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1期

三思“德育的底线”

作者:孙亚萍




  "底线"一词原为体育名词,但近来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在他的《底线伦理》一书中就将之应用于道德领域。他说:"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规。……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机遇、自由降临的同时,底线伦理面临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的屏障!"
  掩卷长思,感慨良多。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底线伦理的提出的确现实而意义深远。因为在我们身边,道德底线被一再冲破,就连被称之为象牙塔的校园也难以幸免。上世纪80年代有轰动一时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学生冯大兴杀人事件;90年代出现了北大学生卢刚在美国枪杀同窗及师长的惊人血案;在千年之交的浙江金华,高二学生徐力举起锤子砸死了他的母亲。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校园血案仍不时惊现于报端。为什么会出现伦理底线被一再冲垮的现象?如果说这些是"特殊事例"的话,那么下面的现象应是普遍的了:为了给老师以好印象,在学校一个样,回家换个腔。这种现象过早出现在孩子身上,不由得让人震惊。
  有两个流传很广的例子值得我们思考。一个是说一名留学生和美国朋友全家出去玩,上车后,他像在国内一样没系安全带,结果朋友四岁的女儿对他大叫:"你违法了!"另一则故事说一位中国的部长在欧洲某国办事,上洗手间时听到隔壁叮当作响,不知何故。走出洗手间时,有一妇女说她儿子进去很长时间没有出来,求他再进去看一下。部长进去一看,一个7岁的小男孩正在满头大汗地修马桶,原来他小便后发现马桶坏了,"规则"意识让他认为不冲洗是不能走的,于是他开始力不从心地修起马桶来了。这种"条件反射"式的行为显然非一日之功。与我们的德育相比,在底线伦理的培养层次上,外国教育的确有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道德教育确实有反思的必要。
  反思之一,德育的目标定位--崇高和平凡间的抉择。
  当小学生高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时,我们的德育目标其实已有体现。的确,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这种德育动机原本非常美好,而且一向被我们推崇。只是,如果目标过于高大、单一,而又不分接受者的年龄阶段,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当小学生高呼"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而中学生却训练日常行为规范,大学生学习公民基本道德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德育目标的定位怎样更现实一些。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德育的目标,能否更具体一些--从最基本的规范抓起,少一些"高"、"大"、"全"。
  让小学生学会主动地敬重父母长辈,在生活中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食不挑肥瘦;穿讲求朴素;行遵守规则……
  让中学生懂得一点时光可贵,青春不再;知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善意地理解他人给予的帮助,并力所能及地给人以帮助……
  总之,在德育目标的崇高和平凡间抉择,我主张平凡。因为,我们面对的还只是孩子。有了平凡才有亲和力,有了平凡才有真实感,有了平凡才会有崇高。
  反思之二,德育内容的确定--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蒋昕捷的《赤兔之死》之所以获高考作文满分并轰动一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其内容道出了人们内心的呼唤,"做人以诚信为本"的底线伦理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1999年,世界上诺贝尔科学奖项获得者聚集巴黎,展望21世纪,他们达成一个共识:21世纪人类要发展,应该把目光回到二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这一发人深省的观点昭示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的积淀中,有着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丰厚的德育资源。在提倡"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今天,这个"德"除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之外,是不是还应蕴含传统美德呢?
  明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就能爱人;明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人,就能惜时;明白"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人,就能尽责;明白"长幼有序"的人,就能懂礼。
  当然,今天要培养的已不是两千多年前的"七十二贤",新时代的德育要有新的内涵,诸如民族气节、地球村的博大胸怀等等。
  总之,在德育内容上,我主张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既有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又有新思想、新理论的注入。
  反思之三,德育的考评机制--"分"与"行"的抉择。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一度使德育的评价机制偏离正常轨道,"三好"往往成为"一好"。这种价值取向给学生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舍真求荣,便是视学科成绩为命根子,便是对功利的过分追求和对道德的淡漠,这必然冲破道德的底线。
  让人惊讶的是,在思想品德课上,我们的评价机制竟还是以分数为标尺。至于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基本道德规范,只是在所谓的"操行等第"中有那么一点点体现。而这样的评价更使理应以行为为主的评价标尺扭曲为以分数为评价标尺,道德底线的崩溃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德育考评在"分"与"行"的选择上,我认为应以"行为"为主,以"分数"为辅。
  德育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德育实施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学生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显然庸俗,教育学生读书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又似乎过于拔高。与其光有崇高的德育目标而无法有效实现,不如狠抓底线伦理学,积极强化做人的道理。当前文所述的"条件反射"现象不断涌现时,德育的终极目标还会远吗?
  我认为,把我们的学生首先培养成道德的合格者是德育的底线。因为,也许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圣人,但我们应该把他们都培养成正直的人。只有这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德育目标才能实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才能完成。
  (联系地址:江苏省江阴市征存中学,江阴环城南路88号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