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0期

贯彻《纲要》精神  抓好公德教育

作者:朱博群 吴 薇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纲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我们深入、扎实、持久地抓好青少年公民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青少年公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切实抓好青少年公德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客观需要,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形势的需要,是改善当前青少年公德意识现状的需要。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视青少年道德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青少年的公德观念正在逐步形成。然而,无可讳言,目前部分青少年的公德状况令人堪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生活方面,追求高消费、高享受,但缺乏劳动习惯。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有所增加,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艰苦奋斗的观念在一些孩子脑海中日趋淡薄,比吃、比穿、比阔气成了他们的重要话题,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置于脑后,甚至有学生出钱请别人当"雇工",为自己做作业、替代值日、劳动的怪现象。
  (二)在个体行为方面,只管自己,不顾别人,文明举止差。
  一些学生无视文明礼貌的重要意义,在公共场所无所顾忌地大声喧哗、起哄架秧;缺乏起码的卫生习惯,随地吐痰,随手乱丢果皮杂物,甚至随手将剩饭乱倒;乘公共汽车抢占座位,见到老师和长辈不予理睬;同学之间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更有甚者,以羞辱别人为乐趣,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三)在社会责任方面,公德意识不强,奉献精神有所削弱。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行为取向趋向选择实惠和以自我为中心,欠缺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因而,在学校的教室里,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试比高"的脚印;在学校公车上,好好的座位伤痕累累;平时劳动、搞卫生,计较个人得失;面对社会上的坏人坏事,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见义勇为的勇气。
  
  二、导致青少年公德缺失的因素
  
  (一)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差,认识与行为之间有偏差。
  青少年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思想比较单纯,模仿力强,容易受到外界尤其是大众传媒、互联网的影响,有较强的从众倾向;虽能初步辨别是非善恶,但意志的独立性和坚持性还很不够,自制力不强,情绪不太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在学校教育、自我认识和个体行为之间往往有偏差。
  (二)家庭教育不得当。
  目前不少青少年的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娇生惯养,对子女过于偏袒、放纵,原谅迁就多,批评教育少,致使他们很容易产生"骄"、"娇"二气,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以我为中心,不顾他人及社会的利益,不懂得尊重别人,缺乏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还有些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致使子女形成了冷酷、不诚实、缺乏自信心等不良性格。也有些父母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放弃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纷至沓来的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少年还较为幼稚的心灵。一方面,传播工具先进发达,互联网迅速发展,知识面拓宽,信息量扩大,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但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日趋凸现。北京市政协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上网比例达81.3%,其中有76%沉湎于网上聊天室,46%曾光顾色情网站。近几年,部分学生沉迷网吧、游戏机房和歌舞厅等,荒废学业的问题日益突出,相当一部分少年犯就是因此走上犯罪道路的。另一方面,在缺乏节制的个人利益的强烈驱动和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许多人抛弃了原来恪守的规范。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等道德品质被有些人看成是不值一提的空话,使之在调节和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严重地弱化了。学校老师的说教,往往被社会上一两句顺口溜就抵消了。
  (四)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学校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因而它在青少年公德意识和行为的塑造过程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任务。然而,目前的学校德育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是: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空泛,强调共性有余,注重个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理论偏多,养成教育少,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一般化工作多,一体化建设少,致使学校德育工作疲于应付,难于营造各具特色的氛围。
  
  三、青少年公德教育的实践
  
  (一)优化公德环境,齐抓共管,促成践行公德的良好氛围。
  1.净化社会公德环境。
  要重视舆论引导,通过典型示范,让群众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得到启迪,找到自身行为规范和正确的价值追求,把讲文明、讲道德、讲奉献体现在社会生活中;新闻媒介要加强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引导人们对公共生活中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解剖,营造讲文明高尚、不讲文明可耻的浓烈的舆论氛围;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整顿社会文化市场。
  2.优化家庭公德环境。
  要给予因家庭关系破裂,生活中遭到不幸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家长营造一个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帮助家庭抓好子女的公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抓好家庭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其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3.健全道德纪律机制。
  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从法制上规范人们的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公德教育网络,使公德教育一体化,让全社会齐抓共管,落到实处。真正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使教育的成效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自律意识,促使主体内化。
  一些青少年之所以会出现违反公德的行为,其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社会公共准则接受上的非自觉性。也就是说,他们对社会公共准则的接受是外在的,是在口号、纪律、舆论等外在力量的重压下勉强接受的。一旦他们内心深处违背道德的诱惑被强有力地激发出来,就会使他们不正确的意识得到强化,从而使行为挣脱道德规范的束缚,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因此,对青少年的教育,不仅需要公德知识的正确传授,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帮助他们将公德规范内化,以使其自觉能动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所以,我们应当:
  1.引导学生参与教育过程,增强公德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倾向,以加强针对性。教育内容应立足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分析解决问题,并做出判断和结论。其次,要引导学生参与教育过程,主动接受教育。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由教育客体转变为主体,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积极吸收教育信息,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念。只有这样,公德教育的效果才会日益彰显。
  2.强化青少年的主体意识。
  在进行公德教育时,要改变过去德育讲得过满、做得太少;强制太多、自主太少的通病。注重让学生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和自主评价的活动实践,使他们自觉、自主、自动地参与,对自己的人格尊严、生命意义予以体认,并自我内化,从而使道德真正成为学生内在、自律的行为规范。
  (三)适应形势,建构新的德育体系。
  1.拓宽公德教育内容,将修身、处世之道的教育作为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要着重于懂礼貌、守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热爱祖国、热爱父母、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等基础教育。核心是学会如何做人。所以,要将传统伦理道德中处世、修身之道中的精华摆在青少年公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传统的修身、处世观将"做好人"作为人生的基本坐标。倡导爱众亲仁、博施济众的人道主义,乐群贵和,文明谦恭的修养观,以及关于交友之道的许多精辟见解,对人们之间道德关系的调适,对和睦、温馨的人际氛围的形成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孔子的"见贤思齐"的修身哲学,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境界,经久不衰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方式和人格追求,形成了我们民族思想道德的良好氛围。这是我们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高尚道德文明的深厚根基和底蕴。
  2.加强道德理论教育,培育践行公德能力。
  (1)加强道德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若能把为什么会产生某种道德规范,它对社会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它等问题讲清楚,学生的道德行为就会更自觉、更有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自己去总结、去探讨、去筛选符合社会进步的道德规范,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2)把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和西方现代道德力量相结合,培养鉴别能力。我们要指导青少年学会以豁达的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并在相互比较中提高其鉴别能力。
  (3)走出道德冲突的困境,培养选择能力。所谓道德冲突是指人在道德选择过程中,遇到的一种特殊的矛盾情形,往往使选择者陷入困境。这种困境在青少年行为中是常常存在的。所以要培养学生对是非善恶进行选择的能力,使之"为大善弃小善",服从更高的道德准则。
  (4)倡导指向内心的道德修养,培养道德践履能力。所谓道德践履能力是指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自律和躬行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思想、言行进行反思,对别人没有发现的或不易发现的问题,能够自觉地进行解剖,并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联系地址: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第一中学5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