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2期

论中学生品德评价中的主体性

作者:李锐利




  
  一、主体性在中学生品德评价中的重要意义
  
  学生品德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搞好品德评价对于德育的效果起着正向强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品德评价中,是否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关系到品德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是由现代品德评价自身的特点和我们评价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品德是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合结构。传统品德评价比较强调评价的诊断和管理功能,而现代品德评价则更多地强调评价的教育与发展功能。现代品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所以,学生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人,品德评价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事物,其中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而我们的德育对象,是身心都迅猛发展的中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处于形成的关键期,从思想到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比过去的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是个性比较凸显的一代,也是主体性更需要发挥和重视的一代。因此,在德育评价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更好地发挥品德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当然,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中学生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
  
  二、中学生品德评价中的“主体性缺失”
  
  在当前中学生品德评价工作中,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笔者把它称为“主体性的缺失”。从评价目的、评价主体到评价内容、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一)中学生品德评价目的的“工具性”
  “工具性”是相对于“本体性”而言的。“工具性”注重品德评价的“手段性”价值,而“本体性”更注重它的“目的性”价值。笔者认为,在现在的中学生品德评价中,过多地重视了“工具性”,而对“本体性”认识不足。
  在实际的品德评价工作中,人们大都把品德评价当成了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当成了对学生实施奖惩、评定学生奖学金档次的依据,试图以此来促使学生遵纪守规,不出乱子,而不是通过品德评价,促使学生在达到基本的品德规范的基础上,向更高的道德层次发展,从而在根本上把优良品德内化为内在品质。有些人曾经提出“小学生讲共产主义”“中学生讲集体主义”“大学生讲个人主义”,这其中有我们德育方法本身的问题,但品德评价的弱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学生品德评价主体的“向师性”
  现实的品德评价,过多地凸现了“向师性”。学生的品德几乎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过多的外部评价,特别是教师单一的评价,会弱化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内部评价,难以从内心深处引起学生奋发向上的自我教育的动机。而且,单从班主任的角度看某个学生的品德,有时是难以做到科学和准确的。比如,一个同学专门在班主任的课上积极擦黑板,而在别的老师的课上却从来不擦。在班主任看来,这个同学在品德方面属于积极主动做好事,不怕脏、不怕累,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教师的评价并不准确。其实,最有发言权的是全班同学。所以,只有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才能使品德评价的结论比较科学和全面。
  (三)中学生品德评价内容的“形式性”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班几十名学生的评语,几乎重复着同样的话,诸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特别是对“中间层”学生品德评价的内容,更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反映不出学生的个性特点。这种“形式性”的评价,很难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和激荡,因而不容易起到激励作用。
  (四)中学生品德评价依据的“外显性”
  中学生品德评价依据的“外显性”,是指教师习惯于依据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评价,而不是通过外在行为来分析学生的内在动机,不能做到动机与效果的有机统一。在不同的场合下,面对相同或相似的道德情境,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道德行为。即使是同一种行为,也常常是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动机。例如,同样一种行为,有的学生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压力或日常行为规范的约束,不得已而为之;有的学生则可能是因为本身具有较强的道德自觉性和自律性。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来进行有区别的评价。如果仅仅根据外在行为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往往不科学,也不会令别的同学信服。
  (五)中学生品德评价方法的“极端性”
  在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方法中,教师往往容易倾向于其中的一种方法。要么是泛泛的语言描述,要么是精确到零点几分的品德分数。事实上,这两种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定性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鉴别学生的品德,但由于缺少科学依据,不免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无法准确判断不同学生的品德差异程度。定量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现代化要求,但量化并不等于科学。品德评价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很难用简单的线性数量关系来反映。科学的量化要以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为基础,什么时候可以用数量,如何使用数量,数量表示什么?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脱离了科学基础的量化,只会让结果偏离目标更远。要防止把复杂的精神与社会现象简单化,就要克服评价方法的“极端性”,坚持品德评价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三、在主体性视野中建构品德评价模式
  
  主体性视野中的品德评价,即明确被评价者的地位和作用,承认被评价者是主体。在品德评价中,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同时又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所以,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使他们自己找出差距,变评价目标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处于主动地位,产生参与意识,这既是保证评价结果真实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尊重学生、启动学生内部活力的关键。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价别人,既可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又可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为此,在品德评价中就要把握住一定原则和方法。
  (一)在品德评价中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品德评价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实地反映情况。要做到评价客观与公正,首先要制定好统一的、能为大家所接受的评价标准,然后严肃认真地、严格地按照标准进行评定。决不能因人而异,亲疏有别,更不能随意改动评定结果。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看基础、看发展、看提高、看主观努力程度。这样既能加深师生间相互理解的程度,提高评价的信度,又能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其拼搏向上的勇气。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制定标准时,必须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个性、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提出全面要求,进行全面评价。要防止强调某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防止“报喜不报忧”或“报忧不报喜”,防止用僵化的观点看待学生。应该坚持一分为二、全面发展的观点。对优等生同样要从严要求,不隐瞒其缺点;对后进生在指出其缺点错误的同时,应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肯定其点滴进步。坚持评价的全面性,不仅能使评价的内容更完善,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3.教育性原则。
  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评价过程也是教育过程,并为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教育则是评价的延续和发展。从评价到教育,从教育到评价,往复无穷。如果不注意评价的教育作用,平时随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局部评价,学期结束时对学生所进行的操行评定,也仅仅是另一个形式主义的、甚至是千篇一律的评语,那就会严重影响到评价的结果。
  (二)在品德评价中应该坚持的几种方法
  1.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出正确、客观、准确而科学的评价,就必须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笔者认为,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品德评价应从搜集各个层面的资料入手,做出各个层面的写实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再给以量化处理,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分出等级。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是把学生的品德分为3~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然后把这个结构中的诸项目数量化,即确定分值,制定出思想品德的量表。在这个量表中,每个项目有各自的权重,各项目权重的总和为1;每个项目可分为优、良、中、差、劣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分值为:优是1分、良是0.8分、中是0.6分、差为0.4分、劣为0.2分。这样,用每个项目的权重与等级分值的乘积再求和,即为学生品德的总评定值。这种评价方法的优点是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全面具体。
  写实性评语能反映出学生具体的优缺点,指明其今后努力的方向;综合评判法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某学生的品德状况在全体同学中的地位,从而提高评价的激励性。这样就达到了定性与定量的较好结合。
  2.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品德评价时,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考核评价中的作用,又要实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还要征求任课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实行民主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在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但民主评价不等于放任自流,在民主评价过程中,必须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民主评价成为促进学生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
  3.加强自我评价。
  在品德评价过程中,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品德评价的重要性,能对自己做出恰当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有改进的愿望,评价才能起到教育作用。自我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其自觉主动地接受评价,还能增强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自评中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和完善自我。
  4.进行发展性评价。
  学生正处在发展之中,品德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为了使学生的德性向目标逼近。评价本身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要有利于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提高。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调动起主体能动性,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自觉主动地按照预定的目标前进。
  所以,在品德评价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过去和现在的表现,更要着眼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要看到学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要针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整个过程给予连续不断的评价,做到评价的连贯性与经常性,从而预测他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切合实际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其思想品德向更高阶段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避免一些消极的评价心理,如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效应等。
  要进行发展性评价,就必须坚持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否定性的评价虽然可以指出学生品德中的缺点和不足,使学生产生自责、羞愧、内疚等情绪体验,从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倡导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品德中的优点和闪光点,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增强自尊心、荣誉感和积极性,从而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追求更高目标的实现。
  (联系地址:华东师范大学教管系 200062)
  参考文献:
  1.张耀灿主编《中学德育理论与实践》,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2.萧鸣政《德育评价》,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3.王汉澜 《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4.王健敏《学生品德评价系统的改革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