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永远的眷恋

作者:彭洁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每当我读到陈毅元帅这首诗时,总是心潮起伏,不能自己,它多么像是我先生姚桐斌一生的写照啊!
  
  穷人家的儿郎中状元
  
  桐斌1922年9月6日出生在江苏无锡黄土塘镇。父亲没有上过学,他把桐斌母亲陪嫁来的首饰当给当铺,用得来的钱在自家门前开了一个小铺。桐斌读完小学后,父亲希望他能像大儿子一样成为生意上的帮手,不让他继续读书。可是校长十分喜欢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数次来到姚家劝说:“像这样的好学生,不上中学实在太可惜了。”大哥也支持弟弟上学。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只得同意桐斌上无锡县中学。
  正当桐斌初中毕业时,日军于1937年7月7日开始了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当时无锡没有高中,桐斌只身跑到上海,考入成康中学。父亲得知二儿子背着他离开家乡,勃然震怒,臭骂暗中接济弟弟的大儿子,命他写信给桐斌,从此不许这个不孝逆子回家。信中说:“他要是回家,我就打断他的腿。”这样,桐斌的经济来源就完全断绝了,他无法缴住宿费,只好每晚睡在课桌上,一面学习,一面抄向同学借来的课本。他清晨即起床,将教室打扫干净,以备同学上课。
  此时上海已被日军占领,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桐斌不愿生活在日寇的铁蹄下,和四位同学冒着生命危险,越过日军封锁线。1939年桐斌到达江西省吉安县,考进国立十三中高中部。在江西全省毕业会考时,桐斌取得第一名。桐斌报考了五所大学,均被录取,最终他被保送到当时已迁往贵州平越的唐山交通大学。
  桐斌上交大时为校方做些打扫实验室、分发邮件等工作,还为一位高中毕业生补习物理,以补助生活费用。当时交大授课,不管有无课本,一律用英语,桐斌总要作笔记,字写得秀丽清晰,一丝不苟。他的勤奋得到了矿冶系主任王钧豪教授的赞赏。授课时,王教授不时停下来问:“Mr.Yao,你的意见如何?”
  1945年,桐斌以全班总评第一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1946年,桐斌参加了抗战胜利后的第一次公费留学考试。由于8年未举办过这种考试,竞争十分激烈。桐斌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出国前,桐斌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这期间,父亲经商颇为顺利,家里的生活宽裕多了,盖了两层楼的房子。父亲见儿子学有所成,喜笑颜开,以前父子间的不理解消失殆尽。为了表示庆祝,父亲在自家新建的楼房前请人题了“耕读家风”的匾额。乡亲们也都前来祝贺,说姚家风水好,出了一名状元,而且是黄土塘第一位出国留洋的状元。
  
  求学欧洲
  
  1947年,英国历史悠久的伯明翰大学迎来了一位高高瘦瘦的中国青年,桐斌选择在工业冶金系攻读博士学位。这里学术气氛浓厚,科研和工业生产紧密联系,桐斌被这里荟萃的众多名师吸引,选择了师从终身教授弗·康德西博士。来到异国他乡,桐斌一如既往地苦读。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垮台,1949年桐斌已没有公费,只好把2年的费用匀作4年使用。他住在一家犹太人的顶层小间,早餐经常是面包和茶水。1951年12月14日,桐斌以《对液态金属及合金的粘性与流动性的研究》的论文通过了答辩,获工业冶金学博士学位。由于当时做这种研究的人极少,他的论文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康德西教授回忆说:“桐斌是我最好的学生之一。”
  1952年,桐斌到英国伦敦帝国科技学院继续深造并工作。伦敦帝国科技学院始建于1907年,2003年改名为伦敦帝国学院,在英国高等学府中,仅次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该校科研硕果累累,出了14名诺贝尔奖得主,对人类作出了杰出贡献。1953年,桐斌获得伦敦帝国科技学院的D.I.C.文凭(Diploma of the Imperial College)。
  在留学英国时,桐斌组织并参加了进步的“中国科学者协会英国分会”和“中国留英学生总会”的工作,并担任过留英学生总会刊物编辑、主席等职务。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桐斌和许多海外留学生激动万分,他们向祖国发出热情洋溢的贺电并得到回电。作为学生会主席,桐斌经常收到新中国的报纸、杂志和一些影片资料。看到祖国的进步,桐斌等人十分兴奋,节假日时,他还到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宣传新中国蒸蒸日上的情况,这引起了英国保守势力的注意。一天,桐斌接到伦敦警察厅的通知,约他去“谈话”,实际上是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限期离境。这时,世界最负盛名的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听到此事,邀请桐斌去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系工作。
  1954年初桐斌即赴亚琛工业大学报到。在亚琛工业大学期间,桐斌写过多篇关于金属粘性及流动性的论文。他当时的同事,后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福洛贝格博士回忆:桐斌那时就是研究金属及合金粘性的著名科学家,曾在亚琛大学自制仪器研究金属粘性。福洛贝格博士还说:“桐斌的笑容有着阳光般的魅力,我们都喜欢他,钦佩他。”1967年,也就是桐斌回国10年后,一篇论文的作者由于多次引用了桐斌的科研成果,而将桐斌列为这篇文章作者之一。
  在德国期间,桐斌仍然一如既往地宣传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此过程中,他自己也受到了党的教育。1956年,桐斌在瑞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桐斌是唯一一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加入党组织的。
  
  以12名大学生、1台显微镜起家
  
  1957年底桐斌回到新中国后,好几个单位都希望他去他们那儿工作。但聂荣臻元帅通过国务院专家局,指名要桐斌到国防部成立不久的第五研究院(即导弹研究院),负责筹建一个研究所,这是中国第一个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桐斌到五院报到时,配备给他的仅有1台显微镜和12名大学生,没有其他任何仪器设备,办公地点是早年的练兵营房。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到这样一个简陋的单位来工作?桐斌回答:“我回国不是为了地位和金钱,而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建设。我愿意同大家一起,为我国火箭上天贡献力量。”研究所建成后,改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七○三所,桐斌被任命为所长。
  火箭技术是集合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和系统工程。火箭的设计确定后,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材料和工艺及电子设备。航天器出事故大多是因为零部件问题引起的,而归根到底,是材料的问题。一枚火箭有很多分系统,每个分系统又有数以万计的元器件、零部件,因此火箭材料成百种、上千项,包括金属、非金属、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等等。
  20世纪50年代,中国材料工业水平不高,连一些低合金钢都生产不出来,更谈不上航天材料了。因此,火箭材料研制都是从零开始的。在研制出这些材料及其相应的工艺后,七○三所还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接近火箭使用条件的试验,如高温、超低温、振动、密封、烧蚀、腐蚀、老化等。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