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深圳经济特区初期的两次大争论
作者:邹尔康
1985年6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代表团时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
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再次引起海内外的轰动。一时之间,针对深圳经济特区的种种议论甚嚣尘上。有说深圳是靠国家“输血”的,有说深圳利用黑市外汇发财的,更有认为深圳的建设是错误的。1985年六七月间,香港陈文鸿以“邓凡”笔名在《信报》大量刊登文章,仅在一个月内,就连续发了十多篇评论文章,其中包括《邓小平的讲话震动深圳》、《建筑在假大空的基础上》、《深圳大学是深圳特区的缩影》、《有关特区“输血”的争论》、《输血论酝酿已久服务业独木难支》、《邓公反口六解释》、《百病缠身的“深圳特区”》、《由上到下大发“改革”财》、《外商洽谈多而投资少》等。这些文章一扩散就造成了思想混乱,尤其引起早期来深圳投资的外商的疑虑,他们很“理解”地说:你说是试验,失败了也是个试验,可你们要是失败了,我们的投资怎样收回来?我们的投资可不是给你们做试验的。这场风波不平息将严重影响特区建设者的信心、投资者的信心。
为了应对第二次争论,在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安排下,我于1985年7月接受了香港《大公报》记者陈永平的采访,就深圳经济发展和香港《信报》的批评,作了态度诚恳、平和客观的解释。我开门见山明确地说,小平同志的讲话含义是一致的,即经济特区这几年的发展是成功的,但办经济特区是一个试验,以后还有很多新问题要继续探索、解决。小平同志的讲话,加强了我们作为特区工作者的责任,我们今后要更谨慎、更努力,把特区办好。对“输血”论,我说,一开始建立经济特区的时候,中央就是“只给政策不给钱”,截至1985年,50亿基本建设投资,国家拨款仅1.3亿元,银行贷款12亿元,其余都是外商和内地省市在深圳的投资。对深圳工业基础薄弱,仅靠转口贸易支撑的说法,我说,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深圳工业的发展不能说十分让人满意,但并不脆弱,发展很快,工业产值从1979年到1985年6年时间翻了40倍。最后,我说,有了良好的条件,有了前几年的经验,相信特区经济一定会成功。陈永平采访的全文《邹尔康谈深圳特区发展中若干问题》,于1985年7月26日在香港《大公报》刊登。
随后,我趁去香港公干之时,同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杨奇和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李伟彦一起会见了数十家香港媒体,当面澄清了一些问题。
自那之后,这股风波才慢慢平息下来了。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初期发生的两次大争论,说到底都是经济特区姓“社”姓“资”之争,是大是大非之争。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与西方很少有经济交往,经济特区这个新生事物引起不同看法是十分正常的,但是必须针对各种影响经济特区发展的争论、观点予以解释、引导,否则,它会搞乱人心,吓跑外资,使经济特区的事业化为乌有,这是搞好经济特区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必不可少的。我想,这个经验对现在也是适用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