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9期

如何让学生“站起来就说”

作者:顾义宏




  前段时间,看到裘瑾老师发表在《班主任》2002年第11期上的一篇文章《有感于“举手发言” 》。“举手发言”确实存在着该文所说的种种弊端,特别对初三学生而言,更是突出。
  新课程改革标准一再强调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若是每次提问都让学生“举手发言”,处处都循规蹈矩,我想,课程改革最终可能只是一句空话。因此,“不举手发言,站起来就说”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相对初三学生而言,让其明白意义很容易,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记得是去年,看了《中国青年报》上登载的某校学生发言不举手的消息后,我深有同感,决定以此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一番思想动员后,学生情绪都很高。可到了“实战”时刻,竟无一人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课后,我找来几个同学仔细一谈,原来问题出在“面子”上!有些学生确实也很想参与这种改革,但因为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爱出风头”而打了退堂鼓。看来,前面两堂课的“政治动员”收效甚微!但这也更坚定了我的决心。随后,我在班上开展了“我为老师献一计”的活动,在采纳众长的基础上,做出了这样一个规定,“每周每个学生主动发言必须不少于两次,凡少于两次的必须当众唱一首歌……发言的次数到课代表处登记,一周统计一次,奖励前三名。”我的目的很简单,从强迫做起,最终形成习惯。
  一段时间下来,果然有了起色!但很快我又发现,有少数几个学生是前半周跟着看热闹,后半周胡乱提几个问题,主动是主动了,但早已失去了“站起来就说”的应有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便采取了“要点提问法”,对那些一堂课上一次都没主动站起来的同学予以突然提问。当然,无论怎样,有一个原则始终是必须有的,那就是鼓励!
  如今,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这项活动在我目前接手的初三班级中已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的被迫感逐渐消失,习惯逐渐形成。课上,看着学生那跃跃欲试的神态,不由得一丝感慨袭上心头,我们教师若是能俯下身子,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考虑,何愁教不好学生?
   (联系地址:江苏省海安县双楼初中 22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