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董必武改诗

作者:袁 鹰




  我这个普通党员,由于在党报当编辑的机缘,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有机会拜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叶剑英、陈毅、谢觉哉等革命前辈的手稿,实在是一种特殊的幸运。他们的诗词书简,从不用打字稿、秘书抄录或复印件,一律都是亲笔手书,直接寄到编辑部,很少寄给个人,将自己看作普通投稿者一样,并无特殊之处。这一点,尤其使我们这些每天接触上百件来稿的人感动,每当从收发室分送来的成堆稿件中发现一位元帅或者老革命前辈的手迹,总使我们得到意外的惊喜。
  董必武老人参加过中共一大上海和嘉兴南湖会议,建国后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德高望重,举世景仰。他在公务之暇,或在外地视察工作有机会留连山水时,常常即兴挥毫,抒情言志。他擅长五言律诗,有很深的造诣。毛泽东主席曾对陈毅元帅说过:“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可见推崇之高。
  这里,先向读者介绍董老两首早年作品。一首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平江惨案,杀害新四军第一支队在湖南平江县嘉义岭镇留守人员及家属十人,董老愤怒地写下《挽嘉义新四军通讯处涂罗七烈士遇害》诗四首,悲愤苍凉,使人血脉贲张。第一首为:
  
  荐食惊蛇豕,同肩国步艰。
  束枝犹惧折,分派竟相残。
  遥知嘉义镇,鬼夜哭云端。
  法立玄为妙,冤沉碧不寒。
  
  1947年9月解放战争转入全面反攻、连连取得胜利的时刻,董老以喜悦豪放的心情写就《中秋望月》一首:
  
   秋月光如水,今宵分外明。
   太清云不滓,永夜露无声。
   仰望莫能即,徘徊有所萦。
   南征诸将士,对此若何情?
  
   1959年3月29日,《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董老游阳朔诗二首:
  
   漓江春水渌悠悠,细雨昙天结伴游。
   两岸奇山看不尽,碧莲峰下泊行舟。
  
   冒雨去阳朔,难逢此胜缘。
   几程漓水曲,万点桂山尖。
   船下谈无碍,车回路不偏。
   地方再跃进,好景更增妍。
  
   诗发表的当天晚上,董老就给我们寄来一封信:
  
  人民日报编辑部:
  人民日报1959年三月29日第8版登载了我的两首诗。这两首诗在桂林吃饭时向同游阳朔的同志们口述过,没有留稿。后来录稿时有很大的修改,特别是第二首五言律,“尖”韵和其他的几个韵不在同一韵部,为了留这一韵,把其他的韵都改了。我现在把录存的稿抄一份给你们存查,你们很容易看出,登出的诗和录存稿有如何大的不同啊!我并不要求你们照录存稿更正,那太费事,占报纸的篇幅太大。不过第二首五律中第五句“船下谈无碍”的“谈”字,原是“湍”字,必须更正一下,不改就不成句了。请斟酌为盼!
    此致
  敬礼
                               董必武
                            三月二十九日晚
  附录存稿一纸,请察收!
  
  董老对自己的诗作要求严格,倚声用韵,完全按照旧体诗的规定,不越雷池一步。他对“万点桂山”这一句有偏爱,为了保留一个“尖”字(在较仄的十四盐韵),宁可换了其余三个字(在较宽的一先韵)。此句本出于杜甫“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送张二十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一个“尖”字,突出蜀山峥嵘突兀的气势。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10月出版《董必武诗选》时,作者在此诗下自注:“‘万点蜀山尖’系少陵名句,吾易蜀为桂,描写桂林景似更恰当也。”改后的诗句为:
  
  冒雨去阳朔,沿途异景瞻。
  几程漓水曲,万点桂山尖。
  船下湍无碍,车回路不沾。
  地方在跃进,胜迹更时添。
  
  董老虚怀若谷,平等待人,体现了老一辈领导人的风格。他并不要求照改稿更正,说“那太费事,占报纸的篇幅太大”。其实这首诗不过五言八句,在版面上占的篇幅很小,而且我们也极希望再发表一次,一点不费事。至于“湍”字误为“谈”字,是编校工作中的过错,董老并不见责,只希望更正一下,“不改就不成句了”。我们在歉疚之余,就遵照老人意愿,没有重登改稿,只在4月4日版面上发了个简单的更正。
  这封信的上款“人民日报编辑部”之前,原有“冷西同志转”五个字,后又涂去。可能董老认为这只是个人改正诗稿的小事,不必麻烦总编辑吴冷西,就直接寄到编辑部来了。
  (摘自袁鹰著:《风云侧记》,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题目为编者加)
  (责任编辑李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