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随康生参加华约首脑会议
作者:阎明复
中苏关系出现裂痕
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中苏关系中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如毛泽东拒绝赫鲁晓夫提出的“共同舰队”建议、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苏联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赫鲁晓夫不指名地批评中国的人民公社、苏联就中印边境冲突发表偏袒印度的声明等,严重地破坏了中苏之间相互信任的气氛,使中苏在对外对内政策的协调方面出现了裂痕。
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邀请访问美国。9月15日,赫鲁晓夫兴冲冲地开始访美行程。高规格的接待、礼炮的轰鸣声,简直使他“有点飘飘然”。在美国期间,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讲话,提出了全面彻底裁军的建议;在华盛顿郊外的戴维营同艾森豪威尔举行了会谈,发表了苏美联合公报。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使他自以为“开辟了苏美关系的新纪元”,“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成为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和平缔造者”。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访美结束后,怀着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的心情,匆匆率苏联党政代表团访华,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并于10月2日同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会谈。但在这次会谈中,双方发生了激烈争论,以致赫鲁晓夫提前结束访华回国。此后,中苏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关系开始急剧恶化,双方的分歧也被带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场合。
康生率团参加华约首脑会议
1960年1月13日,赫鲁晓夫在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中表示,苏联将单方面采取大规模裁军的行动。对此,毛泽东表示了一般意义上的支持。
2月4日,华沙条约缔约国在莫斯科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华约各缔约国党的第一书记、政府总理出席会议,各国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列席会议。会议邀请中国、朝鲜、越南、蒙古等国派观察员参加会议。中共中央决定派康生作为观察员出席会议。中国观察员代表团成员还有中联部副部长伍修权和中国驻苏大使刘晓,我是随团翻译。
华沙条约缔约国召开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是赫鲁晓夫要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他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全面彻底裁军”的建议,支持苏联同美、英、法举行首脑会议的方针,为定于5月在巴黎举行的四国首脑会议造势。赫鲁晓夫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三无世界”(没有军队、没有武器、没有战争)的讲话,宣布苏联将单方面裁军120万。他还表示,苏联要同美国等西方大国签订互不侵犯、裁军和禁止核试验等一系列协议。这次会议通过的《华沙条约缔约国宣言》强调,裁军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苏联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全面彻底裁军”建议,反映了华沙条约国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场。《宣言》主要是吹捧赫鲁晓夫访美的“成果”,表示一致支持苏联提出的全面彻底裁军的建议,支持四国首脑会议。
在中国观察员代表团出国前,由外交部、中联部起草了康生在会议上的讲话稿,并报经中央批准。康生的讲话稿实际上同赫鲁晓夫唱了反调。强调帝国主义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一贯破坏普遍裁军,不会放弃军备竞赛政策。因此,争取普遍裁军,是我们同帝国主义的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斗争。特别是康生在讲话中声明:以中国人民为敌的美帝国主义,在国际关系中一直对中国采取排斥态度,因此,中国政府不能不向全世界声明,没有中国的正式参加和它的代表签字,有关裁军的国际协议和其他一切国际协议,当然都不能对中国有任何约束力。根据当时国内的安排,代表团出发前康生的讲话稿已交给新华社,准备康生在会议上宣读后,便通知国内发言的时间、有什么改动,国内再通知新华社公开发表这个稿子。
但是,华约首脑会议开始时,通过了一个决定:会议除《宣言》外任何文件和发言一概不对外发表。2月4日,康生在会议上发了言。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康生的讲话。这就违背了会议关于任何人的发言一概不对外发表的规定,再加上康生讲话的内容又同赫鲁晓夫唱反调,从而引起赫鲁晓夫极大的不满,以致在后来中苏两党代表会谈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会议上,赫鲁晓夫多次抓住这一点攻击中共,说康生向帝国主义出卖情报。对此事,我们的解释是:由于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有5个小时的时差,国内有关部门收到代表团关于会议的有关决定的电报时,康生的发言已经公开发表了。
赫鲁晓夫当众攻击毛泽东
1960年2月4日,华约首脑会议在莫斯科开幕。会议只开了一天,当天,苏联政府在克里姆林宫乔治大厅举行招待会,各国首脑都参加了,康生及中国观察员代表团其他成员也参加了。在招待会上,赫鲁晓夫喝了两杯酒后,就开始骂人,不指名地攻击毛泽东、中共。他说:“我不同意说什么一旦发生战争多少人会死亡,多少人会活下来。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要体会到这种责任的重大。我们要为人民着想,人民是怕战争的,他们不要战争。”“有人说,赫鲁晓夫脱离了列宁的原则,说列宁以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取得胜利,这是不对的,是对列宁原则的歪曲。”他又说,“马列主义学说的力量真是伟大呀,明明是个笨蛋,马列还能把他背在背上驮着他前进。我们不应该鼓励笨蛋和蠢事,这要使人民付出血流成海的代价。”赫鲁晓夫接着说,“有人提以苏联为首,‘为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物质上既不能给我们牛奶和黄油,又不能给我们土豆、蔬菜和住宅;道义上给不了什么。要是别人要为我们的首,我就会说,你滚开吧”。他说,“共产主义只是一种形式,内容就是面包、黄油。有人讲以苏联为首,以赫鲁晓夫为首,为的是看着他犯错误,然后批评他”。他又说,“‘为首’顶个屁用,等于一个公共痰盂,谁都往里面吐痰。”(按:以苏联“为首”的提法是毛泽东在1957年莫斯科会议上提出的,经多方工作后会议同意写进《莫斯科宣言》。1959年1月苏共二十一大前,赫鲁晓夫提出取消这个提法,经中共反复做工作,苏共在这次会议上没有提出这个问题。这次赫鲁晓夫指责有人口头上提以苏联“为首”,而实际上却拆苏联的台,显然是影射攻击中共)赫鲁晓夫还指责中国的批评是玩弄词句。他说:“兄弟党之间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提意见可以,但不要玩弄尖锐的词句,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不能以为只要是自己说话就是真理,就应该这样做。”赫鲁晓夫在招待会上越骂越起劲,竟然把矛头直接指向毛泽东。他说:“当然,我们对老年人是尊重的,但我们尊重的不是年纪的大小,而是英明与否。年老而不英明,就像一双老套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