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西部歌王王洛宾二三事

作者:杨秉鉴




  达坂城的姑娘
  达坂城的石头硬又圆呀,
  西瓜大又甜,
  那里的姑娘辫子长啊,
  两个眼睛真漂亮,
  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你嫁给我,
  带着你的钱财领着你的妹妹
  赶着那马车来!
  这是西部歌王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改编和整理的歌曲《达坂城的姑娘》。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风靡在全国和海外华人中,流传至今,百唱不厌。
  《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王洛宾是在什么年代、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呢?说来话长。当抗日的烽火燃烧在中华大地时,热血青年王洛宾投笔从戎,在兰州抗战剧团工作。有一天,他遇到了从新疆来的一位维吾尔族汽车司机,正用维吾尔族语高唱《达坂城的姑娘》,曲调热情奔放,格外动听,仿佛像一阵春风掠过,王洛宾听得如痴如醉。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立即向这位司机请教,迅速地记下这首歌的曲调,然后要求司机把维语唱词翻译成汉语。司机翻译,王洛宾一句一句的整理,最后一句唱词原意应该是:带着你的钱财领着你的“伴娘”,赶着那马车来。司机不知道维语中的“伴娘”,怎样翻译成汉语。他认为维族人结婚时,伴娘的年龄都比新娘大,就译成姐姐吧。王洛宾觉得姐姐唱起来不顺口,反正姐姐和妹妹都差不多,干脆译成妹妹就行了。所以“带着你的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这句唱词流传至今。
  后来,一些懂汉语的维族人对王洛宾说:“我们维吾尔民族,没有姐姐出嫁,把妹妹也带上的风俗习惯,你在《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曲中,把‘伴娘’变成了妹妹,真是有趣。”王洛宾听后有点尴尬,只能付之一笑。
  《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的传播,使达坂城名扬中外,新疆姑娘的美,也深深扎根于国人和海外华人心中。为了感谢王洛宾,达坂城的各族人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正式授予西部歌王王洛宾为达坂城的荣誉市民。
  
  偶遇王震将军
  
  兰州、西宁解放后,胡宗南逃窜到秦岭山区,甘、青残敌只剩下经河西走廊向新疆惟一的逃路。从兰州逃出的残敌和兰州以西的国民党军,仓皇地向河西走廊逃命……
  彭德怀、王震意识到要进军新疆,首战必须解放河西走廊,打开进军新疆的通道,使号称10万之众的新疆国民党军孤悬塞外。彭德怀,王震命令第二军火速从青海翻越祁连山,进军河西走廊,堵击逃敌。
  是日,西宁高原秋色,百草皆黄;日暮,寒风袭来,尖厉呼啸,拍打窗门,一片萧瑟,一轮残月高悬,月色惨淡,云雾笼罩。王震站在马步芳公寓的楼上,凭窗遥望,触景生情,写诗抒怀:
  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
  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
  王震的诗传到了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马寒冰的耳中,他称赞:“好诗,好诗。仅20个字,多么简练,多么气魄的好诗呀。即勾勒出了栩栩如生的进军河西走廊画面,又抒发了将士们的壮志豪情,真是难得难得!”
  马寒冰立即将诗抄在一张纸上去找王洛宾。王洛宾接过诗,惊叫起来,连声说:“好诗,真是好诗……”这首诗,不正是鼓励千军万马胜利前进的战斗号角吗?!心中顿时激情翻腾。他望着雄伟的山川,脑际里不时闪现一个将军的形象,瞬间一曲铿锵有力的旋律闯入了他的胸怀。进军大西北就是一首激人奋进的战歌。他把四句诗,反复吟颂了七八遍后,曲调已随口而出。歌声唱出了王震的英雄气概,仿佛使人听到战马嘶鸣,军号劲吹,在风雪弥漫的祁连山,在秋风瑟瑟的大草原,在浩瀚的大漠,一支铁军在红旗下呼啸挺进。
  一天,王洛宾正给文工团演员们逐句教唱这首歌,恰逢王震路过。王震问:“是谁谱的曲?”文工团团长回答:“王洛宾。”王震又问:“王洛宾是谁?”文工团团长指着王洛宾说:“就是他。现在在我们文工团工作。他在学生时代就酷爱音乐,受教会音乐的熏陶,1931年跨进了音乐的殿堂,后因家贫而辍学。‘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了歌曲的创作生涯,以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谱出《奴隶之爱》。后逃出北京,几经周折,徒步山西,参加了丁玲同志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当时抗日前线广为传唱塞克的《洗衣歌》,《老乡·上战场》就是他谱的曲。他自己作词谱曲的《黑龙江上》、《抗战进行曲》和《风凌渡的歌声》都流传全国。抗战中,他和萧军、塞克、朱星南去新疆工作,因盛世才的反动派面目已经暴露,中途在兰州参加了抗战剧团。在兰州,他从一个维吾尔司机那里记录、改编了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在青海又挖掘整理了哈萨克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两首歌,传遍了全国各地。”
  王震听了介绍,十分高兴,走向王洛宾和他握手表示欢迎,回过头来对马寒冰说:“给王洛宾同志配发一匹老实的马,便于和我们一块行军,在战斗中体验生活,为他在部队搞创作提供条件。”
  过了几天,王震果然派人给王洛宾送来一匹马,然而王洛宾始终没有骑,而是用它去照顾病号。后来,他把马让给了一位新华社随军女同志,他自己和战士们一起徒步翻越了祁连山。
  王洛宾随王震进疆后,王震命令马寒冰:“王洛宾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搞好音乐创作。一定要照顾好他的生活,可以吃小灶,享受师级干部待遇。”
  王洛宾遵照王震的指示,深入到新疆各族人民中间去体验生活,又创作出了大量的歌曲,这些歌至今仍为人们广泛地传唱着。
  
  生命的绝唱
  
  1995年7月下旬,王洛宾应邀到纽约,出席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王洛宾作品演唱会。在这个演唱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肇星大使拉着王洛宾的手,走到数百名外交使节和联合国工作人员面前,致词说:“联合国每天都收到关于战争、动乱和灾难的报告。可是,我们中国著名的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却给联合国带来了美好的歌声。刚才我与王洛宾先生交谈,他说他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那么我认为,喜欢王洛宾歌曲的人,也会为王洛宾而骄傲。”
  1995年6月30日,文化部委托全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办了“王洛宾艺术生涯60周年纪念音乐会”,剧场座无虚席。观众在热切期待欣赏王洛宾艺术风采的同时,心中又有一丝隐隐忐忑:王洛宾已经82岁高龄,3个月前刚做完手术,他能行吗?只见大幕拉开,留着山羊胡须的王洛宾,从侧幕走来,他挺着腰板,扬起手臂,脸上带着幽默健朗的微笑,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王洛宾演唱完《银色的月光下》,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可观众的鲜花、掌声一来,他的底气又上来了,接着演唱了《蓝马车》……蒋大为、杨鸿基、李雪健、杭天琪等艺术家深深敬佩这位音乐老人。王洛宾以一位老艺术家发自内心的拼搏,把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之后,旅美华人,世界著名歌唱家温可铮先生在福州举办个人演唱会,特邀王洛宾参加;大连国际服装艺术节开幕式,王洛宾成了大连市市长的座上宾。市长把王洛宾介绍给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时,钱副总理握着王洛宾的手说:“我年轻时就唱你的歌,你的歌太美了。”
  1996年1月5日,王洛宾从新加坡回到家,一份意外的惊喜等待着他。美国洛杉矶万年青老年合唱团四十多位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艺术家联名送他一帧贺卡:“祝洛宾先生健康长寿。”他们在遥远的西方祝贺他83岁大寿,并请他为万年青老年合唱团创作一首团歌。
  1996年1月14日,王洛宾已不能进食,只有靠药物维持生命,癌细胞已扩散至胰腺、肺以及腹部淋巴结部位,生命垂危。洛宾老人似乎明白了这一切,他对医护人员和家人坦然地说:“在战场上,如果我负了重伤,我要求和我很好的同志补我一枪,在这个时候,你们还给我用这么贵重的药,我很痛惜,请把这些药用到其他病人身上吧,也许还能挽救一些生命。”病痛已折磨得他吃不下饭,睡不成觉,喘不过气来。“哪怕为音乐倒在舞台上,我也心甘情愿,因为那是我的归宿。”这是王洛宾对生命的希冀,可此时他却无奈地躺在病床上,任病魔折磨。
  1996年3月11日上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医院210病房,在这里度过了两个多月的王洛宾艰难地为《歌唱万年青》划上了休止符。有人说这是王洛宾艺术创作的最后一笔。其实,他与病魔抗争,为传播中国西部民族经典艺术而四处奔波,才是一曲壮丽的人生绝唱。
  “假如生命再给我十天时间,我的六场歌剧《阿曼尔古丽》曲就谱完了。”然而,王洛宾再也没能拿起笔来。王洛宾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邀请他参加4月7日在广西举行的国际民歌艺术节,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等地来信邀请参加活动,他还有好多好多的作品没有完成……
  1996年3月14日凌晨,王洛宾在乌鲁木齐病逝,享年83岁。一位世纪老人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和艺术家的青春走了,他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这片土地,融入了每一首民歌。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的史册上,永远镌刻着他的英名:“西部歌王王洛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