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

作者:朱 地




  第三,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既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又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所以讲话将这两者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全局的高度,揭示战争的性质,阐发历史的经验教训。
  抗日战争决不仅仅是中日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为了更深刻地揭露日本法西斯对华侵略的本质,为了最大限度地孤立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始终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中来认识和把握。讲话不是首先论述抗日战争,而是首先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切入,分析德意日法西斯如何攫取政权、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最后“把整个世界拖入血雨腥风和战火硝烟之中”的过程,以此说明这场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说明日本法西斯对于中国的侵略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与德意法西斯沆瀣一气对人类文明的挑战。敌对双方壁垒分明,不容混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当年中国人民与反法西斯的各国人民共同战斗,今天也可以继续为人类的和平发展文明进步共同奋斗。从这样的角度来解读历史,有助于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
  
  抗日战争历史研究、宣传的新突破
  
  记者:在这次纪念活动中,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关于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和宣传,有了许多新的突破。这些新的突破,也是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和产生强烈震撼的重要原因。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央是如何指导抗日战争史研究和宣传的?
  李: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研究、宣传和纪念活动,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科学掌握和妥善处理了抗日战争的一系列重要关系。在整个纪念活动中,中央一再要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处理好各种辩证关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李长春同志在学术研讨会上更加明确地概括了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的关系。
  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包含从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两种提法一直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使用。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阶段都始终坚持抗日的主张,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处理好两者关系,就是要既充分肯定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又充分肯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斗争、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包括其他一些中国军队的奋起抵抗,强调两个时段共同构成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所以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明确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二是处理好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关系。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日军占领区开辟的战场。敌后战场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逐渐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对敌后战场的作用,我们都比较清楚。这里不多说了。对于正面战场,过去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这次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在肯定敌后战场巨大作用的同时,对正面战场也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肯定。正面战场,是国民党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而形成的与敌后战场相区别的战场。1937年7月后,日军先后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在全国人民推动下实行抗战。正面战场在八年中共进行了22次会战,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这些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抗战初期,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打过一些大仗、胜仗。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许多国民党将士在抗战中英勇杀敌,壮烈牺牲。这种精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也给予了肯定。讲话在列举了四名中国共产党牺牲将领的同时,也列举了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四名中国国民党的牺牲将领。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既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重大历史功绩,也肯定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两个战场都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这种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气度,给全体中华儿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国际国内广泛的好评和赞扬。加拿大中华基金会主席、华侨时报社社长周锦兴认为:肯定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地位,会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三次合作,会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孤立“台独”分子。
  记者:您所介绍的情况,说明了一个道理:历史问题与现实政治确实有着割舍不断的关联。台湾《联合报》即认为:这是中共自1949年建政以来,首次由最高领导人公开肯定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该报还说:胡锦涛的讲话一锤定调,借60年前国共的共同抗战,推动今后中共与台湾各党派的合作,以对付台独。由这段评论也可看出这次纪念活动所产生的政治效应。
  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将会越来越突出。
  三是处理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面对法西斯主义挑起世界战争的共同威胁,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奋起抵抗。虽然当时也存在着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的差异,但共同的敌人、共同的任务、共同的目标,促使各个国家和人民求同存异,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在这样的进程中逐步走向胜利的。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在回顾审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时,坚持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从中国与世界内在统一的高度把握当年那场战争的全局,揭示蕴含于其中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告诫人们所应记取的经验和教训。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体表现在: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此外,还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鼓舞了被压迫、遭侵略的民族进行解放战争的信心和勇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记者:如果从“九一八”算起,整整十年时间,中国人民独自在与日本法西斯作战。
  李:是这样。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惟一战场,拖住和抗击着日本陆军总兵力的80%,最高时达到94%。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3年冬,日本在中国的陆军占其总数的50%以上,最高时达到69%。战争结束时,日军在中国除东北外的陆军和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各为51%和49%。中国战场抗击的日本陆军仍多于太平洋战场。
  1941年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最艰苦的时刻。日本军队乘太平洋战争得手之机,于12月19日发动第三次长沙战役。中国军队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先是对日军设伏包围聚歼,随后又对溃逃之敌追击堵截。使入侵长沙之敌几乎全军覆没,伤亡5.5万人。而国民党参战25万部队仅伤亡2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捷报传出,同盟国士气大振。伦敦《泰晤士报》说:“十二月七日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长沙之大捷。”《每日电讯报》说:“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彩夺目。”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