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中东路战争再研究(二)

作者:薛衔天




  突围出来的东北守军在嵯冈车站与胡毓坤派出的先头部队相遇,他们饥寒交迫,精神沮丧,溃不成军,严重挫伤了嵯冈的部队士气。在嵯冈已经不能再战。胡毓坤于11月22日抛弃嵯冈,将军队撤回到海拉尔。东北当局责令胡毓坤在海拉尔、兴安岭、博克图设立三道防线,以期稳住西线局势。
  布留赫尔命令沃斯特列佐夫率所部继续东进,消灭海拉尔中国守军。11月26日,大量轻重汽车和装甲列车满载苏军,从扎赉诺尔直向海拉尔追来。但中国部队于25日撤出了海拉尔。27日苏军进城,没有遇到任何反抗。
  原来,11月19日满洲里失守后,张学良不听南京禁令,派哈尔滨交涉员蔡运升设法与苏联外交部接洽,谈判解决中东路问题。主动放弃海拉尔,避免一次流血冲突,是张学良为了尽快和平解决中东路问题作出的明显姿态。但布留赫尔穷追不舍,派出空军紧随中国后撤的部队一路轰炸。为能轰炸博克图,苏军将飞机场从大乌里迁到海拉尔。苏军飞机又从海拉尔起飞,不断轰炸博克图,使当地军民继续付出无谓的流血牺牲。
  (3)绥芬河—密山之战
  11月17日苏军在西线发动进攻的同时,在东线开始了对绥芬河—密山一线作战。
  进攻绥芬河—密山一线的苏联特别远东军主要集中在兴凯湖地区,称兴凯湖地区联军。其中有第1太平洋步兵师、第9独立远东骑兵旅,以及由第5歼击机大队、第40轰炸机中队和第9航空队组成的空军编队,总共有2800名步兵,960名骑兵,131挺轻重机枪,36门大炮,25架飞机。东线东北防俄军主要集中在以密山为中心的密山—太平镇—梨树镇一带,在绥芬河驻扎着前沿防敌部队。到11月中旬,东北当局向这里调集了步兵16500人,4000—4500名骑兵,124挺轻重机枪,94门迫击炮,28—34门各种口径的大炮,2辆装甲列车。此外,在后方还有大约8000名官兵,24挺机枪,24门迫击炮,18—20门大炮,5架飞机。与同江地区和满洲里战区一样,在军队数量上,东北军虽然占优势,但技术装备上的优势却在苏军方面,特别是炮兵和空军,苏军占绝对优势。应当指出的是,参加作战指挥的还有1923—1927年曾在华任苏联军事顾问的阿·伊·切列潘诺夫。与布留赫尔一样,他也是对中国军队了如指掌的人,是从俄国内战中成长起来的打运动战的高手。此线苏军基本作战方针仍然是充分发挥苏联空军和炮兵优势,用骑步兵分割包围、空军和炮兵集中轰击和扫射,尽量歼灭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以达到“惩罚中国军阀”的目的。
  11月17日6点40分,苏联第19航空队的机群出现在密山机场的上空,进行密集的轰炸和扫射,支持苏军步骑兵进攻。苏大批骑兵和骑炮兵沿着河谷,越过中苏边界,发动突袭。东北军没有在河谷地区修建工事,也没有屯驻大部队防守,苏军第9骑兵旅没有遇到大规模反抗就深入到中国境内。东北军第2师举行几次冲锋阻止苏军前进,都被苏军火力压制下去。从下午3点钟苏军抵达密山西部要冲部位后,其后续部队也相继到达作战地,控制了城南的制高点,对城市进行包围,并用密集的炮火轰击城区。东北守军进行一阵抵抗后,沿穆棱河谷撤退,苏骑兵追杀堵截,双方展开激战,东北军阵亡约500名官兵。当天傍晚,苏军占领密山。18日太平镇失守。在整个作战中,东北军伤亡约1500名官兵,被俘135人,还损失了大量枪炮、骡马以及其他作战物资。苏军损失微乎其微。
  密山战役是击溃战。苏军消灭了密山的军事设施后撤回了苏境。但占领海拉尔的苏军不撤,继续保持对东北当局的高压态势。
  
  惨痛教训:攘苏为“九一八”留伏笔
  
  从1929年10月12日同江战役开始,到11月27日海拉尔失陷,连同战役的间歇时间,中苏这次边境战争历时40余天。这次战争,从苏联方面看,进行的是对华局部边境战争,苏军入侵中国边境的“作战地区始终限制在中东铁路两端各自大约200英里的范围”,但它打的却是“惩罚性”战争:完全歼灭作战区域内东北军的有生力量并彻底摧毁所有军事目标,使东北当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恢复作战能力。因此战争进行得十分残酷。苏军俘获和杀伤东北军近2万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军事物资,摧毁了松花江舰队,还将同江、富锦以及满洲里、扎赉诺尔、海拉尔等地的所有军队的营房、堡垒以及通讯设施等各种军事目标彻底毁掉。此外,还对一些东北边境城市实施狂轰滥炸,“位于中东铁路东端的城市绥芬河,几乎被苏联的大炮和飞机夷为平地”,同江被炸成“一片焦土”。
  满洲里陷落,海拉尔被占领,张学良只有一条路——与苏联议和。他顾不得南京不得局部交涉的禁令,命令哈尔滨交涉员蔡运升立即与苏方联系,通过谈判解决中东路问题。苏联方面提出立即恢复铁路原状、恢复苏方铁路局长和副局长权力、释放所有被拘捕的苏联公民三项先决条件。只有接受这三条,苏联才考虑谈判问题。东北当局一一接受。12月22日蔡运升与苏方代表西门诺夫斯基签订《伯力议定书》和《补充协议》,按照《中苏协定》和《奉俄协定》恢复了铁路原状和苏联驻东北地区的所有领事馆,释放苏方被捕人员,将苏联点名的白俄头目驱逐出境。这一切都兑现之后,苏联交还了战俘。1930年1月占领海拉尔的苏军撤退回国。张学良除了损兵折将外,什么也没得到。所得到的是惨痛的教训。教训就是:作为军阀混战中最强悍的东北军,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导致了日本关东军提前动手,在战后不到两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孙科后来总结这一段历史教训时说:1927—1932年“是中苏关系恶化,双方误会最深的时候。这是很可惜的,因为中苏两国在此时期不但失掉很好的合作机会,而且种下不幸的恶因;民国十六年,在中苏绝交后四年,即发生‘九一八’之沈阳事变,日本关东军发动侵略中国,占领东北。我们回溯此段不幸历史,觉得假使当时中苏关系不恶化,十六年没有反共绝苏的事件,两国能维持友好的革命外交关系,以苏联为与国,也许敌人对我不敢发动侵略。”
  张学良晚年回顾这段痛史时说:“那时,我不自量力,很想施展一下子”。“不是扩张,说扩张这不对。那时,要想把东北的地位提高,就必须要打一仗,而且还要打胜。我同俄国打,开始时打胜了,打胜后,他们把军队指挥官换成了加伦将军,军队都换了。那仗打得惨了,我们有一个旅全灭,是姓韩的,韩光第的旅,全灭。旅长,团长,自杀的自杀,阵亡的阵亡,全旅覆灭”。“打既然不行,就得和吧,可是南京又不让我管和的事,这简直是整我们呀!”
  是谁“整我们呀”?当然是指蒋介石。蒋介石鼓动“武装夺路”于前,制止“局部交涉”于后,张学良都言听计从;蒋介石说苏联根本不会打,张学良内心在打鼓,还是硬撑,这就将本来可以谈判解决的问题,酿成一场边境战火。千秋痛史,英雄扼腕。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不听蒋介石的命令,发动西安事变,证明他终于从痛史中醒悟了。
  (责任编辑 刘荣刚)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