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1期
艺术的惩罚
作者:郭祖彬
一、欲抑先扬
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理论,它告诉我们要使对方接受你的批评教育,你就必须同对方保持“自己人”的关系,即在对方看来你的行为是为他好。这样,施罚方与受罚方的心理差距缩短了,受罚方就不会感到有心理压力了。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实现这一“效应”,必须“欲抑先扬”,即先站在对方的立场,发现、表扬他(她)的闪光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寻其不足、创设情境、巧妙联系、适当批评。
比如,某生字写得差且潦草难辨,但乒乓球打得不错,教师有意安排一节乒乓球课外活动课,并主动与他一较“高低”。此时,师生间感情最易沟通。“你乒乓球打得这么好,如果你写字也像打球这样认真、流畅,就好了。”学生信服地点了点头。又如,教师在学生的评语中这样写道:“见到你第一眼,老师被你那双黑珍珠似的大眼睛吸引住了,因为那里充满顽皮、热情和聪慧。上课时,你发言积极,见解独到,那清脆的声音就像一股清泉丁咚咚地流过大家的心田……如果你能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那你赢得的不仅仅是掌声,还会有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敬佩。”如此寓爱于温情之中的人性化批评,学生能不感动而改之吗?
二、合理代偿
代偿式惩罚是指把给学生新的学习或劳动任务被看作是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的代价和补偿,这种惩罚是教师常用方法之一。通常,当学生犯了错误后,教师叫学生背书、抄写数遍字词等机械学习来达到惩罚教育的目的。但是,教师以这种方式惩罚学生,可能无意之中就在学习与痛苦、耻辱之间建立了一种人为的联系,致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厌烦。造成这种后果不是代偿式惩罚方法本身,而是“代偿媒介”没有选择好所致。如果“代偿媒介”选择恰当,效果会截然不同。
有两个经典的例子。
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小学生麦克劳德的作品。这个孩子有一颗特强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杀了一条狗。这条狗恰恰是他们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了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这就是该博物馆收藏的那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这得益于校长对他小时侯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
教育家魏书生是这样惩罚学生的:犯了小错误,罚他给全班同学唱支歌,犯比较重一点的错误,就罚他做一件好事来补偿,犯了严重错误,就罚他写份500字左右的说明书。代偿式惩罚是把“双刃剑”,如果“代偿媒介”选择得好,便能“化腐朽为神奇”,便能把负面惩罚变为高明的惩罚,聪明的惩罚,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人性感化
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肯定使人最终向善的是教育。得法的教育是涵养善性的前提和保证。“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便是基于学生的可教性与可塑性特点提出来的。面对“泼皮无赖”或“愚顽不化”之类的学生,教师切不可照搬一般的惩罚方法。这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教育机智,深入观察了解学生,适时抓住时机,用自己的巧妙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化”学生,使他(她)在教师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面前反观自身,情绪被感染,羞愧心萌生,这就好像学生的情感或良心受到了“惩罚”,最终促其改正而“向善”。有两个例子:
一天,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楼下散步,两个孩子正摇一棵新栽的小树。这位老师略加思索便走上去,抱住小树,把耳朵贴在小树上,装作认真听的样子,还不住地点头。“您听什么哪?”“我听小树说话哪!”“它说什么啦?”“它说你们刚才摇得它难受极了,根都要折了,让我告诉你们别摇了,等它长大了好给人们遮荫凉,行吗?”“行!”两个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这位老师若是如常人一样见状情绪激动,大声呵斥,情况又会怎样呢?
我们在学校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早晨第一节课铃声已起,个别同学手拿早点惊慌失措地往教室跑。高明的老师看到会这样做:急忙撕下几张教案纸,迎上去,把早点接过来,用自己的手绢包好后轻轻地说:“委屈一会儿,下课后给你送来。”下课后,老师一手提着暖瓶,夹着一个杯子,一手拿着早点递给学生,亲切地说:“肚子抗议了吧,早起10分钟就行了。”学生惭愧地低下了头。一个暖瓶,一个杯子,把师生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若不分青红皂白地“上纲上线”,以迟到论处,结果会是什么呢?
(联系地址:合肥市亳州路280号 23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