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9期

质疑“禁止排名次”

作者:沈建新




  不少地区的中小学都已禁止给学生排名次的做法,这大概是在保护学生的尊严吧?可假如不排名次,但考分还是公开的,“已知几个数,然后将它们从小到大地排列”这道应用题,对于稍大一点的学生来讲,真是易如反掌。结果,得48分的学生依然抬不起头,人人都很清楚,他在为全班断后;考58分的学生依然孤独,谁也不愿意和他做朋友。这样看来,在分数公开的情况下,禁止排名次,只是一种形式化了的尊严保护,真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
  只有将分数的隐私权也还给学生,我们才有资格要求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拾回学习的自信!
  从另一角度讲,虽然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公布他的考试名次就如同将他有几颗蛀牙、生了几场病等情况制成海报,贴在大街上一样残酷。但难道我们因此就不允许任何人到大街上做个人宣传了吗?就像有不让别人知道自己考分和名次的自由一样,学生同样也有知道甚至宣告自己的考分和名次的权利。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这样去做:
  
  一、试卷无分数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丢弃沉重的包袱,在学习上“轻装上阵”。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不需要批试卷了,“试卷无分数”的真正含义是指教师批改好试卷后,不将分数写在试卷上,老师给的分数另作记载。试卷发给学生,再由学生自行结算得分,然后端端正正地写上“优”或“中”……学生为自己打分的过程,就是再一次浏览试卷、回顾所学知识的过程。其间,他们会认真地思考每一处失分的原因。学生为自己打分的过程,就是自我喝彩或自我鞭策的过程。
  
  二、教师排名次
  
  名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用它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比用分数衡量更具科学性,因为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事实:A卷得90分的学生,也许要比B卷得70分的学生差一大截。因此可以说,排名次实际上是教师了解全体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段(这里,我仅考察学生的特定的学习课程,它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无必然联系;我也是仅从两种方法作比较的角度来作简单分析,并不考虑其它评价学生的方法)。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它与保护学生的学习自尊并不矛盾,因为教师可以排而不宣。
  
  三、学生作选择
  
  争强好胜的学生总希望每一次测试都能分出个你高我低来。哪一次超过了别人,他们就会信心倍增,哪一次落后了,他们就会奋起直追。所以,教师应以恰当的方式告诉他们考试名次。一个好的名次,就是对他们最高的嘉奖,它远胜过老师的千万句赞赏;相反,一个差的名次,就是对他们最严厉的惩罚,也远胜于老师的苦口婆心。如果教师对他们也死抱“禁止排名次”的教条,那么就像把他们推向浩淼的海洋之中漂流,周围除了海水还是海水,没有了此岸与彼岸,他们努力地前行,却因丝毫没有改变处境而感到迷茫。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失去了锐气和自信。
  而生性就喜欢平淡的学生,往往不太愿意积极地介入竞争。在学习上,假如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他们就会感觉无愧了。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教师给他个名次,那也是不妥的。多次的名列前茅将迫使他们锁定自我坐标,从而给学习带来沉重的思想包袱,愈学愈累的后果,也许就是愈学愈差;假如教师将他名落孙山的境况广而告之,教师也就是在无情地撕下他们的自尊、吞噬他们的自信,其结果也许就是让他们永不翻身。
  对排名次是不是应该辩证地分析、辩证地看待呢?
  (联系地址: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二小 22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