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不寻常的四届人大筹备工作(一)

作者:孙中范




  从1973年9月至1975年初,我作为中央组织工作小组值班室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秘书组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四届人大后两次的部分筹备工作,亲历了四届人大两次筹备工作和一次会议的全过程,这在我一生中是非同寻常的经历。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吴庆彤、朱雨滋、脱若男同志的支持和帮助。
  根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四年(1975年宪法将任期改为五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召开的。按照当时《宪法》的规定,四届人大本应在1968年底或1969年初召开。但是,由于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造反派全面夺权席卷全国,严重打乱了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秩序,当时不可能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会后,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中央从1970年3月开始,着手进行四届人大的各项筹备工作,成立由周恩来、张春桥、黄永胜、谢富治、汪东兴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四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事宜;成立由康生、张春桥、吴法宪、李作鹏、纪登奎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修改宪法;由周恩来、姚文元主持起草政府工作报告。
  按照中央工作的预定日程:1970年3月17日至20日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通过有关四届人大的各项准备方案,四届人大的各项筹备工作全面展开。当时曾预计于1970年9月召开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四届人大会议多次推迟,筹备工作也时断时续。
  
  筹备工作再次提上日程
  
  1973年8月中共十大闭幕不久,周总理和王洪文向毛主席汇报了有关四届人大的筹备事项。9月12日,根据毛主席的意见,周总理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四届人大的各项准备工作。会议决定,中央在近期内发出关于召开四届人大的通知,并开始进行修改宪法草案的工作。同时,在政治局内设立组织工作小组、宪法修改小组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周总理担任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组长,张春桥担任宪法修改小组组长,纪登奎担任组织工作小组组长。
  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1973年9月15日,纪登奎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召开了中央组织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他说,根据主席的指示,中央政治局决定今年召开四届人大,从现在开始各项筹备工作立即着手进行,中央要求10月5日前完成筹备工作,预计11月份开会。他接着强调,整个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由总理和王洪文负责。中央政治局确定由纪登奎、华国锋、乌兰夫、陈锡联、吴德等同志组成中央组织工作小组,负责四届人大代表选举和人大常委的推荐等相关工作。为了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中央决定由中央党政军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与组织工作小组的具体工作,他们是:中央组织部业务组组长郭玉峰、国务院办公室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吴庆彤、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总政干部部部长魏伯亭、中央统战部军代表刘友法及童小鹏、李金德、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周启才等同志。纪登奎说,组织工作小组的任务是负责代表名额的分配和代表选举工作,组织有关部门推荐四届人大常委的建议名单。讲到这里,他非常严肃地说,组织工作小组只管代表和人大常委,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要对组织工作小组和中组部定个规矩:“不准议论和提名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人事安排问题(包括副委员长、副总理等)”。纪登奎1984年6月在《关于我分管中组部工作期间的情况及问题》的报告中说,他之所以定这个规矩,是“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和‘文革’期间中央内部复杂的情况”而提出的。“这项规定,对抵制‘四人帮’插手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和在中组部搞鬼,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次会议还商定了组织工作小组内部的分工:中央组织部负责联系各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省)代表的选举工作;中央办公厅负责中直机关代表的选举工作;国务院政工组负责国家机关代表的选举工作;总政负责军队代表的选举工作;中央统战部负责民主党派代表的提名推荐工作。
  会议还确定由参加组织工作小组工作的中央党政军有关部门推荐工作人员,组成组织工作小组值班室,负责组织工作小组交办的具体工作事宜。组织工作小组值班室办公地点设在中南海紫光阁,由吴庆彤负责安排,文件运转由周启才安排中办秘书局负责。
  纪登奎最后说,这次人大的筹备工作时间紧,中央给我们的时间总共不到1个月,任务非常繁重,希望大家集中精力,抓紧工作,一定要按时完成任务。他特别强调,组织工作小组的工作是十分严肃的工作,大家一定要遵守纪律,所有议论的问题都在紫光阁内进行,离开紫光阁不准透露出任何消息,包括原单位和亲属。一定要严格保密,谁在这方面犯了错误,谁就要离开紫光阁。
  组织工作小组会议的第二天,各单位推荐的值班室工作人员到紫光阁报到,立即开展工作。值班室的工作人员有:国务院值班室范民新(曾任习仲勋秘书)、朱雨滋(曾任齐燕铭秘书),人大常委办公厅脱若男(长期在人大负责会务工作,后任人大常委办公厅秘书局局长),总政干部部安培里、总政组织部青年处处长赵荣璧,中央统战部沙里、李济生,中央组织部孙中范、李麟章等9人。由于值班室主要是承办人事方面的工作,中组部对这方面的工作比较熟悉,经纪登奎同郭玉峰、吴庆彤等同志商量,指定孙中范为值班室负责人。
  从此,紫光阁就成了组织工作小组和值班室开会和办公的地方。紫光阁大厅的面积非常大,大厅西侧是值班室工作人员办公的地方,大厅东侧放了一圈沙发,是值班室工作人员开会或商量事情的地方。在紫光阁大厅外西侧布置了一个大会议室,组织工作小组开会办公就在这个会议室。
  值班室的工作一般都是由纪登奎等中央领导同志到紫光阁开会办公安排。值班室的工作人员来自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非常自觉主动、认真负责,而且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这里的工作都是由中央领导同志布置下来,我们分工去办理,遇到问题值班室的同志集体商量提出意见之后,请示报告纪登奎或开组织工作小组会议确定。由于纪登奎经常到紫光阁办公或召开组织工作小组会议,所以处理事情都非常及时。经过中央领导同志或组织工作小组会议议定的事情,则由值班室写成书面报告,请示周总理后报告中央政治局,在得到中央批准之后才能办理。
  根据郭玉峰、吴庆彤等同志的意见,值班室人员作如下分工:孙中范、脱若男、朱雨滋负责拟定代表名额分配方案及选举的综合工作;范民新负责值班室的文字工作;李麟章负责联系中组部、各省市;朱雨滋负责联系国务院政工组和国家机关;沙里、李济生负责联系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归国华侨等;安培里、赵荣璧负责联系总政及军队选举工作;脱若男、朱雨滋、安培里负责代表名册汇总;脱若男、李麟章、沙里负责三届人大常委情况汇总。
  组织工作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件工作,是代中央起草四届人大代表名额分配方案。1970年第一次筹备时,中央政治局曾经讨论通过了周总理亲自审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的决定》。纪登奎传达周总理指示:代表名额分配方案可以1970年的《决定》为基础,作适当调整,既要考虑各地人口分布,又要照顾经济发达的省、市增加一些代表名额。同时,周总理还提出要多留一点机动名额,以解决代表选举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后来增加的一些老干部和知识分子代表,都是用机动名额解决的。
  值班室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对各地的代表名额在测算的基础上作了调整,代中央草拟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方案(草稿)》。纪登奎召集组织工作小组会议对方案草稿进行了讨论,又对草稿说明作了一些修改后,将方案报送周总理审批。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