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杨尚昆与杨闇公的手足情

作者:王友平

乡中开展工作,上街散发宣传品,并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1926年11月初,中共重庆地委决定派杨尚昆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6年底,他到达莫斯科,进人中山大学就读。
  1927年4月6日,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杨尚昆得知四哥杨闇公壮烈牺牲的消息后,“痛彻肺腑,多夜不能人眠”,并为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革命战士,为自己失去了革命引路人——不断关怀和教育他的兄长而“失声痛哭”。此后,杨尚昆一直遵照四哥的嘱咐,化悲痛为力量,听从党的教导,努力学习革命理论,不畏艰难险阻,英勇献身革命,赴汤蹈火,勇往直前。在杨闇公牺牲后的70余载中,杨尚昆对自己的这位革命兄长一直深深怀念,并以杨闇公精神鼓舞自己的革命斗志。
  
  念念不定四哥情 魂归故里伴兄陵
  
  杨尚昆对四哥杨闇公的怀念之情,可谓历久弥深。1979年2月,为纪念重庆“三三一”惨案和杨闇公壮烈牺牲52周年,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的杨尚昆在广州写了《我早年的革命引路人——忆闇公四哥》一文。他写道:“50多年来,无论是在革命处于低潮的艰难时刻,还是处在敌人追逼包围的危急之中,特别是在被林彪、‘四人帮’一伙诬陷迫害的十多年里,只要一想到闇公四哥及无数革命先烈‘头可断,志不可夺’的英雄事迹,我就增强了无产阶级必胜、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和林彪、‘四人帮’一伙作斗争同样需要不怕死、不怕杀头,我是决心同他们斗争到底的,如四哥所说:‘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杨尚昆正是始终以杨闇公的这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私无畏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终身。
  1979年1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邓小平亲笔题写书名的《杨闇公日记》。杨尚昆捧读刚刚出版的《杨闇公日记》,百感交集,“泪为之下”。
  1987年4月1日,杨尚昆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参加重庆“三三一”惨案60周年纪念活动及“杨闇公烈士陵园”揭幕典礼,回到了他阔别62年的故乡潼南。此后,他又两次回故乡为杨闇公扫墓。
  1993年10月7日,杨尚昆借外出视察之机,随同其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白冰,专程回故乡探望,从四川大足县出发直奔潼南“杨蔺公烈士陵园”扫墓。
  1997年3月31日,杨尚昆出席重庆市各界隆重纪念“三三一”惨案70周年暨杨闇公烈士遇难70周年、诞辰lOO周年大会。4月2日上午,杨尚昆与廖汉生、杨白冰及重庆市领导张德邻、蒲海清等回家乡潼南祭扫杨闇公烈士陵园。在离开陵园前,杨尚昆再次到杨闇公塑像前鞠躬,以表达他对四哥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直到临终之前,杨尚昆还念念不忘四哥杨闇公。1998年9月2日,重病中的杨尚昆在解放军301医院召开生前最后一次家庭会,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希望“火化以后送回我的老家潼南县去,同杨闇公埋在一起”。9月14日,杨尚昆与世长辞。1999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杨尚昆陵园修建方案,4月动工修建,历时年余建成。“杨尚昆陵园”位于潼南县梓潼镇卫星村青龙山下的杨家嘴,占地11亩,距县城3.5公里,距杨尚昆出生地双江镇6.5公里,与“杨闇公烈士陵园”相毗邻(直线距离仅600多米)。
  2001年5月18日,杨尚昆的骨灰从北京八宝山移葬故里。上午11点30分,杨尚昆骨灰安放仪式在潼南“杨尚昆陵园”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领导,杨尚昆的亲属、身边工作人员、生前好友,重庆市的党政军领导,潼南县和双江镇的领导及潼南各界人士共800多人,出席了骨灰安放仪式。杨尚昆夫人李伯钊的骨灰也随之安放在同一墓穴。杨尚昆归葬故里,实现了永远陪伴他所深深敬佩和怀念的四哥杨闇公的愿望。
  
  (责任编辑 刘荣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