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期
网络时代的挑战与班级管理的对策
作者:张俊红
一、网络给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和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给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网络推动了学校办公自动化的进程,把教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时间从事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爱好和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长处。
对学生而言,网络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开拓创新和追求科学的精神,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的快捷、同步和使用简便的特征,能促进中学生效率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的特征,为性格内向,羞于言谈、交往能力弱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的宣泄空间,能扩大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网络向学生展示了各种社会层面、各种价值观念、各种知识结构和各种生活方式,增加了他们选择的范围。学生不仅能学到比课本更新的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甚至可以与父母耳提面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唱反调,而去选择那些没有经过成人指导的,也许连成人都很陌生的、尚未掌握的信息。因此,网络又使班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二、网络使班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网络信息垃圾误导中学生的行为。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不甘寂寞,厌恶枯燥、乏味、单调的生活,对新生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因此,网络从一出现就吸引了大批的中学生。由于网络充斥着大量的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不健康内容,而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有害信息缺乏基本的判断力、辨别力和自制力,易受诱惑,极易成为网络信息的受害者。据统计,有60%的青少年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而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的行为与动机。
网络虚拟交往导致中学生的“网恋”。现在的中学生大都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缺乏同伴之间的交流。网络交往正好满足了学生渴望感情交流的心理需要,容易使他们陷入“网恋”的泥潭,沉溺于人机交流,忽视现实的人际交往。“网恋”的匿名性也容易淡化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传统的道德观形成冲击,不利于他们自身情感的健康发展。
迷恋网络游戏浪费中学生的时间。网络具有开放、大众化、虚拟、丰富和易操作的特征,能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超越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成就和控制的需要、改变认知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等等。丰富的软件、迷人的游戏,网络的大千世界令学生眼花缭乱,乐此不疲。而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长期迷恋于好玩、刺激而富有挑战性的虚拟环境、沉溺于五光十色的数字化迷宫和动感刺激的娱乐游戏,浪费了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甚至连睡眠和休息的时间也消耗掉了。
网络使用不当伤害中学生的身心。人的记忆容量有限,浏览大量的信息后如不及时消化,会销蚀已获取的新知,不利于对知识的正常吸收。网络使用不当会使中学生变得极为懒惰,习惯于信息的浏览和罗列,不愿意思考信息背后深层次的东西。网络的虚拟性使中学生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阻碍他们形成乐观向上、勇于负责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由于中学生单纯、幼稚、独立性强,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对自己行为的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在网上随便填写个人资料,轻易答应网友的见面邀请,极易使毫无警惕的中学生受到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
三、网络时代班级管理的具体对策
有人预言,手提电脑和各种软盘将代替传统的教科书和作业本,学生经过比较和选择,自己决定接受哪些信息,将成为现代的学习模式。面对这种趋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要做好前瞻性的准备。
1.班主任要掌握网络技术知识。
网络时代,学生与教师在资源共享方面地位平等,班主任丧失了信息的垄断地位。多数中学生能熟练操作和使用网络,而我们的一些教师却远远落在学生的后面。因此,班主任必须了解网络、使用网络,才能在不禁止中学生上网的同时,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主思考;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利用网络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的功能和情感特征,及时构筑班级管理的防火墙,纠正学生不良的思想动机和行为,优化班级育人的环境,有效地帮助学生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2.培养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的海洋,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美国研究人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互联网上找到了近90万个色情图片、影视剧片断,甚至还有怎样制造原子弹和怎样杀人的信息。尽管如此,网络的普及仍是大势所趋,想凭借关停一些网吧来减少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网络时代,班主任要注重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教育他们不要因为使用互联网而伤害了自己的身心,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和生活。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科学地使用网络,注意劳逸结合,一旦发觉有身心不适,应立即停止上网。班级管理要及时占领网上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增强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识别垃圾信息,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增强他们抵御网络负面影响的免疫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现在的中学生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出生的一代,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比较富裕,从小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比较严重,社会交往稍遇挫折,就容易封闭自己,转而到网络上寻找精神的依托。因此,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或者利用网络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学习、交友、心理咨询、网上论坛、网上团校、网络热线等,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从而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4.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时代,班主任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学生对新生事物具有强烈兴趣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上网。对学生因使用网络而产生的心理困扰,要理解、尊重学生,要加以疏导,为他们提供宽松、民主的环境,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对沉溺于网络而学习成绩日益下滑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对于痴迷 “网恋”而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对沉迷于网上交往而人际关系淡漠的学生加强教育;对扮演黑客恶意攻击破坏他人电脑的学生加强管理教育。整合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扩大中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帮助他们形成开放的心态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班级管理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是使中学生避免网络消极影响的有效保障。因此,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在网络时代的心理特征,积极使用网络,应对网络时代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教科院 4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