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期
教学生做“心理按摩”
作者:李云霞
一、学生产生“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
1.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两点一线、课程繁多、起早贪黑,这些仅仅造成学生躯体上的累。问题的关键是精神上的累:升学的巨大压力、同学间的激烈竞争、老师的严厉要求、就业实习的压力、家长的过高期望等等。学生始终无法摆脱这些无形的精神负担,便会产生自卑感、挫折感、无助感。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说心理素质极强的学生尚能保持心态平衡,那么心理调节能力差的学生则会不堪重负而疲惫异常。
2.不切实际的追求造成心态失衡。人生有追求本是好事,只是不能太重功利,太完美主义。比如高中生的早恋问题,如果教师和父母对学生的早恋行为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那么学生会因此而郁闷成疾,对周围的人多疑,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疲劳。又如学生间的攀比现象,这是被极强的物欲所驱动的结果。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因不切实际的追求造成心态失衡,可能会不择手段地达到其目的,如骗取、偷盗等。
3.面对现实社会中千变万化、诸多诱惑以及种种不公平、不平等现象,学生的心灵世界被塞得满满当当,“活着没劲”的感叹和失落悲观的心情也就滋生了。有的学生认为,有了有钱有权的父母,即使学习与技能差一些,也能够找到好工作。
二、采用恰当的方式、手段,教学生做“心理按摩”
1.帮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学会选择和适应。在我校这个制度规范比较严格的环境氛围中,怎样引导学生度过两年的学习生活是一门艺术。使学生在校期间不觉得各项规章制度是一种负担与压力,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学校的各项要求。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制订规章制度的道理与违反规章制度的后果。例如吸烟的问题、早恋的问题、平常不注意自身行为习惯的问题,都会对自己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次,用事实引导学生,比如举办讲座,请走上实习岗位的学生讲讲他们的实习生活经历,使学生从中悟出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如果学生能有勇气以自己的付出证明自己,向各种压力和不公平挑战,那么他们也就从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
2.对于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有些学生既不能适应,又没有勇气改变,大部分心理疲劳者都处于这样的境地。对这些学生怎样教他们进行“心理按摩”呢?(1)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宣泄。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前,要使心理承受力不足的学生学会通过适当途径把心理压力、心理不平衡发泄出来,以避免高压之下脆弱心灵的扭曲。发泄方式很多,如:在空旷处大吼——“大吼解千愁”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奋笔疾书——把不可名状的不快,甚至是心中的恶气用激烈的言辞抒发出来,再痛痛快快地撕掉或烧毁;与知己好友倾心交谈;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与歌曲。(2)指导学生学会稳定情绪。心理学认为,一项活动是否令人厌倦,与活动量有关,也与人们对活动的态度有关。我们虽然不能减少教学内容,但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如乐学、在活动中学、劳逸结合等。为了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还要让学生把自己从功利的重负下解脱出来,不必过分关注家长的期望、老师的评价、班级的排名,相信自己只要尽了力,就能坦然面对各种结果;也没必要总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还可以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或者少“横比”多“纵比”,以此消除紧张、焦虑、自卑情绪,保持平和、积极的心态。(3)指导学生学会调整目标。当个人前进的目标与现实状况有差距时,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目标,使之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不是高不可攀,从而使大脑皮质始终处于中等兴奋状态,以此缓解心理压力。目标的调整有个前提,就是自己必须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现状,不焦虑,不自责,不压抑,认输而不服输。这样,才会确立新的切合自己实际的目标,才会有来自心灵深处而非外部强迫的力量。
心理疲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教学生做“心理按摩”,使学生解除烦恼与压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促进,让我们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联系地址:北京市延庆县第一职业学校 1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