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长征组歌》诞生始末

作者:莫伟鸣 何 琼




  《长征组歌》作为中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创作于1964年10月,首演于1965年8月,迄今已40余年了。40多年来,《长征组歌》历演不衰,创造了中国音乐史和演出史上的奇迹,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时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长征组歌》创作、演出的历程,有着特别的意义。
  
   “历尽千辛万般苦”:肖华的文学创作
  
  肖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以文武兼备闻名于军内外。作为长征的亲历者,他曾任少共国际师及红十五师政委。
  1963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由副主任肖华全面主持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1964年2月,肖华染上了严重的肝炎。4月下旬,经组织安排,肖华由妻子王新兰陪同去杭州疗养。9月,肖华被正式任命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到杭州后,肖华在杭州西湖附近疗养。这对习惯忙碌、日常只睡五六个小时的肖华来说,感到很不适应。不过,这样一来,成就了不朽之作——《长征组歌》。
  在杭州,肖华除对总政工作电话“遥控”外,也制定了一个“休息”方案,就是读书、练字,晚上写点想写的东西。肖华喜欢诗词歌赋,是颇负盛名的将军诗人,部队文艺单位约他写歌词的不少。由于工作忙,答应后无法兑现,正好利用难得的闲暇“还债”。
  1965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全军各部队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的部署准备筹办一些主题纪念活动。肖华是长征的亲历者,文艺界的同志自然想到了他,多次约他写些有关长征的作品。其实,对于讴歌长征,肖华早有冲动。
  早在1938年,由著名文人阿英在上海出版了一本由24幅漫画组成的、名为《西行漫画》的长征画集。由于画稿是由肖华让人带给阿英的,所以阿英以为这些画是肖华所作。此书印了2000册,大部分流散于上海和新四军活动地区。时隔20年,也就是1958年夏,总政文化部的一位同志在北京图书馆发现此书。肖华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带着书,找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建议重印此书。人民美术出版社答应了肖华的要求并请他作序。肖华直陈,此书不是自己所作,但想不起谁画的,只知道是一位搞宣传的同志画的。1961年,黄镇大使从国外回来,李克农向他提及这本画集,才知道,此画集是黄镇创作于长征途中。1962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再度精印这本画集,并正式改名《长征画集》,而这次肖华又应黄镇之约再次作序。这件事对肖华触动很大,他在与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交谈时曾说:“除了画册,应该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长征。”他还对王新兰说:“如果有一整块时间,一定要写写长征。”到杭州治病疗养,肖华终于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用什么艺术形式来表现长征,是肖华首先遇到的问题。肖华长于诗词歌赋,到杭州后,又集中精力大量阅读了唐宋诗词中的名家之作。中国古典诗词的凝练、概括、含蓄、极强的表现力,加之优美的格律和高度的形式美,对肖华启发很大。经过一番思考,肖华决定用组诗的形式来表现长征,并根据舞台表现通俗性的要求,确定了总体创作原则:有一定的格律,但又不囿于格律。最后,他确定采用一种新的体例,即“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就是每段诗歌用4个3字句、8个7字句,共12行68字组成,一诗一韵,押一个统一的韵脚。
  从1964年9月至11月,肖华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他时常进入到忘我的境界,情感如开闸的洪水倾泻而出,泪水常常情不自禁地滴落在稿纸上。对此,后来担任《长征组歌》谱曲创作者之一的著名作曲家、时任战友歌舞团团长的晨耕回忆说:“肖华同志的写作是含着眼泪,蘸着心血的,我拿到底稿时发现,上面满是泪痕。”“后来肖华同志向我们介绍,写的时候,他是一字一泪,那是把30年前的场景都回忆起来了。”
  肖华从长征极其丰富而又富于传奇的斗争生活中,选取了12个(后来确定为10个)最具概括性的典型场景进行创作,即告别、突破封锁线、进遵义、入云南(后改为遵义会议放光辉)、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会师献礼、誓师抗日。经过多少个日夜身体、意志与情感的洗礼,肖华终于完成了长征组诗的创作。
  后来肖华摘取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第一句,将组诗取名为《红军不怕远征难》。其后总称《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著名词作者石祥回忆:“组诗于1964年4月开始酝酿,9月至11月进行诗词文学创作,初稿10月完成,后又经过反复征求词曲专家们的意见,经过近10次的修改,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总题目的长征组诗于1964年11月中旬基本正式定稿,完成文学创作阶段的工作。”
  为创作《长征组诗》,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病中的肖华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也经历了一次艰难的“长征”:转氨酶升高了4次,体重降低了数斤。
  
  “热泪沾衣叙情长”:将军、作曲家融情谱曲
  
  1964年11月中旬,肖华通过总政文化部将为长征组诗谱曲的任务交给了总政歌舞团团长时乐蒙和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团长晨耕,分别组成《长征组歌》谱曲创作的两套班子,并形成鲜为人知的两种版本。这两种版本,一个是由总政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表演大合唱》,简称“总政版”;另一个是由战友歌舞团创作、后来摄制成彩色舞台艺术片并广为传唱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称为“战友版”。
  这两套创作班子,都是在周恩来和肖华的亲自关怀和指导下进行创作和排演的。
  总政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表演大合唱》,于1966年2月在北京京西宾馆礼堂为当时在北京召开的全军高级干部会议汇报演出了两场,演出非常成功。“总政版”的《长征组歌》曾决定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舞台艺术片保存下来,但由于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拍摄计划夭折。据当时参加“战友版”《长征组歌》演出的马子跃评价,总政歌舞团的节目很壮观、很有气势,既有合唱也有舞蹈和表演,音乐的交响性比较强,运用的美声唱法和西洋音乐元素更加丰富。
  观看演出后,周总理问肖华,这两个版本哪个更好?肖华感叹地说:“各有千秋。”
  后来“战友版”的《长征组歌》,作为普及作品,由战友歌舞团排演、推广,为观众喜闻乐见,流传甚广。
  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37年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1949年改名为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1955年5月,被正式命名为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该团先后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如《众手浇开幸福花》、《学习雷锋好榜样》、《看见你们格外亲》、《歌唱光荣的八大员》、《我和班长》、《打靶歌》、《一壶水》等。与此同时,该团还集结了像马玉涛、马国光、贾世骏、张振富、耿莲凤、晨耕、生茂、唐诃、李遇秋、洪源、石祥、唐江等一批著名艺术家。
  对于《长征组歌》的音乐创作,作为创作者之一的战友歌舞团著名作曲家李遇秋回忆道:“我们晨耕团长当时接到一个任务,军区通知他去总政那儿取一个稿子,肖华同志写的词,具体怎么回事,反正是总政那边会给说的。后来听说在交任务的时候,肖华同志说了: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几位作曲同志,对民族音乐的形式比较熟悉,写了不少群众喜爱的歌曲,他们又有一批较好的独唱演员,先请他们对长征组诗谱出一个比较通俗、易学易唱、具有民族特点的曲子,争取明年七一或八一演出,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