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4期
学生心理疏导之管见
作者:杨丽芬
一、营造谈话氛围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考虑谈话氛围的营造。谈话氛围包括谈话环境的选择、师生座位的安排、体态语言的运用、心理距离的拉近等。
1.谈话环境的选择。
人们并非在所有地点都愿意敞开心扉。有个女生这样抱怨:“我谈恋爱的事情终于被老师发现了。于是,老师多次找我谈话,而每次都在办公室,都有好几位老师在场。虽然我也想把问题讲清,可是,我实在开不了口。后来,也许老师发现了我的顾虑,就叫我到教室或是办公室的过道上。可是,望着来来往往的老师和同学,我无法静下心来,只有保持沉默。”我问:“你愿意在什么地方谈?”答曰:“安静、人少的地方。”可见,学生对心理疏导是有环境要求的。
心理疏导是一种探索心灵的历程,旨在使来访者毫无保留地公开自己的隐情,宣泄自己的情绪,反思自己的言行。所以谈话环境应当给人以安全、祥和、温馨的感觉。
2.师生座位的安排。
心理疏导少不了语言沟通,情感交流。而这时师生双方所处的空间位置对沟通、交流却有着十分微妙的作用。根据有关人际交往的原理和实践经验,我认为师生取60~90度角就坐为妙。因为这种角度比较有弹性,双方在谈话中既可直视,也可斜视。尤其是在谈论比较隐秘的话题时,学生可以避免我们的直视带来的难堪。
3.体态语言的运用。
在心理疏导中,体态语言有意想不到的作用。谈话双方都可以从对方的体态语言中受到影响。所以,在与学生谈话时,我力图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及各种动作给对方这样的印象:真诚、尊重、理解。通常,我会停止一切无关举动,神情专注,认真倾听,以使学生愿把自己的心事说与我听。
4.心理距离的拉近。
心理距离太远,难以沟通。怎样才能使对方,尤其是那些内向、孤僻、烦恼、有隐情的同学接受我们,在我们面前敞开心扉呢?拉近心理距离,是不可忽略的工作。所以,我常常从来访者跨进屋子的那一刻起,便设法走近对方,如寒暄几句,递杯水,让来访者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以此来为后面的工作做铺垫。
有一次,一位性格内向、孤僻,与同学难以相处,脾气古怪的学生来访。刚见他,我有些发怵:那表情怪怪的,给人以僵硬、机械的感觉。和他怎么谈呀?硬着头皮,强装镇静,我寒暄了几句后,递过“登记表”说:“如果方便,我很想让你提供有关信息。”他倒没反对,很快就填好了。
老师:来到这所学校已经一学期了,自我感觉如何?
学生:我叔叔在上海也给人做心理咨询工作,他多次开导过我,但曾经被我气得半死。
老师:(微笑)我今天不知会不会有你叔叔的经历。
学生:我不是故意的。但是,对于心理疏导,我不相信。
老师:谢谢,我很欣赏你的坦率。从你刚才填的表上,我发现你的兴趣广泛。我也挺喜欢唱歌。你平时都喜欢用哪种唱法?
学生:通俗。
老师:最喜欢谁的歌?
学生:流行音乐。你这个年龄的人不会喜欢的。
老师:可能。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挺喜欢《绿岛小夜曲》、《喀秋莎》、《我的中国心》,等等。我建议你有机会在学校或班级活动中露一手!
他一下子来劲了,慷慨陈词,大谈自己在唱歌方面的才能,在舞蹈方面的优势,在写作、演讲方面的出众之处,愤愤地述说自己如何怀才不遇,如何明珠暗投。从他激动、尖锐甚至有些刻薄的谈论中,我发现了问题症结之所在。
不要小看谈话氛围,它本身就是心理疏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谈话氛围,将会使心理疏导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来访者在我们面前如能有种放松、解脱的感觉,那就为双方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反之,缺乏这种氛围,来访者心灵的窗户就会紧紧关闭,任你怎么讲,就是不合作。试想,这样的心理疏导还有何效果?
二、献上自己的耳朵
在国外心理咨询界有句行话——出租耳朵。在心理疏导中,我们当竭诚为来访者献上耳朵。因为,听是善解人意的表示,是虚心的象征,是进行心理疏导的基础,所以疏导者必须诚心诚意地为来访者献上自己的耳朵,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讲话,不要随意打断,更不能轻意就对方的谈话进行评论。可以说,不善于聆听的人是难以完成心理疏导的。
有人曾跟我开玩笑说:“你的嘴巴能说,搞心理疏导挺合适。”其实,光健谈是不行的,还得善听。当学生有心理困扰求助于我们时,我们必须根据有关信息进行判断。如果对方是想找个人倾诉一下,那么,我们要做的是让他把话说完,甚至让其大哭一场,因为宣泄不良情绪是心理疏导的首要任务。即使对方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倾诉,那么,也有必要静心倾听,不然,我们在帮助对方时,很难移情,甚至会出现反移情倾向。
一天,一位女生来访。她填好了“登记表”就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了。
老师:我能帮助你吗?看得出,你现在心里很不好受,难受得直想哭。
学生:(抽抽搭搭哭泣)
老师:(递过面巾纸,默默地等她平静下来)你一定遇上了烦心的事吧?
学生:(哭过后,她似乎轻松了些)老师,我在操场上呆了一整夜。
老师:是吗?
学生:我躲在一个角落,没人注意到。
老师:我想,你一定遇到了相当麻烦的事,不然一个女生恐怕怎么也不敢露宿校园一角的。
学生:老师,你不知道,他有多恶心……
老师:哦?
学生:我读高一时,在班上没人缘。高二,我分到了新班,有个同样没人气的男生和我很是谈得来。我知道他高一时谈过恋爱,后来和那女生分手了。我很信任他,什么话都跟他讲。开始,他对我也不错,我们彼此都觉得与对方相处是件开心事。可是,慢慢地,他叫人捉摸不透,对我像雨像雾又像风。老师,你说说,是不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
老师:许多人都这样认为。
学生:不,那个男生没有优点,是怪物。他身上找不出半点长处。现在,你知道我是什么感觉吗?只要看到、听到他的名字,我就直想吐,好恶心,恶心透了……
当时,我一再告诫自己,让对方尽量宣泄自己的情绪,否则很难发现问题症结,很难和对方拉近距离,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双方商定的行动计划。所以,无论是哪种宣泄形式(哭、说),一般不要打断。可以说,无论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人际交往问题还是学习心理问题,许多人在宣泄后,都会有轻松感。
在学生宣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般情况下,学生宣泄的时间不宜把整个心理辅导时间全部占满;宣泄时间太长,应考虑预约,以便有机会进行引导、启发;遇到太乱的谈话,应适时点拨,以使对方集中话题。
三、少责备,多引导
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当少责备,多引导。否则,恐怕收效甚微,或者适得其反。
一个优生在一次大型考试中名列前茅。于是,他开始飘飘然,随后,注意力没有从前集中,做题频频出错,记忆力下降。他有些着急了,来到我面前,急切问道:“老师,我该怎么办?”
是呀,怎么办?我给他讲了个“小鹰学飞”的故事。
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它飞呀飞,飞到了一棵大树上。于是,小鹰兴奋地叫起来:“啊,我会飞了。”老鹰妈妈说:“飞得只比大树高,不算会飞。”小鹰接着又往前飞,好不容易飞到了大山上。小鹰得意地说:“我终于会飞了!”老鹰说:“飞得只比大山高,也不算会飞。”小鹰继续奋力往前飞。飞呀飞,它终于飞到了蓝天上。小鹰气喘吁吁地说:“这下,我……总算……会……飞了吧?”老鹰向上指了指说:“孩子,你看……”小鹰抬头一看,只见白云深处,还有好几只鹰在盘旋呢。
来访者听得很专心。故事讲完后,我默默地看着他,他没做声。只见他在短暂的沉寂后,认真地点点头道:“我明白了,学无止境,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说得好!”我说,“你在你的小圈子里成功了,可在更大范围呢?在年级里,在全武进,在常州,在江苏乃至全国呢?即或那些进入清华、北大的状元们也在想,哈佛、剑桥的学子们真不简单啊!所以,在到达一个新高度后,明智的做法是不断为自己设定更新的高度,成功人士总是那些永不停止的人们。”随后,我与他具体商定了行动方案(这对于他很重要),并且在征得他同意的基础上,及时与他的班主任取得联系,以期联袂作战。
事实证明,心理疏导中,启发、引导对于帮助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学生恢复常态显得非常重要。它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教育者较好的教育功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向前发展,社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激烈的社会竞争必将引发出一系列学生心理问题。适时开展心理疏导既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我相信,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研究,必将极大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
(联系地址: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21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