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谈班级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李炳南 陈家麟
班级活动具有全员参与的特性,能为班级所有成员发挥特长、发展能力提供舞台。因此,只有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才可能真正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全体性和主动性等原则,从而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本文主要就班主任如何通过班级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一些探讨。
一、班会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施加教育的一个主阵地。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班会课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生动、有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促进他们的人格更加完善。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使班会课达到“德”“心”双收的效果。
班会课可以采用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主要讨论其中的三种:游戏活动、角色扮演和主题讨论。
游戏活动是以“游戏”为中介,使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投射出来,进而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的助人活动。游戏是儿童、少年的天性,在游戏中,学生能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一种日常生活的自然境界,流露出真实的喜怒哀乐和爱憎好恶。在游戏中,他们人格上的优点能得到表现和张扬,人格上的缺点也会暴露出来。此时班主任应加以引导:或现场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游戏中改变不正确的态度、形成良好的习性;或在游戏结束后提出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他们对自身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有所反省,不断改进,最终克服人格上的弱点与缺陷,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同时,在游戏中,学生也能增强合群性,改善人际交往状况,培养竞争与合作能力。另外,游戏中的规则也可以使儿童对规则形成正确的概念和态度,进而认同并接纳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养成遵纪守则的行为习惯。
角色扮演是指通过心理剧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对各种不同角色的模仿、想像、创造、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狭隘视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对他人、对自身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察觉和体验,对周围的人与事能更好地加以理解,从而更好地校正认识、调节情感、调整心态,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角色扮演不但可以使学生在对不同角色的表演和体验中去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而且还能对个体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改变和塑造作用。由于受气质、性格等多因素的影响,个体行为系统中必然含有不同水平和层次的行为方式。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能在对不同角色的体验中强化积极的行为方式、改善消极的行为方式。比如,班主任可以为那些平时不擅长交往、有社会退缩倾向的学生设计一些主动交往者的角色,使他们在角色扮演中改变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和态度,习得人际交往的技巧。这样,通过多次扮演同一类角色,学生的行为就会发生改变,人格会得到优化,心理品质也会获得提升。
主题讨论是指通过学生对一些涉及人生的问题(如怎样适应社会、看待人生、面对挫折等)的讨论,使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行交流和碰撞,从而达到融合。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有限,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必然带有片面性、主观性和幻想性,而这些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不正确认识恰恰是导致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通过倾听来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了解他人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即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也形成了对他人、对社会多元的、全面的认识和体悟,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敞亮,心灵变得更加澄明。
在主题讨论中,讨论的内容应该努力关注那些与人生和生命的价值、意义有关的问题,而不应仅仅停留在一些具体的知识层面上。这种讨论注重过程甚于注重结果,也就是说,在讨论中促进思考比给出答案更重要。事实上,对于那些千百年来一直萦绕在无数哲学家心中的宇宙人生的本原和意义等问题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们在这种讨论中惟一可以期待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对前人和他人思考的理解与体验,从自我生命存在的角度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以一种新的形式和内涵重新表达出来。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心理重新建构的过程,这种重新建构由于是建立在前人和他人多种观点和视角的基础上,就使得学生的心理更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而提高经受各种困难和挫折考验的能力。
二、仪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对于传统的班会课而言,我们似乎对各种仪式性教育活动(如开学典礼、入团入队、成人宣誓、生日纪念等)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但这些恰恰是我们更加需要重视和发掘的教育资源。因为“如果我们承认教育是面对活生生的人,人又是有差异性、偶然性的人,那么,教育就不仅有连续性的一面(如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等),而且有非连续性的一面(如顿悟、唤醒、豁然开朗等)。教育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①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获得的情景,可以营造出某种特殊的情境和氛围,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唤醒、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得到跃迁。这些仪式性活动从教育功能上来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促使学生从对家庭、对父母的依恋中转移出来,形成对班级、对同学乃至对社会的一种新的依恋。艾里克森(E·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个体重要的人际关系已不再是他们与父母等抚养者的关系,而分别是他们与邻居、学校和同伴团体的关系,个体若能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就能形成比较稳定的自我同一感和完善和谐的人格,反之,个体就会出现自我同一感混淆,不利于其人格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必需步骤,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对独立的人格,发展诸如同情心、自主性、责任感、忠实、信任等各种积极的个性品格。
仪式教育本来应该是一种包孕着丰富精神内涵的教育活动。教育史的研究表明,仪式是原始社会的一种主要教育形式。在原始社会的“成人仪式”中,儿童的整个身心都沐浴在近乎神秘的庄重氛围之中,他们的心灵被涤荡、精神被唤醒,从纯粹个体的存在走向集体的存在。从这时起,他们开始被部落中的其他成员认可和接受,从而获得了独立的人格,也领略了自己部落的历史与文化,知道了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完成了他们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但是到了近代,由于科学主义的盛行,仪式教育中丰富的精神意义被逐渐剥离,只剩下了仪式的空壳。学校教育中的各种仪式往往被简化为一套固定、僵化的操作流程,结果只能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利用各种仪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学生在仪式中的理智反思、情感体验和精神唤醒,使这些仪式性活动真正起到开发心理潜能、促进灵魂觉醒和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
三、闲暇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之外的一项带有休闲性质的教育活动,校园内外各种文体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维护和促进作用。这种闲暇活动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放松、玩乐活动,它应该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属于广义的“生活教育”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由支配时间,闲暇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讲,闲暇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更加凸显其意义:一方面,这种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闲暇活动的正确认识,养成健康文明的闲暇方式;另一方面,从人的心理毕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丰富健康的闲暇活动可以使学生多种心理机能获得全方位的、综合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丰富健康的闲暇活动不但可以拓展学生课余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使之免受不良活动的诱惑和干扰,而且这些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发现一些自身平时被书本和作业所遮蔽了的多方面的才能,有利于充分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研究表明,学生参加有竞争性的运动并取得成功,可以促进其竞争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同样,参加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与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呈现正相关。为此,班主任通过组织一些班级文艺活动,可以使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保持朝气蓬勃的状态,有利于消除学习疲劳,恢复精神,陶冶性情。如书法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臂力,还能培养人的审美意识,陶冶人的性情。再如郊游、远足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呼吸清新的空气,领略秀丽的景色,从而令他们忘却忧郁和烦恼。关于自然环境对人心理的陶冶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段话颇耐人寻味。他说:“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对青年心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教育家的影响是很难和它匹敌的。”②
四、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参观、访问、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领悟到更多的人类文化。它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需求,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所有这些都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使学生对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社会有一个比较真实而全面的体认。客观地讲,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那么完善、不那么理想,并存在阴暗面的社会。相比而言,学校环境则较为单纯、理想。二者之间的差异极易使学生在心理上陷入各种矛盾和困扰之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及早对社会现实有所认识和知觉,这对他们在心理上形成一个“缓冲区”,以便调节心理失衡状态是十分有利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所要做的并不是刻意地去将社会中的各种阴暗面展露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形成对现实社会的正确态度和判定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鼓励他们去努力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①朱小蔓 “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一种值得重视和挖掘的教育资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
②田慧生 《教育环境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联系地址:江苏省扬州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2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