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3期

教师手记一则

作者:郑宜亚




  常会想起学生G,对他总是怀有一种莫名的思念。
  依稀往事,历历在目。Yesterday once more的旋律在心头响起。
  学生G门门功课成绩名列年级前茅。上课时,G除了抬头看老师演算的板书外,总是低着头听课,目光极少与老师交流、碰撞。最使我赞叹不已的是他外语考试经常拿满分。一个男孩子能做到如此的滴水不漏,可见其心思之细腻周全。不过,偶尔他考试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但无论任课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高度评价他也好,或是由于他的某次失误为他惋惜也好,他一概低着头,细细地、一丝不苟地把卷子从头看到尾,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十足一个软硬不吃的角色。任他班主任的我喜欢G,不仅是为了他的学习好,更多的是为了他的善解人意和很强的工作能力。我们总是能够达成默契。
  初三下学期开始,G逐渐与一些体育活动过份爱好者打得火热,并成为班级足球队主力之一。经常组织学生赛事,安排训练事宜。于是他的作业日见潦草,各任课教师亦有微词。我找G谈话。
  “学习好有什么用?几个分数罢了。我考上重点高中乃至重点大学肯定没问题。我不想浪费美好的青春时光,我现在过得很好,很快活,很充实。”
  我跟他说:“学生以学为主,搞好学习是一个学生的主要任务,怎会无用?哪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学习好?班级乃至全年级哪一位同学不羡慕你学习好呢?”
  G不以为然:“羡慕我?我还羡慕他们呢,爱玩就玩,60分万岁,您看有多潇洒。而我呢,为了这点成绩,为了这点虚名,失去了多少玩耍带给我的欢乐,我想把它弥补回来。”
  竟然有这样的理论!我力劝:“常言道,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这段时间,你享受到了玩耍的快乐,是有所得,但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不也是有所失吗?”
  G无语,一副不在乎的表情。最后我希望他能接受我的劝告,并请他三思“得失”二字。
  以后,G的玩心稍有收敛。但可以看出,他极力想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学期接近尾声,G参加了英语、物理、化学、数学等四门学科的市级竞赛,除了英语获一等奖外,其它三科的成绩均不尽如人意。最令G难以忍受的是,他输给了同班的竞争对手T。从此,G日渐消沉。
  高一时,G在学习上仍保持着绝对的优势,但有一、二门学科偶有不稳定现象。
  高二时,G的薄弱学科的成绩上不去已成定局。
  高三时,G在年级排名中上。
  G最后还是去了他不想去的大学读书,那是一个遥远的、不知名的大学。临行前,他来向我辞别,希望我身体好,要我平时多加锻炼。以后,每逢教师节,他必寄给我贺卡一张,带来他衷心的美好祝愿。每遇假期回家,他必和同学一道来看我。他总是默默地坐在一旁,少言寡语,绝少谈自己的学习情况。而我,不知为何,亦觉询问G的学业有些不妥。
  至今,我一直对G怀有浓浓的歉意。这歉意一直萦绕心头,挥之不去。G是那么一个有独特思维能力的、有天赋的、适合做学问的科技人才。是什么困惑着他?是什么改变了他?是少年人走向独立自主、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而这一过程难道必定要和吸取知识、掌握知识相生相克,水火不能相容?我仍百思不得其解。我是他所信赖的班主任,但在他的人生关键时刻,却没有帮助他成功地跨过这一步!
  我亦一直以为,我原本不必如此的自责,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比,我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太微不足道了。但这是挡不住的感觉和情愫。我多么希望以后会有合适的机会,能把这一切告诉他。那么,当我碰到第二个与我有缘的G时,我会知道怎么做。
  G笑着问我,“老师,下半年我可能要到新加坡读书了,届时我要召集尽可能多的同学来见您,告诉我,你最想见的是谁?”
  我最想见的是你呀,我的孩子!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师范学院附属高级中学3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