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9期
“替蝶破茧”的启示
作者:王三玲
由“替蝶破茧”现象,不禁使人浮想联翩。“替蝶破茧”的行为,类似于急功近利的“揠苗助长”。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作为以教育为己任的教育工作者,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是不是有时也在愚蠢地“替蝶破茧”呢?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衣服脏了、书桌乱了、被褥没有整理,作为父母,因为爱孩子,无声地替孩子做了,理由是:孩子还小,主要任务是学习。父母在外劳累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孩子出于孝心,要帮忙洗洗碗,扫扫地,也被父母拒绝了,理由仍然是:孩子还小,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些原本是孩子力所能及的生活小事,被家长出于“爱心”而包办了,孩子失去了体验生活、表达爱心的机会,回报爱的权力在某种意义上被剥夺了,又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在学习中,作为教师,我们也时常忽略人的思维形成过程。原本应该由学生独立思考、推理掌握的知识,被授课教师武断地强加了一个既定的定义或结论,一个“标准答案”,便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学习中一步步变得被动、依赖、盲从、缺乏兴趣。
作为班主任,我们制订了详细的班级规章,要求学生无条件地遵守。我们的工作与其说是管理学生,不如说是“看管”学生:看管学生早读、早操、上课、午睡,看管学生完成各项班级事务,看管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虽然看管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实质上是包办、管死、“保姆式”的管理。
在这样的包办和看管中,原本应该细细品味、亲自体验的生活的甜酸苦辣,成长的痛苦和快乐,都失去了,孩子的个性与创造力被扼杀了。受教育者失去了个性,成了随波逐流、缺少进取心和创造力的平庸之人。这和我们这个时代倡导张扬个性的潮流是相逆的,这和我们呼唤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这和我们的“爱”的出发点和目的也是相反的。
所以,让我们给“蝶儿”一个自由成长、健康发展的空间吧,不要再“替蝶破茧”了,因为,新世纪的教育呼唤顺其自然,新世纪的学习注重循序渐进,新世纪的管理崇尚创造个性。
让“蝶儿”自己破茧羽化吧!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开发区唐延路高新一中高中部 7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