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关于北方左联的一份珍贵史料

作者:陈漱渝




  近日,我无意间在《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鲁迅与中共关系再探》,引起了我的兴趣。浏览时,有一段话迅速扑入我的眼帘。作者说:尽管有的学者羞于谈及鲁迅与共产党的交往,仿佛这样会伤害鲁迅,损害鲁迅的形象,但事实上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成为左翼文坛的盟主,这是勿庸讳言的事实。
  
  “值得反思的倒是:什么力量和习惯势力致使鲁迅30年代的红色言行成了新的‘话语禁忌’?学术潮流涨落得如此之快倒更耐人寻味。禁忌也罢,时尚也罢,都难以遮住已经成为白纸黑字的记载,文化资本也罢,后现代历史观也好,想凭空抹掉已经深入历史的记忆恐怕也非易事。”
  我不认识这位作者。据同期学报介绍,他叫郝庆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位博士生,不足40岁。青年人有这样的看法,在我的接触范围中并不多见。他的思考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他的历史记忆也引起了我30年前的一段回忆。
  记得1976年底,我刚刚调进鲁迅研究室,正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左翼文化运动的情况,以及鲁迅跟北方左联的关系,并撰写了一篇介绍鲁迅1929年和1932年两次回北平探亲的史料,刊登于《南开学报》。我了解到,1930年3月,继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之后,北平也迅速成立了普罗(无产阶级文化)运动大同盟,参加的团体有30多个;同年6月筹备组织北方左联。同年9月18日下午,左联北方分盟在北平大学正式成立,此后在天津、保定、太原、济南等地又成立了支部小组。1932年5月,北平各左翼文化团体联合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北平文化总联盟,简称北平文总。同年11月13日至28日,鲁迅从上海回北平探望母亲。在此期间,曾应北平各左翼文化团体与学生之邀,先后到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平师范大学、中国大学发表了五次讲演,后被称为“北平五讲”。但由于介绍北方左翼文化团体组织机构的史料十分匮乏,鲁迅的“北平五讲”又只有两次留下了比较完整的记录,给深入研究带来了不少困难。经南开大学李霁野教授指点,我冒昧地给陈沂写了一封求教的信。因为陈沂1931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北方左联的候补执行委员,组织部干事,北方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所以掌握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鲁迅1933年3月30日和31日的日记中有“得佘余信”和“复佘余信”的记载,“佘余”就是他的化名。我写信那年,陈沂已经65岁,右派帽子尚未摘除,但他仍给一位素昧平生的鲁迅研究者作了认真的回复。这封信首次披露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左翼文化运动的珍贵史料,提供了一系列历史在场者和见证人的名单,并介绍了鲁迅1932年回北平探亲期间跟北方左翼文化界的亲密接触。信的全文是:
  
  陈漱渝同志:
  你的来信早收到,迟至今日才复信,请谅。你所问问题,就所知答复如下,供你们参考。
  ①当时中央代表是洪灵菲(1933年被国民党宪兵三团杀害),另一中央代表据说是现在的孔原同志(中央调查部长)。河北省委书记老孟(工人)、老罗(都在1933年被伪宪兵三团杀害),阮锦云(老施,省委组织部长,1933年被宪兵三团逮捕后叛变,后干忠义救国军,在江南活动,现不知去向),李铁夫(省委宣传部长,1937年在延安病逝)。还有军委老杨,也被宪兵三团杀害(1933年)。现在还活着的当时省委负责人之一,就只有林枫和黎玉(八机部副部长)二人了,你们可以去访问。
  当时北平市委的负责人,现还活着的有江西刘瑞森(当时名义是燕京大学学生,前江西省革委会负责人之一,现在做什么不知),找到他就可以知道市委的一些负责人。还有陈曾固(前教育部副部长),当时任过北平市委组织部长;李兆瑞(李乐光,前北京市委统战部长)也在北平市委、北平文总负过责。
  ②鲁迅当时跟党(河北省委、北平市委)有无接触,我不知道,但他那次从上海北来,肯定是有党的介绍,出面接待他的主要是范文澜同志和左联当时的负责人之一陆万美(此人现在昆明文联)。
  ③鲁迅的五讲是由左联、教联、文总出面安排的,具体负责是我、范文澜、陆万美三人。我亲自给安排的是在中国大学的那一次演讲。我本人还出席照应了在师大的那一次演讲。目的是宣传革命和左翼文化活动,包括反“第三种人”,反对国民党对抗日和文化运动的迫害,其中还有营救被捕人的目的。而这些,都是在河北省委具体领导和布置下让我们去执行的。
  当时我是北方文总(前身是北平文总)的党团书记(等于现在的党组),范文澜同志是教联(左翼教师联盟)的党团书记,属文总下的一个团体,党关系归文总党团领导。关于如何接待鲁迅问题,我们文总讨论过,我同范文澜同志特别交谈过。
  我只讲讲我亲自布置的中国大学的那一次演讲。这是我到鲁迅先生在阜成门住地去亲自给他请示和商谈的。当时党组织要布置一次攻打国民党北平市党部,迫使他们开放抗日宣传活动,释放因抗日和进行左翼文化活动而被捕的人。因此希望鲁迅去做有关这方面问题的演讲,同时号召群众攻打北平国民党市党部。
  鲁迅先生听了我们的请示和报告之后,他没有半点犹豫就答应了。至今我想来,还对鲁迅先生的革命激情和党组织观念的深厚,留下深深的印象。当时我不过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共产党员,他对我向他所提出的要求,那么答应得爽快,使我十分感动,至今不忘。
  到时我们的人去接了他,并为他的安全作了布置。
  他讲完后我们即号召听众(几千人)去攻打市党部,同国民党市党部以及来保护市党部的军警进行了一场搏斗。同时我们就护送鲁迅先生安全回家。
  如果说前四次讲演只是革命宣传,而这次是把宣传和行动结合了起来,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文总号召向鲁迅先生学习,学习他同敌人无情勇敢战斗的精神,学习他的组织性、纪律性、不顾个人安危的伟大献身精神。其他四讲的情况,最近《南开学报》有一篇文章,你们可参看,也可问陆万美。
  ④北方文总、北平左联、教联在台静农家安排了一次座谈,主要是谈谈各左翼文化团体的工作情况,我出席了这次会。我只记得他对我们当时办刊物提了三点意见(也是指示):一、刊物不一定都要找名人写文章,因为所谓名人并不都能写出好文章。二、要努力搞工农兵的通讯运动,从这中间培养自己的作者;三、要关心泥腿子(农民),深入到他们中间去。陈独秀是不要泥腿子的。陆万美也出席了这次会。
  至于台静农是不是党员,我不能证实,因为我没有同他发生过组织关系。但这样的会在台静农家召开,不十分可靠是不可能的。不仅为了鲁迅先生的安全,也是为大家的安全。当时北平左翼文化活动的一些主要负责人都在场,出席了这次会。也可问问陆万美,但陆本人当时不是党员。
  ⑤我第一次到鲁迅先生家,详细的给他报告了北方文总和下属团体的组织工作情况,请他回去后上报中央,并给我们一些指示。我记得他当时最中心的一条意见,是反对 “左”倾关门主义和文化活动一定要走到工农兵中去,不要停留在学校中,不要只在一些知识分子和上层人物(教授)中,但也谈了一定要团结可以团结的人。北平是处在抗日前哨阵地上,要把左翼文化运动同抗日密切结合起来。还要在左联等团体下面,办一些更群众性广泛的文化团体。也问了一下“托派”在北平有什么活动的问题,我据我所知给他做了汇报。
  现在想来,鲁迅先生当时虽未明确指出王明“左”倾路线,但他的这些谈话,是针对王明路线,和主席的革命路线相吻合的。根据他的指示,我们工作是有些转变,但总的路线未变,我们也没有真正改变。这是今天想来都还引以为遗憾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