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让北京王府井“亮起来”前后

作者:张颂甲




  王府井是首都的一条主要商业大街,无论国人还是外国游客,来到北京,几乎都要去王府井游览、观光、购物。这里白天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夜晚,霓虹灯五颜六色,店铺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大量游人摩肩接踵,穿行其中,选购商品,流连忘返。
  然而,20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白天顾客还比较多,每到黄昏,沿街商店便纷纷关门。入夜,整条大街除路灯闪烁着光亮外,两侧竟是—片漆黑。街道只有行色匆匆的过客,没有了欢声笑语的交易。这种状况自60年代以来,相沿已久,直至80年代初仍然如此,似乎难以改变。
  
  缘起
  
  1984年2月间,刚刚创刊一年的我国主要经济报纸《经济日报》召开第一次全国记者会议,时任《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兼记者部主任的我奉命主持这次会议。一天夜晚9点多钟,两位嗜烟的记者累得气喘吁吁地前来向我诉苦,晚上小组会讨论结束后,上街想买包香烟,从南横街到牛街,竟没有一家商店营业,再沿广安门内大街东行,一直走到菜市口,才在黑暗中寻到一个烟摊,买到一包香烟。时值早春,天寒街黑,高一脚低一脚,来回走了不下十余华里,真是太累人了。记者的诉说,使我想起,这种状况不仅在北京南城存在,就在经济日报社所在的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时经济日报社在王府井大街277号人民日报社原址)况且,不仅北京是这样,全国各大城市也莫不如此,中小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各地记者对此深有同感。于是,就这个问题,记者们和我讨论起来:社会主义商业应以便民为主要职责,目前这种“职工上班,商店开门;职工下班,商店闭门”的营业时间不符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家七言八语地发表意见。有同志提出,按照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张报纸要起到“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作用”的教导,我报可否就以王府井夜晚购物困难为切入口,开展—次批评性报道?
  会后,我把这—想法向时任总编辑的安岗同志作了汇报,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但考虑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问题人们熟视无睹,已被视为正常,改变起来,难度很大;加之,延长营业时间,牵涉范围广,影响很大,问题提出需有理有利,能为各方面所接受,因此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制定出周密的报道计划。
  
  
  从开锣到提问
  
  1984年3月14日,在《经济日报》第—版下方发表了三篇稿件:—篇是新闻《集中反映了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进程(肩题)首都王府井商业区在改造变化中(主题)这里每天接待数十万中外顾客,商业服务业职工为繁荣首都市场,加速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但目前供应服务工作还不适应消费者需要,亟需改进(副题)》,一篇是署名文章《王府井大街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一篇是本报评论员文章《把繁华的商业区建设好》,另外配发一张王府井街景的照片。
  这就是我们第一天系统报道王府井大街商业状况的主要内容。这是按照报道计划精心设计的,首先见报的不是批评报道,也不是提出问题,而是介绍王府井大街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和王府井商业正在改造变化的情况。先充分肯定王府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顺便提出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并未具体接触问题实质,只是一笔带过。
  由于内容相当平和,并未引起多大的反响,它权作连续报道的一块铺路石。
  1984年3月15日,《经济日报》一版右上方显著位置发表了由我撰写、经安岗总编辑审阅的本报评论员文章,题目是《让王府井大街亮起来》,正式提出克服“官商”作风,延长营业时间,服务广大群众的响亮呼吁。
  文章下面发表了题为《王府井大部分商店晚间关门过早,广大顾客希望适当延长营业时间》的新闻,报道了《经济日报》记者在王府井实地调查发现的情况:从王府井南口至灯市口西口一公里长的大街上,当时共有130家商店,其中26家在下午5时到6时太阳还没落山时就关上店门,78家从下午6时30分到7时30分先后关门停业,有21家营业到晚8时或9时,只有5家小门市部营业到晚10时,占商店总数的4%。较大的店铺,全部在晚7时30分前闭门停业,许多人吃完晚饭后再来这些商店,就什么东西也买不上了。
  是不是在晚7时30分以后商店就没有顾客了呢?答案是否定的。3月14日晚,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百货大楼规定晚8时关门,还没到点,大门就关了一半,楼上已开始送客,人们蜂拥着从尚开启着的半扇门往外挤,而一些还想购物的人心急火燎地往店内拥,互相碰撞,狼狈不堪。
  那时,每当下午和晚间,在王府井吃饭也很难。《经济日报》记者于3月14日下午4时多来到百货大楼南边的地下餐厅,只见售货窗口高悬“面条售完”的通告。玻璃柜内只剩下几盘花生米,十几张餐桌空无一人,服务员已经把店堂清扫干净。全素斋餐馆到下午5时多就只剩下一种豆制品菜了。
  这一天《经济日报》一版中央还刊发了由摄影记者李保国、王正桂拍摄的一张夜景照片,说明是“一到晚上8时以后,王府井大街店门紧闭,行人稀少”。
  
  斥 停
  
  上述稿件于3月15日见报后,立即引发了北京市民群众的热烈反应。首先是王府井附近的一些机关、居民和过往旅客,纷纷和本报记者交谈,一致希望王府井各商店能早日延长营业时间,方便消费者购买。《经济日报》1984年3月16日一版对此进行了报道。
  既然读者支持,我们准备连续“作战”,把报道逐步引向深入,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好事多磨,中道梗阻。这组报道从3月14日至16日刚刚进行了三天,不意竟给报社招来“麻烦”。报社领导受到上峰严厉地批评,认为宣传犯了方向性错误。为此,安岗总编辑承受了沉重的压力,我是“始作俑者”,不言而喻,更感到不堪重负。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3月16日下午,报社编辑部接到经济日报社的上级直接领导机关国务院财贸小组主要领导同志的电话,指问这组报道是谁让发表的?事前为什么不请示?事关几百万财贸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问题,你们解决得了吗?你们如此轻率地提出批评,如何收场……(大意如此,当时的经济日报社隶属于国务院,由财贸小组具体领导)
  安岗接电话后,立即嘱我停止发稿。对上级的命令,我们只能服从。自3月17日起,《经济日报》有关让王府井大街亮起来的报道戛然而止。细心的读者纳闷,不知出了何事,有的读者还打电话来问:“这方面的报道以后还登不登?”半个月过去了,报纸没有了这方面的片言只字。
  对于这一组报道不仅报社的上级直接领导有意见,北京市商业领导机关的一些同志也有一大堆意见。一时间之内,对有关报道的批评铺天盖地而来:
  
  八小时工作制是法定的劳动时间,为什么财贸部门要加班加点?几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已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习惯,为什么要改变?
   晚上既然是休息时间,下班后的职工正好在家中做做家务,或者看书学习,这有何不好?
   不搞夜市,可以大大节省电力消耗,符合勤俭节约精神。
   不搞夜市,各行业职工在业余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对身体健康有利。
   不搞夜市,可减少一些青年的生活腐化行为,有利于培养第二代。
  不搞夜市,不给宵小提供活动场所,可减少偷窃案件,有利于治安。
  
  对这些似是而非的嘈杂的批评声音,我们无法作答,只能啼笑皆非地倾听。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