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在记录中成长

作者:何艳梅




  学校教育如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呢?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提到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等。这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孩子一入学就开始培养,因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
  笔者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为了把学生的变化与进步情况及时反馈给他们,并使之一目了然,专门制定了《一日生活记录表》,用以记录与学生学习习惯相关的行为。
  记录表张贴在班级的墙上。记录表的主要内容有:学生提问的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完成作业的情况、课前准备的情况。记录方法采取学生个人记录与组长记录相结合的形式。每节课下课以后,课上提出问题的同学、回答问题的同学和受到表扬的同学,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表中相应的位置上。每天,小组长把本组同学完成作业的情况、课前准备的情况也记录到表中相应的位置上。每周一,我们利用班会的时间对一周记录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据此评出“提问之星”“回答问题之星”“作业之星”……然后,给被评为“班星”的同学发喜报,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者认为采用上述方法至少有两点收获:
  1.记录表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记录表直观地反映着学生学习习惯的情况,可以激发学生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需求。
  沈冬雪是我们班的班长,学习成绩很好,但她在课堂上不喜欢回答问题,更不爱提出问题。在第一周的总结评比中,她没有被评为“班星”。这使她感到很难过,同时也引发了她的思考。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没有被评为“班星”,很难过。我以前上课发言不够积极,以后我要勇敢地举手发言,争取获得“提问之星”和“回答问题之星”。从此以后,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堂课都积极举手发言,并且总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做的结果使她动口和动脑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学习成绩也更加优异了。
  韩松岩是个很聪明的男孩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还能认真思考并提出问题,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在评星活动中,同学们都反对他作为“学习之星”,理由是他经常在科任课时故意大声说话干扰同学听课。面对同学的指责,韩松岩大喊委屈。为了公平起见,我和他协商后确定,由他的同桌和相邻的同学帮他记录科任课违反纪律的情况,并且每次记录都要得到他的认可才算数。一周后,当我和他一起来看记录的时候,他感到十分震惊:他每天都有违反纪律的记录,有一天竟达4次之多。面对记录,他沉默了。在当天的日记里,他写道:“我一直觉得自己哪方面都很好,今天才知道自己总是违反纪律,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我一定要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从那以后,他真的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在本学期末被评为了“学习之星”。
  在应用记录表的过程中,学生对自身的调整完全是自发的,是在清楚地认识自身不足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完善自我,正是他们作为教育主体的一种体现,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2.记录表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
  李浩然是一个活泼的孩子。他总会因为课上积极回答问题、大胆提问得到表扬。可是在每次测试中,他都不能取得好成绩,并且经常在及格线徘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查阅了一个月以来的生活记录,发现李浩然虽然课上积极回答问题,但是作业情况不好,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经过仔细观察我了解到,李浩然写作业的习惯很不好。他总是边写边玩,其他同学5分钟就能完成的口算题,他需要20分钟才能完成。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联系与沟通,我与他的家长商定:双方共同努力,彼此合作,帮他克服边写边玩的坏习惯。现在,李浩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能够比较专心地做作业了,学习成绩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现在,我班学生在学习习惯上有了很大变化,学习的主动性也有了很大提高。以前每次下课后,总是老师催促或小组长检查的时候,学生才能做好下节课前的准备;现在每节课下课后,学生都会自觉主动地整理学习用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的人数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以前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同学,每周仅有10人次左右;现在则是30多人次。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也由原来30多人次,上升到100人次左右。
  通过对学习习惯的记录,不仅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觉反省的意识,而且促使学生主动地对自身的习惯进行调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联系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 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