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1961年陶铸桃江行

作者:文登科




  1961年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和秘书丁励松、胡乔木的女儿清华大学学生胡木英一行三人,于5月14日,在湖南省委书记万达、常德地委书记王敬的陪同下,到湖南省桃江县武潭区考察工作。陶铸在武潭公社大志大队豪猪村生产队就公共食堂和山林进行了调查;在桃江县委召开了有10多人参加的区、社书记座谈会,就《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行了讨论,听取意见;参加了县、区、社三级干部会议,作了长篇讲话,宣布解散公共食堂。陶铸的这次行程给桃江带来了生机。
  
  顺应民意,解散公共食堂
  
  1961年5月15日,陶铸在武潭公社大志大队豪猪村食堂,召集社员座谈公共食堂问题。他问社员:“食堂好不好?”有个男青年答:“办公共食堂好,社员不要管柴米油盐,只管做工吃饭。”接着一个女社员说:“公共食堂是社会主义阵地,我们共产党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把食堂办好。”陶铸见其他人都不说话,便亲切地问发言的两人:“你们是搞什么的?”男的回答说:“我是食堂的事务员。”女的说:“我是炊事员。”陶铸风趣地边笑边说:“难怪你们只讲好的。恐怕不是大家的意见吧!”他注视着周围的群众接着说:“我看到了你们今天吃饭的情景,我看很不好啊。我就是在家里吃饭,小锅小灶自由方便,味道又好。不能说我在家里吃饭就不是搞社会主义,就不是共产党员。”顿时说得大家笑起来,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活跃了。于是,大家七嘴八舌,你一句,他一句,开始历数起办食堂的许多害处。
  陶铸在豪猪村食堂就餐时,已目睹了社员的生活情景。现在和他一起谈心的社员,普遍存在体质营养不良和精神萎靡的现象。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解散食堂迫在眉捷。
  陶铸接着向社员提出:“食堂一解散,你们有没有困难?”社员回答说:“有。”
  有人说:在“大跃进”中,他的房子原来是旧房,土墙当做陈砖土担到田里做了肥料,茅草屋的茅草浸泡到池塘里搞了“粪湖尿海”,现在要重建房屋。大家普遍反映,要重新添购锅、碗等全套炊具和用具。
  对这些,社员们表示,只要上级同意不搞食堂了,困难我们自己去克服,请老首长不要担心。
  陶铸问:“你们还有什么要求?”
  社员们回答说:“我们要求从集体划给一些菜地,而且同意我们能养猪养鸡鸭。”
  “还有呢?”
  “要求生产队少插一些双季稻,可不可以插‘万年红’?因为这里是山村,冷浸田、滂泥眼田多,日照的时间也短,不适宜种双季稻。”
  陶铸问:“什么叫万年红?”
  社员告诉他:“万年红”(地方稻种)是一季中稻,适合种在山村里,亩产有500斤到600斤,比现在的双季稻产量还高,米是红色,出米率高,发饭又多,味道香软,田里稻草也多。
  陶铸说:“你们提的这些,生产队可以自己去定,‘万年红’这样好为什么不可以种呢,种双季稻要因地制宜,不必种那么多。这都是社员自己当家作主的事。”“你们要求划一些地种菜是合理的,划多少可以讨论,对屋前屋后的边边角角应该让大家去种瓜种菜,以‘瓜菜代’先解决燃眉之急。”
  陶铸的谈话,从豪猪村传了出来,社员奔走相告,大志大队立即沸腾起来。
  
  “此山陶铸封”
  
  武潭盛产楠竹,“大跃进”以来这几年,破坏严重。1958年大办钢铁,树木被大量砍伐烧成木炭炼了钢铁。1959年又普遍放火烧山。桃江县委曾在武潭公社召开“广种薄收”现场会,所谓“广种”就是放火烧山,一烧几十亩、几百亩、上千亩,然后砍掉楠竹和树木,从外地调进粟、荞麦、包谷做种子散播下去,以古代原始的“刀耕火种”方法去争取收成。武潭公社美其名曰为了建立“万亩粟山基地”,在楠木桥、许家洲一带,自3月29日下午放火,一直烧到4月1日上午,烧了三天三夜。一次烧毁竹林地8000余亩,密密麻麻不见天日的大片楠竹全被毁灭于火海之中。县里作为经验推广出去,一呼百应,全县各地照办。
  陶铸到桃江重点就是调查食堂和山林。他在大志大队豪猪村生产队时,问社员瞿运初(木匠):“你们的山林怎么样?”瞿运初回答说:“过去山里是夹得猫死,密密麻麻的,阴凉得很;从前山里穿棉衣,现在山里晒脱皮。”陶铸听后频频点头,在自己的本子上作了记录,然后去看了詹家冲的竹林。
  在路上,陶铸对胡木英说:“这次你父亲托我带你下基层,就是要你体验农村的艰苦生活,上山是一种锻炼,你跟我上。”
  要上山坡了,已经步行了几里路程,大家劝陶铸在山脚下看看就行了,他却坚持要上,一直爬到岩子湾山坡里,公社书记杨益安、大队总支书李邦云和胡木英紧随在后。这里的竹子大的腰围有一尺多。陶铸在竹林里,用双手量了这根,又围那根,一见到大竹子就来了兴趣。胡木英也学着量竹子的大小,她的一身蓝布衣被竹子揩成了白色。陶铸问社队干部:“青皮带白粉的竹子是几龄?竹子生长的年限怎么分?”李邦云回答:“青皮白粉是当年生,称笋竹,白粉最多;三年四年白粉逐年减少,这种竹是生笋的旺盛期,一般是要蓄禁不砍伐的。白皮竹又称锡皮竹,透黄的一般是5年以上的成竹,带红有斑点的称老竹,竹子要砍老更新。”
  陶铸指着一根嫩竹问:“这根竹是那根竹分发出来的?”杨益安告诉他,竹子有座根与行根,通过看空中的竹桠子可以看出来,座根即进根,一般不长笋,长笋的是出根。竹子每隔一年,才生笋,分当年与歇年。当年生笋每亩一般在30根左右。好的竹林每亩有竹子150根至200根,现在多数在150根以下,稀稀疏疏的只有几十根。陶铸问:“一根竹子有多重?”杨益安接着说:“过去一根竹子大的有90余斤,大力气也肩扛不了两根,现在一根竹子一般是25斤左右,一个劳力可以肩扛4根。”陶铸说:“现在山林潜力大,还有不少是荒山,毁山容易蓄山难,蓄山就是砍小蓄大,要把山封起来,几年之后,大竹子越来越多,立竹密度也会越来越大,竹林就能兴旺发展。”陶铸走后,公社、大队便在这块约200亩的竹林四周,钉上“此山陶铸封”的牌子,一直由集体管理至今。
   陶铸视察武潭后,又到桃谷山公社的猴栗岭看了竹林。桃江县委第一书记王志文在那里有块“试验山”。陶铸上到高山处,举目四望,全是竹林,见不到村落,他问王志文,这样连片的面积有多少?王志文回答:“这山坳里只有200来亩,连片的有7000余亩。”
  发展林业要有一个大范围的管理,到处发展了就不会被侵犯。陶铸问公社书记彭再如,有什么办法?彭再如答:“准备包下去管理。”陶铸说:“这就是办法,中南局就正在落实五定大包干,要大家来管,要大家有责任,光是公社、大队是管不好的。再是要科学育林、治林和科学开发林业。”接着他又问王志文:“桃江全县有多少竹林面积?”王志文答:“50多万亩。”陶铸交代王志文,要把这些山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