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4期

实施心理辅导的策略

作者:万宗莹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据此,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各项工作,探索“实施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实施心理辅导的关键是教师,而提高教师水平的关键在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规范教师的行为。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采用“三结合”为主的学习方式(即:理论学习与实例对比相结合;集体学习与自觉学习相结合;开放式学习与封闭式学习相结合),向教师普及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等心理保健知识。通过学习,广大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并在具体的工作中,规范着自身的教育行为,如,教师对违反纪律的同学采用体罚、挖苦人、讽刺人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用真情打动学生,在活动中教育学生,使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定期召开心理辅导讲座,讲解心理卫生知识,普及心理卫生,同时结合学校各项工作,全方位实施心理辅导。
  
  1.心理辅导与学科教育相结合。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减轻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教师在备课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涵的心理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和方式,创设愉快、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乐学,培养自信心、成功感。
  例如:我校杨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展了“今天我最棒”的活动。在活动中,许多同学都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师刘学红,新接了一个五年级班后,发现本班朗读能力差,学习动力不足,甚至有厌学的现象,便开展了“小小播音员”的活动,创设多种练习情境,使不少同学获得了小小播音员的称号。除此之外,音乐课开展了“今天我想唱”、“明天我是小歌手”等竞赛活动;活动课开展了“争当科学小博士”、“探索者”的竞赛活动;体育课开展了“我是健康小使者”的竞赛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心中。
  
  2.心理辅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活动课是学科课程以外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学生自我表现的场所,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有重大作用。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立了多种课外活动项目,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例如:在艺术活动中,成立了“百人鼓号队”、“百人军训队”、“百人合唱队”、“百人舞蹈队”;在体育活动中,成立了“小小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在科技活动中,组织了“航模组”……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除了培养与该活动相适应的品德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良好的个性、主动精神、交往能力等相关的健康心理,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例如:六(1)班杨成同学,头脑聪明,但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好显示自己,常出些歪点子、坏主意。有一次,为了和别人比胆量,竟然鼓动别人和他一起躺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造成了一时的交通阻塞。事发之后,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但他不思悔改,违纪现象仍不断发生。自从他参加了军训队后 ,在教导员的教育下,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还协助教导员组织队员集合站队,手把手地纠正队员不正规的动作,如果发现谁不认真,他比教导员还急呢,深受队员和教导员的喜爱,被大家一致推荐为军训队队长。
  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3.心理辅导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利用板报、橱窗、班会、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启迪和引导学生,自觉防止和克服心理障碍。通过周记、班主任信箱、悄悄话信箱,使一些较内向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的形式,与班主任交流思想,敞开心扉,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找出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例如:六年级(3)班杨明,原来是一个活泼、聪明,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但近期她总是郁郁寡欢,学习有了明显退步,班主任老师从“悄悄话信箱”中了解到她发生变化的原因。她在信中写到:父母离婚了,我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心里难受极了,特别担心同学们知道后,会看不起我,讥笑我。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呢?家庭的破裂,使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老师用温柔的话语,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恢复了其往日的活泼与开朗。
  学生的许多违纪行为,甚至是违法的行为,许多是由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在班级管理中,对发生的不良现象,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症结所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张时星同学学习成绩不太好,是老师和同学的帮教对象。有一次,老师帮他补完功课后,他趁老师不注意,竟将班上的三盆花拦腰截断。经过老师的耐心引导,他吐露了心声:他不想学习,更不想补课,只想像他妈妈一样做点儿买卖算了。老师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张时星的“破坏盆花”事件,正是他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一种宣泄。于是,老师一改往日苦口婆心的劝说和措辞严厉的批评,努力寻找其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给予鼓励。并且,通过家长联系卡与家长取得联系,交流教育的意见;向家长宣传心理卫生知识,使其认清教育子女的意义和责任。学校和家长同心协力,帮助他克服厌学心理,还鼓励他参加了学校的课外小组。从此以后,他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也不断上升。
  
  4.心理辅导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
  校园环境是潜在的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校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学校开设的小种植基地、果园、花坛、苗圃等一应俱全,墙报、橱窗的内容和形式不断翻新,在优美整洁的环境中,学生感到心情愉悦;在文明礼貌、互尊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产生了自我价值感和被接纳感;在行为有序,活动有余的校园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在充满科学、文化的氛围中,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
  “四结合”的辅导策略,有利于全方位对学生实施心理辅导,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正常发挥,个性品质得到良好发展,心理潜能得到有效开发,学生的面貌大有改观。这一方面表现在“个案”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了克服。这些建立了“心理障碍”档案的学生,作为学校重点辅导对象,在学校辅导与家庭辅导的配合中,在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的互补中,得到了老师、家长的悉心呵护,心理健康面貌大有改观。另一方面,学生整体的心理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我校在第一次问卷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心理辅导,又实施了第二次测试。从汇总的情况来看,心理良好的学生由原来的33%提高到56%,心理状况一般的由原来的62%下降到42%,有障碍的学生数量下降了3%;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来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无论是参加军训也好,还是其它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高、主动性强,并且勇于吃苦、不怕困难,使学校的活动有声有色,例如:“百人鼓号队”被评为市级优秀鼓号队,少年集体舞获市级一等奖;从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学习情感、学习习惯等各项指标明显提高。
  总之,通过心理辅导,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正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紧张的学习与生活。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俸伯中心小学 1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