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1期

解除心理障碍转化后进生

作者:王应鹏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他们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导致他们难以正确、积极的情趣、态度对待人或事,成为班级里的后进生。
  根据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后进生最普遍而又最明显的心理障碍,可归纳为以下五种:一是智力惰性大,思维方法绝对化;二是执拗、任性、狂妄自大;三是情感浮躁,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四是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当的情趣与追求;五是社会化滞后,没有成熟感、幼稚,缺乏自我意识。多种心理障碍是互相联系的,其中任何一种的变化都会影响其它。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要选准主导性的障碍为切入点。
  
  一、智力惰性大、思维方法绝对化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在认识方面的心理障碍,绝大多数属于智力惰性大,而不是智商低。特别表现在学习上,他们往往不爱探究问题,感到动脑子很痛苦,常满足于一知半解。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事物,他们没有认真分析的习惯,往往只从表面上评论是与非。对,就绝对的好;错,就绝对的错,不懂得辩证法。
  解除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开始时,我直率地、一针见血地给学生指出来,但学生不理解,甚至觉得很委屈,效果不佳。后来,我采取低起点、小快步的做法,"搀扶"着学生轻松、愉快地前进。低起点就是以学生已经做到的作为起点,把可能做到的为目标;小快步就是把目标分解为若干要求,由易而难、排成系列,如同上楼梯一样,并适度加快,逐渐接近应达到的一般水平。比如:一个智力惰性大的学生总抄袭别人的数学作业,那就以抄作业为起点,因为能"抄作业"表明这位学生还没有完全放弃学习,而且愿意模仿他人。教师先夸奖他作业抄得很认真,接着鼓励他自己做一道简单的算题,直到他能独立完成作业。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动脑子的习惯,其实质是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中磨练意志、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在成功的欢快中增强信心,智力的惰性障碍就自消自灭了。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从形式逻辑思维方法向辩证逻辑思维方法迅速转变时期,智力的惰性延缓、阻滞了这一转变过程。解除学生这一心理障碍,教师要机智地捕捉学生关心的事情,就事论是地与学生开展分析、讨论。有时候教师可以从相反角度诱导学生思考,推动学生思维方法的转变,逐渐地使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居于主导地位。
  改变学生思维方式的绝对化,是改变智力惰性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二、执拗、任性、狂妄自大后进生的转化
  
  学生执拗、任性、狂妄自大这一心理障碍直接损害和谐的人际关系,损伤同学间友谊,这种学生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交往。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正处在由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他们的自我成熟感往往超过实际的成熟水平。这就更加重了他们执拗、任性、狂妄自大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严重者常常捉弄同学,不尊重他人,以相反的眼光看待事物。有些教师称这种学生为"软硬不吃"。这种心理障碍有些是家长溺爱和放纵造成的,有些是因情感受到较大的伤害造成的。这种学生对同学的友善和教师的关爱感受率极低。如果对他们采取硬碰硬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这种心理障碍。
  经验证明,解除后进生这种心理障碍必须调动班集体的力量,以集体团结友爱的精神和携手奋进的热情,来矫正他们认知的偏差和被执拗、任性、狂妄自大所扭曲的自尊心。
  首先,要教育广大同学理解、体谅、宽容这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并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参与集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在展示中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同时,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发现他人的优点、长处和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使之产生合作的需要。
  总之,解除后进生这一心理障碍,教师要尽量避免与他们发生针锋相对的冲突,要在集体中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执拗、任性的后进生是可以慢慢转化的。
  
  三、情感浮躁、易偏激、情感用事后进生的转化
  
  中学生重情感,易冲动,这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必然。但有少数学生情感浮躁、波动大,遇事易走极端,热情起来就忘乎所以,冷下去就毫无希望。这种情绪的波动不仅造成他们学习的障碍与适应社会的障碍,而且还隐藏着害人伤已的风险。
  有的学生对事物很敏感,但难以深入;爱好广泛,但不易集中;与人相处开始时很热情,但时间长了便冷淡了……
  教师对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果采取压抑或熟视无睹的态度,都会更增强心理障碍的顽固性。对这种学生贵在疏导。教师经过审慎的思考,让学生把充沛的情感倾注在特长上,并不时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这样,情感障碍就自然而然地消散了。例如,初二年级的学生张某,便是这种类型的后进生。教师为了转化他,在班上成立了一个小乐队,由他指挥并担任胡琴演奏。他的小乐队搞得很有生气,他的胡琴拉得很有情感。在一片赞扬声中,他增强了情感稳定性。毕业时,他充满激情地为班集体谱写了一首歌。
  采用疏导的方式,解除学生情感方面的障碍,不仅能改进学生的学习和人际交往,而且更能增强创造能力。
  
  四、行为不良、情趣低下后进生的转化
  
  这类后进生已偏离社会化的正常轨道,他们的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当的情趣与追求已在生活中占有相当的成分,甚而主导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具体表现:非常懒散、物质欲望强烈、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偷抢钱财等等。
  这类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塑造与改造交织在一起的过程,既要进行严格的行为习惯训练,又要加强树立美好理想与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工作。这种类型的学生,知识和人生经验都很有限,又没有正确、远大的理想,对人生的理解很肤浅。因此转化过程较长、较复杂。教师必须调动、组织多方面力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要充分运用班集体这一杠杆,通过集体教育个人;要与家长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还要挖掘社区的教育因素,请热心者任校外辅导员;帮助这些学生和优秀青年或大学生交朋友。通过多种渠道组成一个多层面的教育网络,使他们时时处处都在教育网络之中,减免消极因素的影响。
  对这种类型的学生,教师要精心地进行理想与人生观教育,要诚恳地和学生谈心,共同探讨"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告知学生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引起学生的警惕;介绍一些由后进变先进、成功成才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志气;启发学生认真地设想"五年、十年以后的自己会是怎样",引导他们用未来的自我规划现在的自我,为他们树立美好的人生观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社会化滞后,没有成熟感、幼稚、缺乏自我意识后进生的转化
  
  这类学生主要是家长的娇惯与包办代替造成的。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正常发育的生理年龄,心理发展不到位,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这类学生是社会化方面的后进生,其矛盾表现虽不尖锐,但也不应等闲视之。教师要像学科补课那样,针对每个人的不足,安排一些"作业"。教师要适当地分配他们独立地承担某项具体工作;启发他们制定自己的生活、学习计划,并坚决执行;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予困难与挫折的磨练,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感、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尽快地达到同龄人的社会化水平,为进入激烈竞争的成年人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转化后进生工作,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从不同的侧面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入手,使之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转化后进生工作的难点,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本身,教师的人格修养、教育理论及能力水平决定着转化效率的高与低。
   (联系地址:安徽省颖上县夏桥陈屯中学23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