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用生命铺就进藏之路

作者:王新亚




  编者按:长期以来,历史学者一直为辨别史料的真伪费尽心力。民间家书,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外人看的,讲真话的多,而且其视角往往是一般史料中所看不到的,所以其特殊的史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新华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第1辑,从3万余封家书中选出30封,可谓千里挑一。本刊选登其中一篇,写信人潘兆华,捐信人潘承岳,以飨读者。
  
   十八军是进军西藏的主力部队,潘兆华是该军后勤部队的一名文书。1951年3月8日,年仅19岁的潘兆华,因病长眠在昌都地区的江达县。此前,他写给哥哥的几封家书,留下了解放军进藏途中的点点滴滴。
  
   在80多岁的湖北省襄樊市第四中学离休教师潘承岳看来,唯一的弟弟潘兆华永远是一个翩翩少年的形象。1948年底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时,弟弟年仅17岁,刚从省立第八高级中学毕业参军。“我们年龄相差很大!”潘老师在电话中这样对笔者脱口而出。
   1938年,抗日战争烽火蔓延至潘承岳一家所在的湖北均县(旧县名,今为丹江口市),潘承岳和年幼的弟弟潘兆华被迫分别,只身赴四川求学,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他才得以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潘承岳被均县中学聘为教师,潘兆华也已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中学生,兄弟二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然而这样的家庭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驻扎到家乡附近的湖北宜昌,开始招募新兵,刚刚毕业的热血少年潘兆华响应号召毅然参军,兄弟二人就此洒泪分别。只是潘承岳没有想到,弟弟这一去,竟成永诀。
   潘兆华入伍的十八军威名赫赫,在进军大西南的征程中所向披靡。因为有文化,潘兆华被部队安排担任文书。1950年初,进驻四川的十八军从党中央、毛泽东主席那里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进军西藏。
   1950年,尚未解放的西藏政治形势极为复杂严峻。在英美等国和其他境外势力的唆使煽动下,西藏地方当局的分裂分子妄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并积极策划“独立”事宜,中央谋求和平解放西藏的多项努力均遭挫折。西藏地方当局在拖延和谈的同时积极备战,将藏军的14个代本(相当于团,编制为500人)扩充为17个代本,并以其中2/3的兵力向昌都、那曲一带集结。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给和平解放西藏争取时间,打破分裂分子的幻想,中央决定以十八军为主力部队,加上云南、青海、新疆的几支部队,于1950年3月分别从西康(旧省名,包括今西藏、四川各一部分,1955年撤销)、云南、青海、新疆向西藏进军。其中,十八军担任的西康方向是重中之重。
   接到中央命令后,十八军迅即展开各项进藏准备工作。此时潘承岳收到了弟弟潘兆华从部队寄来的信:
  
  哥哥:
    又有很久了,没有收到过您们的来信,不知道您们近来的生活可好?我现在很好,身体很健康,思想也坚强了,进步了,我认识了不少的东西,体会到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各方面说来都有了大的转变。
  我现在十八军后勤兵站七分站军政组工作,正在彭山县青龙场进行进军的准备工作和业务的学习,只待命令一下,就往西藏挺进。我们这次进藏的路线不是你以前走过的那条,是眉山、新津、雅安、康定、甘孜、德格、昌都、嘉黎……拉萨。这中间是要经过终年不化的雪山和荒漠、无人的草原,但有我们人民的热烈支援,我们的装备是应有尽有了。为了装备我们十八军,占了西南财经开支的大部,比起以前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当儿,要强过千倍了。至于粮食问题,有我们先遣部队在西康积极的(地)修公路、建仓库和几千辆汽车、百十架飞机的终天运输,是不会有困难的。我再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就是我先遣部队的一个连,在昌都以东的地带和藏军接触了,把他们的一个“代本” (藏语,相当一个团)打了个落花流水,交(缴)获了不少的武器。但是没有捉住他们的人,因为他们爬山的技术较高。
  再者我前次寄回的家属优待证收到了吗?政府是否有所照顾,盼来信告知。现在已经土改了吗?家里的经济状况如何,盼告知。
  你到汉口去集训,现在走了吗?您近来的身体和工作都很好吧!别不多叙,下次再谈吧!
    敬祝
  好
    祖父母及母亲和嫂嫂: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另给您们写信,在这里代候一下,请谅之。
    姑父、母及肖姨和子中、姐姐都代我问候吧!
    弟 兆华1950.7.12
    来信写二野第十八军后勤兵站第七分站 可也。
    即速回复!
  
   潘兆华无疑对这次进军西藏充满了乐观情绪。实际上,面对当时西藏极度险恶的地形、极其稀薄的氧气、极度恶劣的气候条件,十八军的物质准备远远不足。尽管倾其全力,当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也不可能提供充足的装备。在缺乏高原药物和氧气供应的条件下,高原雪盲、肺水肿、脑水肿等致命病症比荷枪实弹的敌人更可怕,徒步前行的十八军的年轻战士们实际上是用生命铺就进藏之路的。他们边前进、边修路、边作战,几乎每前进一公里都有战士倒下,十八军的名字,也因这段悲壮的进藏之路而被藏区人民传诵至今。
   1950年10月6日,十八军发起昌都战役,参战部队在进军中每个战士负重三四十公斤,有的班长和共产党员要背40多公斤,他们就这样以超越常人毅力的伟大精神在雪域高原上奋勇前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藏军大部被歼,一部起义,整个战役胜利结束。昌都战役在西藏和平解放的历程中极其重要,它打开了进藏的门户,为解放全藏奠定了基础。它在政治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争取了西藏地方当局中的动摇派,为后来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签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潘兆华正是创造历史的这十八军中的一员。他在昌都战役中究竟是如何表现的,如今已很难查证,但至少我们可以相信,他尽到了一名士兵的责任。在昌都战役之后,潘承岳又收到了弟弟的第二封信:
  
  哥哥:
    我有两三个月没有给家里写信了,因为我们在行军中。我们已经到了昌都以西,离西藏不远了。
    这一带山大,气候跟我们那里大不相同。但是为了解放西藏,同志们的精神是很好的,我也还好!
    爷爷、奶奶、婶婶都好吗?
    因为途中不能多写,下次再叙。
    祝
  近佳
              弟兆华
  
   这封信很简短,也没有过多谈部队的情况,但其中的语气却耐人寻味。“我也还好”四个字,这样勉强的表述,和上封信隐藏了残酷现实的乐观语气相比,何其沉重!这些文字的背后,是潘兆华已经在前线染病的事实。然而当时对前线情况一无所知的潘承岳,却无法读懂这封信背后的沉重。
  时隔50多年后,潘承岳已经记不清这封信的收到日期,也无法解读仅存的这两封信所涵盖的全部事实。但是他永远记得一个时刻,即1951年5月2日上午10点,在学校任教的他收到了关于弟弟的最后一封信:
  
  潘承岳先生:
    兆华同志,二月廿四日患眼疾,廿六日转送江达总站,医治以后病势加重,据医生云“神经衰弱兼有肺病”,三月八日下午五时不幸逝世。
    消息传来,全站同志,均为悲恸。兆华同志之逝世,是为人民而死的,其不朽者……全站同志……(此处信件已破碎——笔者注)努力工作,完成其未竟事业。
    全站所希此,先生全家不要过于悲伤,有伤贵体。兆华同志所遗之东西,均一律埋其墓侧,一切均妥,请勿担忧。
  此祝
  贵体健康
  站长任安卿率七分站全体同志谨上三月九日
  
   收到弟弟的噩耗,潘承岳的心情如何,我们可想而知。他没敢告诉母亲,却把收信的日期记在了信纸后。直到数年后,母亲才知道小儿子——年仅19岁的普通士兵潘兆华,早已长眠在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江达县。1955年,政府颁发了潘兆华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他的名字从此写进了襄樊地区人民的革命历史。
   由于路途遥远,年事日高,潘承岳至今还未能到江达探望弟弟的坟茔。达马拉雪山脚下,那座十八军年轻战士的坟茔上,应该已是芳草萋萋了吧?
  
  (责任编辑汪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