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德建设

作者:黄正平




   师德是教师在社会的要求和影响下,通过学习、体验、修养和实践等方式,认同、内化而建立起来的处理教育工作中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师德直接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效果。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等方面,对传统的课程模式有了实质性突破,特别是对加强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加以探索。
  
   一、新课程改革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1.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树立新型的育人观念。
   师德行为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总是要受到某种教育思想的指导和影响。在“应试教育”下,一些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围绕着“应试”来构建的,因此在这些教师的心目中,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就都变成了一部部应试的机器。在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思想支配下,教师也就可以不尊重学生,可以不考虑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可以只维护一部分学生而排斥另一部分学生,甚至可以随意侮辱和打骂学生。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师德建设就必须首先在广大教师心目中真正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由此而产生的新型育人观念,即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2.以优化师生关系为核心,确立平等尊重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此必须调整好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传统课程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从教师身上往往感受到的不是亲情而是压力,所以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有时还会产生对抗。
   实施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学习新知识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成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是:要把学生当人看;要把学生当未成年人看;要把学生当不完美的人看;要把学生当发展中的人看;要把学生当独立发展的人看;要把学生当平等的人看。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师生间的信息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基本要求。
   3.以体现时代精神为特色,开展新型的教学活动。
  教师是面向未来的职业,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职业。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来说,将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传统课程与新课程在实践中的明显区别是:在师生关系上,原来是以教师为中心,现在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过去是学生个人独立学习为主,现在提倡进行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过去主要是学生接受式学习,现在则强调探究式学习。教师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自己新的教学行为。
  实施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1.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基础,对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它将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效和学生素质的发展,是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力量,是教师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
  教育信念作为分析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维度,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的基本看法。如果一个教师认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中总是有好有坏,教师不可能把每— 个学生都教成好学生”,那他就很可能慢慢放弃对班上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教育;这部分学生则可能受教师的影响,认为反正老师觉得我学习不好,那就破罐破摔吧。而一位优秀的教师则认为:“我一定能教好学生。”“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学生受教师的影响,也会充满信心地学习。
   教育信念是客观存在的,但它是潜在的,通过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表现出来。在任何条件下,在任何挫折面前,教师只有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是神圣而光荣的,他就会义无反顾地为此贡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为完成教育工作任务鞠躬尽瘁,无怨无悔。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是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师德建设的价值取向。
  2.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心理学认为,道德蕴含着情感,道德的生命力在于情感,没有道德情感,没有人的内心体验,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是人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它是基于道德认识,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它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道德情感是人类维系道德生活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体从事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它统摄着人的灵魂,蕴含着人的理性因素,激活着道德行为的发生。
  教师道德情感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热爱学生作为教师的一种情感体验,它决定着教师的行为选择和趋向。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了对祖国和教育事业的爱;教师爱学生,不是对学生的溺爱和迁就。教师热爱学生固然包括生活方面的爱护,但更重要的是严格要求学生,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与不足;教师热爱学生,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在于不只是热爱优等生,而且他同样关心和爱护那些才智较差的学生,在对待才智较差学生的态度上,更能衡量一个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程度。
   教师的职业,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依靠这种或那种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观念的东西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人,而人能够改变世界”。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感情的,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关爱,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产生强烈的进取心,在成长过程中取得较快的进步。因此,培养道德情感,就成为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课题和提高教师道德素质的关键。
  3.增强自律意识。
  提高教师道德水平要靠教师发挥内在的自律精神。自律是主体为了保持自身人格的同一性,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理想、目标而对自身的欲望、情感和需要的有理性、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限制的活动。自律是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约束,由外在导向转换为内在导向。他律是相对于自律而言的,是指由外在因素决定自由意志的道德准则,即道德选择与行为是主体自身之外的、未经自己理性思考的、被迫接受或考虑的各种规则和原因所支配的。
   自律与他律是个体道德形成中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他律是自律的起点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升华,是个体成熟的表现。个体道德的形成是他律与建立在他律基础上的自律的统一。
   伦理学研究表明,师德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在广大教师中形成普遍的、完善的道德人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师的道德人格是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职业现实中逐步形成的。职业伦理学表明,教师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先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以义务为特征的他律道德时期。显然,处在他律时期的教师道德是低级的、不完善的。尽管在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他律道德具有某种基础性价值,但教师个体道德不应在他律面前止步,其基本原因在于,对于每个教师来说,教师道德不仅是“他律”的,更重要的应该是“自律”的。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个体品德的形成以自律为标志。一个人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因此,增强自律意识是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4.注重能力建设。
  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量。能力建设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教师能力是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只有具备了从事教育事业的良好能力时,才谈得上对这一事业的真正热爱。苏霍姆林斯基曾举例说明教师因缺乏教书育人的能力,而导致精神负担沉重,内心苦闷,甚至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丧失了信心,最终懊丧地离开了教师职业来说明这一问题。因此,注重能力建设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师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教师必须具有的教育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观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机智等。教育不仅是一个严谨的知识接受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灵活性、创造性的艺术过程。没有渊博知识和高超技能的教师就不会获得教育的成功,更不会体验教育的幸福。一位能力较强、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在教育改革中大显身手,硕果累累的教师,必然安心教育事业,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充实的、幸福的体验,必然潜心钻研业务,投身新课程改革,关心爱护学生,对工作精益求精,对学生满腔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教师只有具备了卓越的教学、教育能力,其肩负的教育责任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因此,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施新课程的可靠保证。教师能力的充分发挥将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推动力。
  (联系地址: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 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