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胡乔木调话剧《于无声处》进京演出

作者:张金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话剧《于无声处》的进京演出,轰动首都,推动了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加快了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进程,有力地发挥了革命文艺的战斗作用。正是胡乔木促成了这件事情。
  《于无声处》是上海热处理厂青年工人宗福先于1978年5月创作完成的,那年他31岁。剧本以轰动全国的天安门事件为背景,运用精巧的构思,将剧情浓缩在两个家庭、六个人物、一间客厅、九个小时之内,热情讴歌了1976年清明天安门广场几百万人民“挥泪悼念总理,洒血讨伐奸雄”的革命行动,从而在戏剧舞台上吹响了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号角。剧本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厚思想内容而又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尤其是成功塑造了欧阳平这个不畏强暴、敢于为真理而献身的英雄形象。它通过这个典型形象,反映了时代的脉搏,喊出了时代的声音,倾吐了人民的感情,说出了人们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因而从一上演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1978年9月23日,《于无声处》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学习班首演于该文化宫小剧场。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肯离去,长时间热烈地鼓掌。从那以后越演越热。许多外地的剧团到上海学习观摩后,回本地演出。
  10月12日,《文汇报》发表记者周玉明写的长篇通讯《于无声处听惊雷——访话剧〈于无声处〉的编剧、导演和演员》。通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对该剧剧情进行了简明评介,对演出的热烈场景进行了生动刻画,对导演和演员对剧本的热爱、支持和奉献进行了热情讴歌。通讯还用大段笔墨介绍了剧本的创作过程。通讯说,宗福先当时大病初愈,身体十分虚弱,医生要他好好休息两个月,但宗福先心情激动,不能自已。他奋笔疾书,日复一日地写着。实在吃不消了,用点药再写。整整三个星期,5万字的初稿写成了。通讯强烈的感染力,有力地配合和宣传了话剧《于无声处》的演出。
  《于无声处》在上海热演时,胡乔木正为修改他关于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文稿到上海调研。随同前往调研的有王耕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更新(国务院研究室财贸组组长)、朱镕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和胡乔木的秘书朱佳木。离京之前,他已经从朱佳木那里听说,并看到了周玉明的那篇通讯,了解了这个话剧创作、演出的经过和受到观众热烈赞扬的情况,认为这部话剧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框框,喊出了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声音,值得重视。10月23日中午,胡乔木到达上海。在从机场前往宾馆的路上,前来迎接的上海市委宣传部长车文仪问要安排些什么文娱活动,胡乔木提出能不能看看话剧《于无声处》。
  从10月24日到28日,胡乔木天天同上海工交、农业和理论、宣传部门的同志座谈讨论,看戏安排在临回北京的前一天。为接待胡乔木,上海市委宣传部几位负责同志先到文化宫看了一次,觉得这个剧场太小了,就把演出地点安排到中苏友好大厦的友谊电影院。10月28日晚,上海市委书记王一平、韩哲一陪同胡乔木观看演出。就在这一天,《文汇报》开始登载《于无声处》剧本。胡乔木看完演出后非常高兴,走上舞台与编剧、导演、演员和舞台工作人员会见并合影留念。合影后,他提出要见见作者。人们就把宗福先拉到胡乔木面前。胡乔木看了看宗福先,突然问,你生的什么病?宗福先一愣,说是哮喘。原来胡乔木注意到了通讯里所写的作者带病完成剧本这一细节。胡乔木希望宗福先养好身子,争取写出更好的剧本。宗福先说这个剧本还有很多毛病。胡乔木说:这个剧本写得很好。
  《于无声处》得到胡乔木的赞赏,不仅编剧、导演、演员等剧组全体人员深受鼓舞,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总工会也感到非常荣耀。《文汇报》10月29日、30日继续连载该剧剧本。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于11月1日转播了该剧演出实况。
  临近11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开幕之际,广大干部群众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呼声愈加高涨。胡乔木感到,此时调《于无声处》剧组到北京公演,对天安门事件的平反,对思想解放运动,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所以,他于10月底回到北京后,即给胡耀邦写了一封信。胡耀邦非常赞成调《于无声处》剧组来京演出。按照他们两人的意见,11月4日,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向《于无声处》剧组发出邀请,并成立了以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为组长的接待组。
  在胡乔木指导和周巍峙等人组织下,11月7日,中央电视台转播了《于无声处》的演出,在国内外引起轰动。11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赵寻的评论文章《戏剧舞台上的一声惊雷》。这天上午,《人民戏剧》编辑部邀请首都戏剧界人士举行座谈会。这都为欢迎《于无声处》剧组进京演出营造了声势。
  事实上,《于无声处》的演出,已经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11月12日,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东北组发言,讲到了《于无声处》。陈云在发言中列举了6个应该由中央考虑并作出决定的比较重大的问题,其中第五个就是天安门事件。他说,关于天安门事件,现在北京市又有人提出来了,而且还出了话剧《于无声处》,中央应该肯定这次运动。
  11月13日,《于无声处》剧组乘火车离沪赴京。当天《人民日报》发表了10日首都戏剧界人士座谈会“赞扬《于无声处》是出好戏”的报道和著名导演、演员金山的文章《欢迎话剧〈于无声处〉来北京》。
  11月14日,《于无声处》剧组抵达北京。就在这一天,经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正式通过了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决定,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并在次日《北京日报》上公布。
  11月16日晚,《于无声处》剧组在北京虎坊桥工人俱乐部举行了到京后的首场演出。上千名群众从工厂、郊区、机关、学校涌向剧场。中宣部部长张平化、文化部部长黄镇、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北京市委书记毛联珏、李立功、上海市委第一书记苏振华、书记王一平,以及首都文艺界知名人士周扬、曹禺等观看了演出。这一天的《人民日报》还特意发表了胡乔木精心指导下写成的“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评话剧〈于无声处〉》。文章指出,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正在这个时候,上海《于无声处》剧组来到北京,为首都人民演出,这是人民力量的胜利。文章对话剧《于无声处》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于无声处》是天安门广场革命群众运动的艺术表现,在通过塑造人物来反映生活和揭示主题方面开拓出了新局面。
  从11月16日首场公演以后,《于无声处》剧组在北京连续演出一个多月,有时一天演日夜两场,共演了38场。除在剧场演出以外,还到门头沟煤矿、首钢等大型企业去演,并应邀到京西宾馆为出席中央工作会议的同志进行了专场演出,所到之处都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无声处》在胡乔木等的倡导下,通过进京演出、电视转播,震撼了整个文坛,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欢迎。全国各地争相演出,据文化部当时的统计,各地演出此剧的专业、业余剧组有2000多个。
  12月17日晚,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隆重举行授奖大会,给予《于无声处》剧作者、剧组和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特别嘉奖。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等出席授奖大会,并会见了剧作者、导演、演员和剧组领队。中宣部、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的领导、文艺界知名人士和专业及业余文艺工作者1000多人参加了授奖大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中国,处于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于无声处》剧组的进京演出,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思想解放运动,对这个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起了促进作用。作为这一盛事促成者的胡乔木,其重要贡献显而易见。
  (责任编辑 谢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