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2期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金钱意识

作者:黄明嫚




  当前,不少小学生在金钱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偏离倾向。主要表现在,要钱时“毫无顾虑”,多多益善;花钱时“毫不吝惜”,大手大脚。中央电视台曾报道,全国大城市的小学生中95%以上有数额不等的“零用钱”和“私房钱”,少则几十元、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上万元。而且,九成以上的小学生有盲目消费的倾向,食不厌精,衣不厌丽,钱不厌多,玩不厌够。还有的学生竟用钱请人代做作业、帮忙打架等。我在班上也做过类似的调查,结果发现,小城市孩子的情况与此大体一致。
  长期以来,教师们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而对学生的“金钱意识”关注得不够。于是,学生的要钱、花钱行为就在一种缺乏引导的状态下进行着。因此,为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必要对他们进行金钱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根据几年的摸索,笔者认为,要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金钱意识”,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通过巧妙的“挣钱”实践,培养学生的聚财意识
  
  1.“做家务”行动。
  通过召开讨论会,让家长们明白“再富不能富孩子”的道理,并与孩子达成协议:孩子每天必须做一些家务活儿,才可以获取零用钱,否则,不再给钱。现在,我班大部分学生放学回家后,都能按“协议”做一些像洗碗、拖地板、倒垃圾、晾衣服等家务劳动,随后,家长按月发放“工钱”。
  2.“化废为宝”行动。
  我们制定了一个班规,即谁有废纸要自觉地放到教室里的麻包袋内,废物则放进垃圾筐里。班规实施后,每个学期班上靠卖废纸就有数十元进账。后来,班干们还借题发挥,号召全体同学把家里的旧报纸、易拉罐、牙膏皮等废旧品“充公”给班上,再拿去卖了换班费。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亲身体会到金钱来之不易,因此,花钱不再大手大脚,也渐渐树立了“劳动挣钱光荣,自食其力光荣”的金钱观。
  
  二、通过恰当的“省钱”实践,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1.“抵制零食”活动。
  首先,我向学生们讲明多吃零食的消极后果。继而组织全班讨论,制定了班规:乱花钱买零食的扣操行分,能够自我批评改正的扣1分,被别人报告的扣2分。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个以严格自律为主、互相监督为辅的举措收到了良好效果。我班学生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乱花钱买零食的不良习惯。
  2.“节约储存”活动。
  我要求学生每月都将填写的“零用钱开支表”交给家长审核,并要求他们每天省下一至五角,把省下的钱用于急需之处或有意义的活动。结果,学生们不仅不乱花钱去吃零食、买玩具,而且初步养成了“节约储存”的习惯。
  实践证明,让学生有计划地省钱、用钱,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初步的艰苦奋斗的意识,锻炼他们合理支配钱财的能力,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在学习等方面的自控力和计划性。
  
  三、通过高尚的“花钱”实践,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用财意识
  
  1.开展“结对子”活动。
  我组织学生与德保县那甲乡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们“结对子”活动。同学们倾情投入,经常与没见过面的“伙伴”通信、通电话,交流学习情况,还把自己的一些书籍、学习用品等无偿寄给对方。当得知该校有一女生因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时,同学们纷纷解囊相助,把平时节省出来的零用钱捐出来,给她寄去作为学费。这些团结互助的活动,使同学们深深体会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道理。
  2.组织开展“商品义卖”活动。
  当我们知道德保县东关乡那龙完小兴建教学楼尚缺5万元资金时,我和班委商量决定:在班上开展“商品义卖”活动,为完小做点贡献,并要求义卖的东西尽量是自己制作的“产品”。经过两周的精心准备,“义卖会”如期举行。学生们拿出一件件“出手不凡”的自制手工艺品:有用木块拼成的“别墅风光”;有用瓜子壳粘贴成的“动物乐园”;有用碎布缝制的帽子、书包。还有的同学则“现炒现卖”:小画家铺纸作画,书法家挥毫写字……学生们既当买主又当卖主。活动结束后,全班共得到280元人民币,都寄给了那龙完小。当手捧着该校寄来的感谢信时,同学们笑在脸上,甜在心里。大家一致表示,今后还要多献爱心!
  开展“挣钱”、“省钱”、“花钱”的系列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意识,使他们懂得珍惜财物、节约用钱;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爱学习、勤劳动、敢创新、无私友爱等思想品德教育,其效应是长久的。
  (联系地址:广西省百色市民师附小5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