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赛福鼎·艾则孜与新疆“十二木卡姆”
作者:熊坤静
1978年1月,赛福鼎调离新疆,赴京专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之职。尽管离得远了,公务繁忙,但他仍始终不渝地关心、关怀着新疆木卡姆艺术事业的发展。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全力支持下,国家民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2年1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疆厅,联合主办了“中国维吾尔木卡姆系列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活动期间,赛福鼎作了题为《加强木卡姆艺术的研究,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讲话,举行了木卡姆交响乐专场音乐会,开展了木卡姆艺术学术研讨和展览活动,从而进一步扩大增强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影响。
身体力行促弘扬
早在“三区革命”时期,赛福鼎即直接参与了将维吾尔历史剧《艾里甫与赛乃姆》等剧目搬上舞台的一些具体工作。
1959年,新疆话剧团以和田地区翻身农民库尔班·吐鲁木几次想骑着毛驴,带上礼物上北京看望毛主席,最后得以实现愿望的真实故事为题材,创作了现代音乐话剧《步步紧跟毛主席》,作为献礼节目,进京参加国庆十周年文艺晚会。赛福鼎不仅亲临观看,过后还撰写了两篇剧评文章,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上,既鼓舞了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又促进了对木卡姆艺术事业的宣传。
20世纪50年代,赛福鼎以“三区革命”为背景,创作了维吾尔歌剧《战斗的历程》。该剧后来经过修订改编,于70年代排练上演。其中的音乐主要以伊犁的民间歌舞为素材,同时吸取了维吾尔木卡姆的部分音乐片段。
1975年,赛福鼎创作的合唱组歌《在领袖像前》,经有关音乐工作者改编后,由新疆歌舞团、新疆歌剧团联合公演。这个合唱作品即是以维吾尔木卡姆为音乐素材编创而成的。
1992年10月,赛福鼎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汇编为《论维吾尔木卡姆》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该书有回忆,有论述,系维吾尔族高级领导干部研究木卡姆艺术的开山之作。
1993年,赛福鼎又把他创作于1983年的历史小说《阿曼尼莎罕》改编成剧本,由天山电影制片厂和天津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成故事片。该剧记述了维吾尔族女音乐家、诗人阿曼尼莎罕王妃不辞辛劳、排除困难,终于搜集、整理出完整的“十二木卡姆”套曲的传奇人生。由于剧中贯穿着“十二木卡姆”悠扬、浑厚、纯朴的旋律,展示了维吾尔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得该片荣获199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政府特别奖”。
作为一名诗人、小说家,赛福鼎的上述实践活动,不仅在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继承、弘扬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亦成为木卡姆艺术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谢文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