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

作者:孙 远 张大均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
  以学科渗透的方式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教育和点化。
  学科渗透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
  
  一、整体协调性原则
  
  1.兼顾整体。
  从教学内容看,任何一门学科除具有知识价值外,还具有能力价值、品格价值和方法价值。以前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价值,很少意识到其它方面的信息。如果仔细挖掘,从多角度来考虑,就会看到,很多教材不单单是记录了文字、符号、公式、定理,还隐含有其它一些广泛的心理信息,如:自尊、自信、爱憎、诚实、勇敢、勤劳、坚强、想象、形象思维及创造思维的方法等等。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白白浪费了这些可贵的资源。
  从教学目标方面来考虑,教师除了完成认知目标外,还有情感意志、动作技能方面的目标。可见,教学目标也是多方面的整合。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是一个以认知活动为中心,情感、意志等其它心理活动相伴随的过程。情感、意志活动是与认知活动同时进行的,知识教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作用于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考虑,不能仅关注认知方面而忽视了其它方面。
  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告诉我们,事物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存在、变化决定着整体的存在、变化,事物整体的功能依赖于各个部分的功能。因此,为了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教师应仔细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包含的各种价值,从而全面、整体地安排教学,既达到认知方面的目标,也关注情意、动作等方面目标的实现。例如: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心理素质方面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掌握有关文学知识,享受美感的同时,培养起责任感、自尊、自信、成就动机、诚实正直、合群协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数理化教学可考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及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等。体育教学可考虑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集体荣誉感、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耐挫折能力、正确的竞争意识及合作态度等等。音乐、美术教学可以从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心理素质方面着手考虑。
  2.协调安排。
  系统论认为,部分的数量关系是整体性质变化的重要条件,重要部分较少的数量变化,能引起整体的显著变化。次要部分的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整体的部分质变,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引起整体的质变。因此,教学中,各教学目标要协调安排,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其比例关系。学科教学目标和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者在教学中都要有所体现,但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学科教学目标处于首要地位,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处于次要地位。在学科教学中,首先要保证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强调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渗透,但不能以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来挤压、否定学科教学目标。
  在学科教学目标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时,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特别注重认知策略、学习方法的教学。有研究表明:数学学习不良儿童在高水平数学技能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问题表征和问题解决能力两个方面的缺陷。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与问题表征、加工、控制有关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或重述问题,通过在纸上画图或心理表象来将问题形象化,形成假设等等。可见数学学习不良的原因是没有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和方法。认知策略、方法的欠缺也是导致其它学科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整体、全面考虑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加强认知策略、学习方法的教学。要注重示范练习,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寻找一般的学习策略。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观察、记忆、阅读、思维的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在实际的练习中找出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特殊的学习策略及控制方法等。
  
  二、情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会逐渐发展成为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完成学科教学目标及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是调动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这需要教师以情感沟通为桥梁,以真诚、尊重、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交往,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社会角色观念,改变权威者形象,变成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朋友和知己。这需要教师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教师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的烦恼等等,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和困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和见解,不讽刺、挖苦、羞辱学生,不用粗暴的、强制的手段解决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承认他们有抉择的能力和权利,不强迫学生的选择方向。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他们的眼光来看问题,理解学生的需要和喜好,理解他们的一些反常言行,不轻易地站在成人的角度做出是非价值判断。例如:一些学生出现大吼大叫、行为怪异、破坏纪律等现象,可能是缺乏关心,希望借此引起别人的注意。教师就不能简单地界定为有问题行为、道德不良等。
  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了有效教学的实现,也便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实施情趣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求知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带着疑问去学习,去积极探索,从而揭开谜底。这样学生既对学习充满极大的兴趣,也能牢固地掌握有关知识。
  布鲁纳指出,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方法是使之知道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学生对学有所用的知识更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如,是对社会发展起作用,还是能揭示自然的奥秘、人类发展的困惑,或是能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等等。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如讲二氧化碳时可以联系温室效应、人工降雨、灭火器等知识,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作用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3.实施情趣性教学方式。
  教学中,教师的言语应生动、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呆板、平淡的言语缺乏吸引力,有时会使人昏昏欲睡。而富有感情的言语,则充满生气和活力,使人有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觉。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语言、语调、语速及停顿,运用不同的体态语,来增加言语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应考虑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要,采取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增强教学的情趣性。如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做游戏、做实验特别感兴趣,可以把游戏的活动贯穿在教学中,也可以按讲解知识、实验准备、设计、操作、讨论等一系列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在良好的竞争氛围里掌握有关的学习内容。
  
  三、成功激励原则
  
  人最根本、最纯粹的需要是社会赞许,即希望得到别人对我们自身及我们行动的肯定和赞扬,这也是自尊需要的反映。中小学生极其希望周围的同学能尊重自己,老师能肯定和表扬自己,这也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之一。因此,教学中应贯彻成功激励原则,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周围人关注的温暖。这一方面是激励学生有效学习的因素,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出“高一格”的评价。完全正确、回答精彩的,要给予表扬,可以让大家给他鼓掌以鼓励。回答不全面甚至错误的也要从其它方面给以鼓励,如:自信、勇于发言、论证严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等等,使学生既明白自己的不足,又看到自己的优点。
  班级中的学生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上,因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学生。教师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情况,分层定标,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在某个方面有所提高,就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在教学中,还应多给学生以积极的暗示,可以用眼神、表情、姿势、动作、距离等体态语来表达自己的肯定与鼓励。教师亲切的目光接触、微笑的面部表情、肯定的点头示意,都会使学生有被关注、被重视、被赞许的积极体验,能从中受到极大的感染,从而克服自卑,获得自信。
  
  四、主体参与原则
  
  实践表明,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是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通过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通过外部的行为操作活动和内部的心智操作活动,学生对客观事物和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一系列的讨论、训练、思考体验中,心理结构会不断地发生改变,逐渐形成相应的心理品质。可见,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实践锻炼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所以,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需要贯彻主体参与性原则,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体验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采用小组讨论、辩论、小组竞赛、情境感受、角色扮演、榜样示范、行为强化、实验操作等不同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和启发。教师应考虑活动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性等多种因素,对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恰当的指导。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学生,而应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如果由于条件所限,只能有部分学生参与活动时,可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寻找漏洞,总结规律等,而不能让他们无所事事、置于活动之外。活动不能仅仅流于形式的花哨和热闹而没有实际内容,它应该是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又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同时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形成良好的分享、合作、竞争态度等。
  
  五、灵活多样性原则
  
  “教无定法”,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并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的时间、地点等来灵活地把握和安排。演讲法、故事法、视听材料穿插法、心理短剧表演法、角色扮演法、讨论辩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自我教育法、实际锻炼法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关键是所用的方法要恰到好处,没有牵强附会、生拉硬套的感觉,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健全的心理品质。
  以上五个原则分别是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三方面来探讨的。我们认为,教师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而找到与教材的适当切合点。其次,要营造和谐的、具有情趣的、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实现学科教学目标与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最后,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在积极的活动中,既掌握有关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又能有所反思、体验和内化,逐渐形成各方面健康的心理品质。
  (联系地址: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400715)