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0期

教育中的弹性限度与能量守恒

作者:郭景轩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很多人都知道,这是鲁迅先生的名句。一般,我们都是根据时代背景来理解这句话的革命性和进步意义的。在这里,我却想从教育的角度来找找它所反映出的另一个侧面: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
  在物理学中有这么一个原理,讲的是弹簧等物体的弹性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所受的拉力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么,弹簧等物体就会受到损害。我认为,这个道理在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上也是适用的。生活中,我们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人们对这种压力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有的可能会大些,有的则可能小一些,但一般都是有限度的。在这个限度内,人们的行为基本是正常的;但压力过大,超过人们能够承受的心理压力的限度,人们的行为就会出现异常的表现。鲁迅先生所说的“爆发”和“灭亡”正是心理压力超过极限后人们行为异常的两种极端表现。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
  一家电视台曾播放过这样一个节目:某地有—个学生曾14 次离家出走。据孩子讲,他是在父母的打骂中长大的。最后一次出走就是因为丢了一辆自行车,害怕再次遭到家长的打骂。显然,这是学生因心理承受力的极限被冲破而“爆发”的典型例子。
  “爆发”不仅仅会损害自己,有时也会对“爆发者”以外的人或事物构成威胁。有一段时间,某学校厕所里的玻璃经常被人打碎。后来查明,那是一个学生“报复”的结果。原来,这名学生常因犯一些小错而被老师请家长。他在一次次被家长调教的压力下,心理开始失衡,认为学校跟他过不去,于是就拿学校的玻璃撒气。
  “灭亡”则表明为精神颓废、萎靡不振。对于“灭亡者”来讲,在压力面前,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没有情感,没有欲望,没有理想,没有行动;对于教育者来讲,教育对象的“灭亡”也许要比“爆发”可怕得多。“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心已经“死”去了的人,我们的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否则,我们的学生将来在社会生活中就有可能“弱不禁风”。有这样一位班主任,他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深受学生爱戴。可是,有一件事让他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他的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难以适应高中老师的教育方法,认为他们方法简单、粗暴,让人接受不了。有的学生甚至干脆不想念下去了。这些学生找到这位班主任,向他哭诉了“不幸遭遇”,盼望这位班主任能继续教他们。当然,不可否认学生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初、高中的衔接工作、与教师存在的某些问题有关,但也由此反映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确不强的问题。试想,一个连新的老师、新的教育方法都适应不了的人,将来又怎能适应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呢?
  怎样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才能使他们不至于“爆发“或“灭亡”呢?
  物理学中讲过“能量守恒”定律。它的意思是说,在任何物质系统中,不论发生什么变化,能量的形式可以发生转换,但能量总和始终保持不变。我认为,人的能量也是如此,在能量总和不变的情况下,人们不是做这件事,就是做那件事,通过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来释放能量。而“爆发”和“灭亡”就是能量释放的两种极端形式。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的能量向着比较合理的方向释放,他们就不致于”爆发”或“灭亡”了。
  事实证明,在确定学生存在过重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允许或引导他们做一些他们想做又不损害其身心发展的事,使他们郁积的能量得到合理的释放,就能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有这样—名女学生,由于家庭变故等原因,她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心灰意懒。于是模仿课文《陋室铭》写了一篇《新版“陋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会抄就成。斯是教室,唯我独尊。……可以看漫画,听流行。无书声之乱耳,无作业之劳形。放学跳DJ,天高任我行。口中云:“何过之有?”
  这篇“铭”不但流露出玩世不恭的心态,而且已经散发出了‘爆发”的火药味。发现这些苗头后,班主任除了做一些其他工作之外,还特别注意对她心理压力的释放。比如,在她悄悄流泪而同学要劝慰她的时候,班主任却止住了那个要做好事的同学,让她在哭泣中释放心里郁积的“能量”,减轻了她的心理压力。在老师不断的引导下,她终于顺利地度过了那个危险期,并经过努力学习,升入了省重点中学。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当孩子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沉默的时候,我们负有教育责任的老师可不能沉默。让我们运用弹性限度和能量守恒的科学原理,对他们及时疏导,正确地引导他们释放“能量”,减轻其心理压力。只有这样,他们才不致于“爆发”或“灭亡”。
  (联系地址:辽宁省实验学校1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