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2期

“厌学”与“厌师”

作者:易思平




  为人师者,最头痛的莫过于遇到几个厌学的学生,学习没兴趣不说,往往还是“问题学生”,调皮捣蛋,性子执拗,软硬不吃,教起来真是灰头土脸、吃力不讨好。于是乎,一些老师在内心里就将他们打入“另册”,从此再无耐心和爱心教育他们,动辄批评训斥,或者放任自流,让他们“自生自灭”。一些老师还往往发出无奈的感叹,认为这是“自作孽,不可救”,而很少考虑到自己的责任和过错。
  学生“厌学”真的与老师无关吗?恰恰相反,不仅关系很大,而且还很直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熊川武先生曾在上海平乐中学做调查,在问到“你喜欢的老师有几位?”时,52%的学生回答只有2位及2位以下;而当问到“不喜欢的老师有几位?”时,31%的学生称有3位以上。熊教授发现,很多学生都是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而讨厌他所教的那门功课,也就是说,学生的“厌学”往往缘自“厌师”。
  这个结论并不出人意料。因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中小学生都远未成熟,他们并不能完全懂得为什么要学习的道理,却往往认“死理”:老师对我好,我就喜欢他的课;老师对我不好,我就不学他的课。这种情形在小学生和一些中学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有心理学家把低龄学生的学习称作“情绪化学习”,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学家也因此提倡老师要善于利用一些情绪行为来进行教学,比如对幼儿园的孩子要经常抱一抱,对小学生要经常搂一搂,对初中生要经常扶一扶。不要小看这一“抱”、一“搂”、一“扶”,这可是对学生示爱的行为,会让学生备感亲切,从而对老师有亲近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上老师的课。这样的结果,对师生双方而言都大有裨益,可谓“双赢”。
  可见,要让学生不“厌学”,首先要让学生不“厌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以无私的关爱来换取学生的热爱,以真诚的尊重换取学生的敬重,让学生不“厌师”,乃至尊师、爱师,从而变成好学、乐学,最终学有所成。下面的两则故事就是很好的说明。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一生以教育和培养弱智儿童为己任。他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爱,都奉献给了那些有心理或智力障碍的儿童,而作为回报,他也获得了这些儿童的尊重和热爱,不少儿童还成为了颇有造诣的音乐人才。另外,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少年时代也曾是个厌学的学生,常常挨老师的批评和责骂。惟有一位语文老师发现他作文写得不赖,就在班里当众表扬他,说他只要好好努力,肯定有出息。老师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他从此非常喜欢这位老师,也非常喜欢上他的语文课,后来竟真的成了作家。
  总之,学生“厌学”多半缘于“厌师”,这一现象提醒我们每一位教师:教师只有用自己真诚的尊重与关爱去对待学生、鼓舞学生和感染学生,才能使学生变“厌师”为“爱师”,变“厌学”为“好学”,从而健康成长,最终成为优秀人才。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信息技术学院中文教研室 518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