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8期

都是“循循善诱”惹的祸

作者:李 冰 张建军




  曾经因为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和问题,使学生在我的牵引下,做出符合要求的答案而沾沾自喜;曾经因为能够在教育中让学生言听计从而欢欣鼓舞,并自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循循善诱"。
  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许多认真负责的老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逐个进行详细的准备,定出"标准";在上课时,步步相接、环环相扣,力求"讲深讲透"。这样的老师十分注重有条不紊地诱导推理、演算和精确的解答,"越俎代庖"地将知识"咀嚼"好,然后像吃饭一样地喂给学生,学生唯一要做的就是顺着教师的思路"吞下"知识。学生跟着老师"循循善诱"的思维走,他们不需要对所学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也不需要产生疑问,因为老师总有办法将学生"诱导"到他心中的解题方向和答案要点上来,其中不乏"半掩半露"的"暗示"和亦步亦趋的"启发",直到学生说出的"答案"和"结论"与自己的趋于一致,老师才长嘘一口气,放下心来。对于那些有独到见解或敢于标新立异的想法,一些老师则"惟恐学生误入歧途",于是,竭尽全力将他们的思维同化到自己的思维中。
  诚然,学生的学习确实离不开老师的启发和诱导,但这并不意味着"诱导"得越多越好,太多的"循循善诱"就有了包办代替之嫌,就有了以老师的思维来替代学生的思维之弊。教育有时需要等待,需要"袖手无言味更长"的含蓄和智慧,需要教育者以更多的耐心去促进学生的感悟。
  一张小嘴嗫嚅着想回答又说不出来,一道题目做了一半却怎么也进行不下去……课堂上这样的情况常常出现,教师是急于听到学生们"正确"的回答,过早地通过"启发"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迫不及待地将知识往学生们的头脑中填塞,还是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育有时更需要等待。因为将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需要一个过程、一段时间使学生体验、思考、品味、感悟。当然,等待不是毫无时间感的随意守候,教师要把握好等待的时机,给学生恰当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
  其实,过度"循循善诱"的实质就是"教育过度"。这样的结果,恰恰使学生失去了探究发展的机会。当学生渐渐习惯了"循循善诱"的学习方式之后,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依赖性,就必须拄着"拐棍"走路,离开了老师的"好心"启发,他们就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结果不仅可能遏制了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而且可能浇灭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养成一种思维定势和惰性。因为根据学生的"经验",每当他们的思路沿着老师的指引顺流而下时,老师的"满足"便流露在脸上;每当他们试图独立思考并坚持自己的见解时,老师的"不悦"就暗含在拧紧的眉头里。久而久之,学生便没有了自己的观察和独立的见解,在需要他们独当一面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缺失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学习更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要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成为独立探索的创新人才,在教育中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的能力;在教育中要正中见反,异中求新,让学生"百花齐放",甚至于"反其道而思之";在教育中还要使学生由吸收储存知识走向重组再造知识,特别是使他们有机会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明确这一点,对每一位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启发诱导的老师而言,尤为重要。当然,我们的教育教学不能没有"循循善诱",但应该注意把握分寸。孔子曾说:"过犹不及",我们要允许学生在大前提不错的情况下,有"离经叛道"的答案,有各种奇异的想法。在课堂提问、作业和试卷的评价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思维火花,挖掘、发现并诱导学生不同的见解,要经常想一想,学生那些没有经过刻意雕琢的思维是否更富有创造性。在老师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小心地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让他们体验创造的快感,把我们对学生的衡量标准从迫切期望他们达到老师的标准答案,并不遗余力地"诱导"其"入轨"中解放出来。
  总之,"循循善诱"出自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不容置疑,但实际效果却常常有悖于教育的初衷,很多学生在教师过度的"循循善诱"下,并没有养成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习惯与能力。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认真反思吗?
  (联系地址:山东省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5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