上脱离了部队。同年12月,美台签订了“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台湾成为美国封锁中、苏的“环太平洋岛屿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蒋介石不再担心会因为清除个别亲美异己人士而与美国决裂。于是,“久蓄异志”的孙立人已成为他可以随时、任意处置的刀上俎,“屏东事件”只是个“人造”的借口而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