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江青与《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出笼

作者:刘武生




  1966年2月,江青受林彪委托,背着中共中央“一线”工作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炮制《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这个座谈会是江青一手策划的,为何要冠以“林彪同志委托”,其中的奥秘江青披露过。她说:“我的话更没有人听。”要请“无产阶级专政的‘尊神’来攻他们”。于是,1966年1月21日,江青从上海到苏州找林彪,以“文艺革命”为名,要求林彪支持她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为了互相利用,两人一拍即合,林彪立即让叶群为江青召开座谈会做好安排。
  为了互相吹捧、互相利用,第二天,叶群托人将林彪的一段话转告江青:“江青同志昨天到苏州来,和我谈了话。她对文艺工作方面在政治上很强,在艺术上也是内行,她有很多宝贵的意见,你们要很好重视,并且要把江青同志的意见在思想上、组织上认真落实。”
   对于林彪的这种被动委托,江青后来对参加座谈会的人员说过:“我没有办法呀,困难呀,春节期间去苏州向林总谈了我的意见,我要请尊神,请解放军这个尊神支持我。林总完全同意我的意见,同意我找你们几位谈一谈。”
   这个座谈会是很神秘的,1966年2月2日,座谈会开场,江青首先宣布三不准:“不准记录,不准外传”,“不准让北京知道”。她还查问与会人员带窃听器没有。“不准让北京知道”,很明显,就是要对在中央“一线”工作的领导同志保密。
   接着,江青讲话为座谈会和“纪要”定调。她说:“我们文艺界不像样,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洋人死人统治舞台。”“有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现在是我们专他们的政的时候了。”
   座谈会于2月20日结束,名为大家座谈,实为江青一人谈。江青所谈的主要内容是:一方面,诬蔑文艺战线“有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并诬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和文艺界的周扬、林默涵、夏衍等领导同志;另一方面,吹捧林彪,并抬高自己。在一次谈话时,江青竟提出周恩来应作检讨。她说:“周总理又开了民族音乐座谈会,又讲了要先分后合,要洋的就是洋的,中的就是中的,搞纯粹的民族乐队,不许混杂。这是错误的,不符合毛主席思想。他是应该作检讨的。”对周恩来亲自抓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江青也认为“问题不少”。江青的这些说法致使参加座谈会的刘志坚等同志当时就感觉到,“江青对周总理,对中央文化部太不尊重,批评得过多”。
   座谈会结束后,形成了“座谈会纪要”,这个“纪要”最初是“汇报提纲”,江青对这个初稿很不满意,交张春桥修改,后陈伯达也参与修改,先后改写了8稿,反复修改了30多次。其中,毛泽东先后作了3次重要修改。他在一些地方删去了“纪要”中颂扬自己的话,保留了江青提出、陈伯达和张春桥阐述的“文艺黑线专政”的内容。他不仅同意建国以来“有一条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而且还加写了:“搞掉这条黑线之后,还会有将来的黑线!还得再斗争。”“过去十几年的教训是:我们抓迟了。毛主席说,他只抓过一些个别问题,没有全盘地系统地抓起来。而只要我们不抓,很多阵地就只好听任黑线去占领,这是一条严重的教训。”
   显而易见,毛泽东认真审阅、修改过的这个“纪要”,所肯定的“黑线专政论”成为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也反映了当时他对文化领域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以及他酝酿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心。
   这个“纪要”最初没有下发,但在党内高层领导中已经传开。1966年4月10日,中共中央转发了经毛泽东审阅修改的这个“座谈会纪要”,并在批语中指出:“它不仅适合于军队,也适合于地方,适合于整个文艺战线。”要求各级党委“认真研究,贯彻执行”。
   由于林彪、江青组织召开这个座谈会是背着中央“一线”工作领导同志的,长期关注文艺工作的周恩来并不知情。因此,正在江青、陈伯达、张春桥等人炮制“座谈会纪要”期间,3月12日、14日、15日,周恩来3次观看天津歌剧院的演出,并同有关同志谈话,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改造思想,提高艺术水平。他充分肯定北京一些文艺单位组织小分队去基层演出的做法。他说:“你们不能只在上面自己搞运动,要下去。”“要赶快下去,到农村去,一方面锻炼自己,一方面普及提高农村文化。”“舞剧和歌剧不要太分家,要互相结合。要有歌有舞。”16日,在中共中央华北局的会上,谈到《王杰赞歌》时,他说:《王杰赞歌》写王杰有个发展过程,这是正确的。事物总是逐步提高的,哪里有从小什么事都懂得的人呢?显然,周恩来的上述说法,是同江青等炮制的“黑线专政论”相 牾的。
   (摘自刘武生著:《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责任编辑谢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