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7期

让学生学会承受

作者:王松云




  人的一生,对于浩瀚的宇宙是弹指一瞬,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却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因此,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也不管处在一个怎样的人生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到一些挫折,因此,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承受挫折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学生自杀、轻生的事件实为不少,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家庭、社会的原因,也有其它客观原因。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太弱。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弱常常是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心理教育不当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训练。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正确地对待人生挫折。对一个刚刚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对许多事物都似懂非懂的学生来说,能够正确地对待挫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抗挫折教育,效果也比较令人满意。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前几天,我班学生进行期中考试。考试对学生很重要,因此学生都很看重自己的成绩,非常想尽早知道自己的成绩。那么考试后用什么样的方式将成绩公布给学生呢?我想到了最原始最朴素的做法:名次表。
  给学生的考试排名次,在社会各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做法。对这个问题,作为班主任,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公布考试成绩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好时机。自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名次的进步,但名次的高低决不应成为伤害自尊的理由。
  当然,给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决不能草率从事,要进行周密安排。如果我自己做主将名次表发给学生,学生会感到突然,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会感到接受不了。为了提高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我召开了题为“该不该排名次”的主题班会,班会上热烈而充满理性的讨论出乎我的意料。
  开始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同意排名次,这些学生中有学习成绩一直相对落后的,也有觉得自己这次考试没达到理想成绩的。为了让这些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次考试成绩并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名次,我让学生展开讨论,目的是想听听他们的想法。有些学生很少在班里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让他们谈看法,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在我的启发下,他们简单地谈了自己对排名次的看法:自己的成绩不好,名次太靠后,父母会责备,同学会笑话,除此之外好像别无其他了。
  观点亮出来后,学生一下子讨论得如火如荼。通过学生的发言我才知道,自己平时工作中对学生还是包办得太多,其实有些事情学生自己就能办好。讨论中,有的学生说:“名次落后的同学应该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今后的学习上,不应该被一次考试成绩压垮。”
  “回避排名次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说明不敢正视自己的处境,缺乏一往无前的勇气。”
  “名次对每一位同学来说应该是一面镜子,经常拿它照一照,会更快地进步。”
  “如果我们考得不好,就应该接受父母的批评,他们对我们的批评越深,说明他们爱我们越深。我们真的应该感到惭愧,毕竟父母是很不容易的。”
  每一句话都那么尖锐、那么深刻,但这一切经学生的口说出来又显得那么真诚可信。有些同学说到动情处,眼里含满泪花。很多平日里不愿说话的学生也开口讲话:“老师,我真没想到同学们说的那么准,就像钻到我们心里似的。”
  “老师,大家把我心里的想法给揭穿了,以前我是那么不愿承认,但现在释然了,心情也轻松多了。”
  “我现在发现,有些事情与其闷在心里,倒不如勇敢地承认。我现在认识到,不应该太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不是不在乎别人,而是不应该太敏感。同学们相处这么好,任何人都不会去取笑谁。”
  “不,即使被别人取笑了,也不应该太在意,我们要用一种宽容心来原谅他。”
  真是难以置信,这些话,本来是我准备说的呀。
  “学生长大了,真的长大了。”当时的一刹那,我体验到这么一种感受。
  当然,也有学生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学生多是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但一节课后,他们的表情不再那么沉重。或许排名次对他们来说有些迫不得已,但他们已经很冷静了。其实,我的目标并不是让学生百分之百地接受排名次的做法,而是让他们自己调节好心态,正确地面对和接受这个现实。
  一节课过去了,我的最初目标也实现了。第二天,我就将成绩名次表发给了每一位学生,我想,尽管有学生不同意排名次,但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是很想知道自己在班级的位置的,这从他们对名次表的专注程度上就能看出来,只是他们不愿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现实。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行为。作为一个中学生,未来的路太长了,像这样的不愿面对的事情还会遇到很多,有些甚至是非常大的打击,面对这些挫折,如果心态不能摆平,做出一些错误的反应,后果将是可怕的。
  现在的孩子生活太顺了,情感太脆弱了。因此,让学生承受一些挫折非常重要。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学会委屈自己。这一点,我想在现实生活中一点都不夸张。
  这次班会上并不是全体学生都同意排名次的做法,但我认为这堂班会课是成功的,因为大部分学生已经勇敢地接受了排名次的现实,可以说,他们正在学会战胜自己,正在这样的磨炼中慢慢地理解承受、体会承受、学会承受。这就是我的目的,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最朴实的希望。
  (联系地址:山东省烟台开发区一中26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